一、英国近代诗歌发展历程?
英国是一个在北大西洋的骇浪中颠簸的小岛国,其面积仅相当于美国的六十分之一。然而,它却为现代世界(至少是西方世界)奠定了好几块基石:英国是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成为近代大工业的开路先锋,从而把全世界推进到工业时代;英国也是最早实现资产阶级政治变革的国家,为西方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树立了样板;英国人求实、理性和科学的精神则奠定了人类现代科学思维的基础,丰富了人类的精神宝库。在诗歌领域,英国人同样有理由自豪:英国诗的深刻性和多样性历来为世人称道;英诗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高潮——16世纪后期的文艺复兴诗歌、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诗歌、20世纪上半叶的现代主义诗歌——成为世界诗歌交响曲中的华彩乐章;而以莎士比亚为代表的一群优秀的英国诗人,则能站在世界诗歌天才的前列而毫无愧色。
在世界各民族中,英国人向以稳重著称。它注重实际而不耽于空想,长于宽容而不爱走极端。这样的民族心理和文化素质使其文学的发展沿着历史长河缓缓而行,中间没有被切断和被阻隔之感。传统与变革和谐地交织,一方面以内容与形式的不断革新推动文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又以浓厚的传统意识制约着每一次变革,使之不致成为脱缰野马。在传统与变革的冲突中,走互相融合的道路,这是英国文学发展历史的显著特色。
二、人工智能发展历程?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智能化的一种技术。其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人工智能诞生阶段(1956-1974年):1956年,美国达特茅斯学院举办了首次人工智能会议,标志着人工智能学科的正式诞生。在这个阶段,人工智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推理、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
知识库阶段(1974-1980年代):在这个阶段,人工智能研究开始注重利用专家知识来解决问题。研究者将专家知识存储在计算机中,形成专家系统,以帮助决策和问题求解。
过渡期阶段(1980-1995年):这个阶段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低潮期,主要原因是专家系统的应用受到限制,无法广泛应用于实际应用领域。同时,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新的研究方法也开始出现。
统计学习阶段(1995-2010年):在这个阶段,机器学习开始成为人工智能的主要研究方向,特别是统计学习的兴起。此外,随着计算机硬件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开始应用于搜索引擎、推荐系统、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
深度学习阶段(2010年至今):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的一种,通过神经网络模拟人脑神经元之间的联接来实现对数据的学习和处理。随着计算机性能的提高和大数据的普及,深度学习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如人脸识别、语音识别、自动驾驶等。
总体来说,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不断的起伏和变革,但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前景仍然广阔。
三、英国在近代史的发展历程?
阶段一:18世纪中期以前的英国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1、革命背景和原因
①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兴起和发展。(革命发生的经济基础)
手工工场建立和扩展:新航路开辟后,英国成为大西洋航运中心,制呢业迅速发展,手工工场建立。并扩展到采煤、炼铁等领域。
圈地运动是对农业进行的一场资本主义改造运动,它使土地所有制和经营方式发生变化,资本主义农场和牧场出现。发展了农业,积累了原始资本,也造就了大批的自由劳动力。极大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海外贸易、殖民掠夺、黑奴交易是16世纪英国商人海外活动的主要内容,有利于原始资本的积累。
都铎王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如:16世纪宗教改革后,英王成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不再从属于罗马教皇。改革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削弱和限制了旧的封建势力。鼓励工商业和海外掠夺,不仅增强了国力,且对资本原始积累起着保护作用,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产阶级势力的壮大。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树立海上霸权。17世纪初,开始向印度和北美殖民。
②阶级关系上,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出现,并利用议会有权通过征税法案的权力同国王做斗争。(阶级基础)
③17世纪上半期,斯图亚特王朝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触犯了资产阶级利益(这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在“君权神授”思想下,厉行专制,极大损害了资产阶级利益;宗教专制下,严厉对待非国教徒,尤其是迫害其中的清教徒,造成政治局势的紧张。(由于清教徒中反对封建限制,希望取得经济只有的要求正适合资产阶级需要,因而清教徒的主张成了资产阶级、新贵族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
④1638年苏格兰人民起义成为革命发生的导火线。
2、革命的特点、任务和经过
特点: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联盟;打着宗教旗帜.任务:推翻斯图亚特王朝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专政,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过程:①标志:1640年查理一世召开新议会。②内战:1642年查理一世挑起内战,最后,议会军在克伦威尔指挥下经纳西比等战役打败王党军队,结束了内战。③成立共和国: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克伦威尔是实际的军事独裁者。④复辟: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从过程看,这是英国革命中的一大曲折;从当时混乱的政治形势看,也是力量尚小的资产阶级维护革命的策略。正是在当时政治斗争尖锐形势下,政党开始形成,出现辉格党和托利党。⑤完成:1688年“光荣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
3、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和革命的影响
建立:1689年,议会通过的限制王权、约束国王行为的《权利法案》,这标志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确立。(到18世纪,又逐渐确立内阁制、两党制)
国内意义:以君主立宪制取代了封建专制的君主制,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成为英国历史的分水岭。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又为工业革命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世界意义:在当时,尤其欧洲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和资本主义发展壮大已成为不可逆转历史潮流的形势下,英国革命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整个世界的要求。英国作为欧洲一个重要的、有影响的国家,率先完成这一转变和过渡,无论理论上或实践上都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范例。此后,欧洲和其他地区一些国家都在其影响下进行了不同形式的革命,使世界进入要求推翻封建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同时,也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世界近代史的到来。(注:“新时代”“新的历史时期”并无根本差异,实际做题时灵活判断。)
二、启蒙运动兴起(此时不作具体要求,只作为英国历史的过程整合)
三、世界殖民霸权地位确立(非考试内容,不须详记,只作为一般过程了解)
这一阶段,在亚洲、北美进行殖民扩张,与荷兰、法国等展开激烈争夺。通过三次英荷战争,进一步确立海上霸权,荷兰则丧失了欧洲强国地位。“七年战争”(1756-1763年)是英法争夺印度和北美殖民地的最后较量,结果英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地位,并雄霸欧洲。
阶段二: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的英国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一、工业革命
1、概念:又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到大机器生产的飞跃。它既是生产领域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
2、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为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
3、条件:① 圈地运动获得大量的劳动力;② 海外活动积累了丰厚的资本;海外活动和殖民战争使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海外市场进一步扩大;④ 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
4、完成:到1840年左右,机器大生产基本取代工场手工业,机器制造业建立,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5、突出成就:首先开始于棉纺织业并推动了纺织业的较大发展;克服了自然条件限制的改良蒸汽机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成就,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具体为:① 棉纺织业:珍妮纺纱机(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揭开工业革命的序幕)② 动力方面: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③ 交通运输:1814年英国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1807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汽船)
6、主要影响:(注———此阶段不必扩展,紧扣英国的发展状态进行整理)
自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40年代,从棉纺织部门新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开始到机器制造业的出现,英国最早进行并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第一个工业国和“世界工厂”,实力盛极一时。工业革命极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同时,引起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随着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逐渐发展壮大,为巩固和加强自身政治、经济地位,资产阶级强烈反对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要求进一步接触封建束缚,实现自由竞争,自由经营和自由贸易。1776年《国富论》一书的发表标志着经济政策由传统保护主义到“自由竞争”的重大转变。
二、政治状况:
① 逐渐发展壮大的资产阶级对维也纳体系下的封建专制不满,要求更多的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积极展开争取政治权利的自由主义改革和革命运动。如1832年英国进行议会改革,资产阶级通过和平手段取得更多的权利。
② 工业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日益对立,矛盾尖锐。1836年,英国宪章运动正是这一矛盾激化的产物,它标志英国无产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三、殖民活动和对外关系
1、为满足工业发展和资产阶级的需要,通过建立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方式,抢占原料产地,拓展商品市场。如:19世纪中期完全占有印度、占领新加坡;发动侵略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割占香港,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在大洋州,据有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非洲,英国势力渗入埃及;在拉美,加紧对新生国家进行经济侵略。
2、亚洲革命风暴中,阿富汗、印度举行反英起义;美国的独立使英国丧失了17世纪初到18世纪30年代建立的北美大西洋沿岸的13个殖民地和新法兰西。
3、这一时期,主张欧洲大陆“势力均衡”的英国,为防止法国称霸欧洲,多次组织反法同盟干涉法国革命。
阶段三:19世纪70年代~一战的英国
[第二次科技革命和向帝国主义过渡]
一、政治经济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科技革命展开,英国由于可以在广阔的海外殖民地榨取巨额利润,便将大量资本输往国外,不注重技术设备的更新,工业发展速度减慢,被美、德超过,到19世纪末,工业产值退居世界第三位,失去了19世纪以来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与此同时,以科技、垄断、效率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以自由主义、政党政治、代议制为特征的资本主义政治模式开始在英国形成。民主主义的资本主义在英国逐渐走向成熟。
二、对外关系
在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下,实力对比变化及殖民地利益分配不均等,加深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德国崛起后,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英德矛盾在殖民地问题上激化,逐渐发展成为“一战”前帝国主义国家的主要矛盾。同时,迫于实力相对下降的现实,英国放弃了长期以来不与任何国家结盟的“光荣孤立”政策,利用法、俄同德国的矛盾,于1904年和1907年先后签订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形成协约国集团,对抗1882年形成的以德国为核心的三国同盟。两大军事政治集团扩军备战,相互争夺,矛盾激化,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三、殖民活动
随着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的过渡,英国参与列强瓜分世界,最终建立包括亚洲、非洲、大洋州、拉丁美洲等地的庞大殖民体系。其殖民地比本土大150倍,“大英帝国”进入全盛。对中国,在瓜分狂潮中,强租新界,最终占领整个香港;伙同列强组成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阶段四: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英国
[世界霸主地位动摇]
“一战”后英国实力衰退,其国际地位产生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
1、经济上,由战前的债权国变为债务国,世界金融中心也由伦敦移到纽约,英镑地位动摇。1924年,工业产量才超战前水平。
2、国际政治上,英国虽然联合法国控制了国联,打击了美国,也通过“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了英法主宰世界的国际政治格局,但是,以英国为核心的欧洲这个国际关系中心舞台开始向美、日所在的美洲和亚洲伸展,美日的政治影响力不断增加,威胁着英国的国际地位。
3、国内政党政治发生变化。由于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战后经济的衰退,自由党实力下降,标榜社会主义的工党崛起,并取代自由党同保守党轮流执政。
4、军事上,美国通过华盛顿会议取得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英国自18世纪以来一直掌握的海上霸权被打破。
5、殖民体系动摇。由于经济实力下降,对殖民地的统治力量削弱,难以维持庞大的殖民体系;同时,在“一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影响推动下,殖民地的民族民主意识进一步增强,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形成高潮,英国殖民体系遭到极大冲击。如1922年,“华夫脱”党领导埃及获得初步的独立;1921年,英国被迫允许爱尔兰南部26郡脱离统治享有自治权,英国国名也有“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改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6、对外关系上。
①英国在欧洲奉行“势力均衡”政策,扶德抑法,反对过分削弱德国,拒绝加入法国组织建立的“欧洲安全保证体系”。
②1929-1933年经济危机后,面对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扩张,英国处于维护本国利益、祸水东引等原因,实行绥靖政策,结果,助长了法西斯侵略气焰,也引火烧身。
③二战爆发后,面对德国发起的“不列颠之战”,在首相丘吉尔领导下,放弃绥靖政策,英勇抵抗德军,成为欧洲抵御法西斯侵略的坚强力量,为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阶段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英国
[世界霸主地位彻底丧失]
1、霸主地位丧失
由于二战中再度遭削弱,实力下降,英镑地位完全为美元取代。两极格局下,欧洲失去了世界中心的地位,英国的国际政治霸主地位也彻底丧失。随着大国地位的下降,同法国等步调趋于一直,推行追随美国的战略,依靠美国资本的援助,接受马歇尔计划,成为美国冷战政策的宣传者和追随者,如:配合冷战加入“北约”。
四、中国近代民族商业发展历程?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艰难发展的历程
(一)洋务运动与官办近代工业
关于洋务运动的背景。太平天国运动席卷江南,英法联军侵入京津,统治集团内部的部分有识之士在内忧外患的刺激下,认识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重要性。
关于洋务运动的内容。20世纪60年代,首先打出“自强”的旗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1861年,曾国藩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官办军用企业——安庆内军械所;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了当时国内最大的官办军用企业——江南制造总局。洋务派创办的军用企业存在生产消耗高而效率低、大小官员贪污成风、洋匠挟技居奇等弊端。20世纪70年代,洋务派提出了“寓强于富”的口号,创办了开平煤矿、汉阳铁厂等民用企业。民用企业是为了“求富”、“分洋商之利”,已带有若干资本主义性质。
关于洋务运动的影响。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工业,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起步,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从传统社会到资本主义的进程。
(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外资企业的刺激和洋务派创办工业的影响下,中国出现了第一批由私人投资的近代工业。著名企业有: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等。
随着近代民族工业的出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诞生了,同时也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逐步发展。新的经济因素和新的阶级力量,对封建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起着越来大的瓦解作用。19世纪60年代以后,在一些知识分子中间产生了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
2.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从甲午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加强对华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以张謇为代表的有识之士纷纷呼吁“设厂自救”、“实业救国”;1901年起,清朝推行“新政”,设立商部,奖励工商;为了反抗帝国主义掠夺路矿利权,中国人民掀起了收回利权运动,引发了20世纪初振兴实业的又一个高潮。
随着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先后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
3.近代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1912年~1922年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黄金时期”、“短暂的春天”。
近代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的原因在于: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中华民国的成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南京临时政府和北洋军阀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些有利条件;以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为代表的实业团体的涌现;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政府倡导使用国货;一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在客观上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近代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的表现。纺织业、面粉业、卷烟业等轻工业发展迅速,以化学工业为代表的重工业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五、人工智能的曲折发展历程感悟?
人工智能是什么梦寐以求的事件,但是你不知道人工智未来时。能会让人们多吗?恐怖!!
一一未来的世界,地球已经冒话,已经原来蓝色的星球已经变成了一片银色。大路上也不在有绿色。海洋现在已经被一大部分的陆地覆盖。现在智能机器人已经成为了人们主人,人们只能为智能机器人服务。
六、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历程?
自然科学大致可分为近代自然科学和现代自然科学。近代自然科学是从古代自然科学发展起来的,是指从16~19世纪这一时期的自然科学,又称为近代实验自然科学
从15世纪始,人类开始有意识地借助科学发现和发明,并合理利用自然现象、物质和规律,让自然界为人类造福。实验科学的兴起,更使自然科学有了独立的实践基础,这一时期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一次升华。
这一时期的科学有三个重要的代表性成就:一是哥白尼(Nicolaus Copemicus,1473-1543)等人的太阳中心说,其《天体运行论》的发表,在对宇宙天体结构的解释上,“日心说”推翻了被传统奉为神明的“地心说”,被称之为近代科学史上的第一次科学革命。
二是维萨留斯(Andreas Vesalius,1514-1564)、塞尔维特(Michael Servetus,1511~1553)和哈维(William Harvey,1578-1657)等人对血液循环理论的发现,在对人体结构的解释上,冲破了传统神学所认为的人体内部不会有循环运动的信条,使生理学、解剖学、医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七、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主要历程?
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历程
1、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一系列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态完全形成。与此同时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侵略。
3、19世纪5、60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诞生并有所发展壮大。甲午中日战争后,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领导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最早是由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了一场戊戌变法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下昙花一现失败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对满清政府失望透顶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开始领导进行武装革命—辛亥革命,1905年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成立,成为辛亥革命的统一领导,以孙中山“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1911—1912年,以武昌起义为代表的辛亥革命高潮到来,迫使清朝末代皇帝退位,结束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但是革命果实被北洋军阀窃取了。
4、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革命派继续领导了二次革命、护国护法运动等一系列革命。但是由于缺乏先进革命思想领导、不敢提出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等原因均告失败。1923年前后,孙中山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形成新三民主义,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开始共同领导中国革命,最终掀起了以北伐战争为核心的新一轮革命高潮,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是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5、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屠刀下,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发起“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在城市中心论的指导下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秋收起义均失败。在危急关头,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余部转向井冈山,开辟井冈山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并迅速发展壮大。这时,由于受王明“左”倾思想的影响,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不得不战略转移,开始长征。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为中国革命保留了革命火种。
6、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了侵华战争。1937年,卢沟桥事变和“八一三事变”先后爆发,全面侵华战争爆发,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中国人民开始了全面抗战。一直到1945年,中国人民j坚持了八年抗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9日日本正式对中国战区投降,并签署投降书,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7、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人民希望和平建国。但是,国民党反动派顽固坚持内战方针,1946年6月,悍然对根据地发起大规模进攻,全面内战爆发。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由”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再到战略决战,彻底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结束了其在中国大陆的统治,国民党反动派败逃台湾。
8、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行,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结束,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八、近代中国思想发展的历程的基本特点?
近代中国思想发展的历程的基本特点是:
近代中国的思想发展历程是一个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学习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最终找到了一个可以指导中国革命的思想,促进了中国的民族解放事业.
1、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林则徐著有《四洲志》,设立译馆仿制西式武器.魏源则在《四洲志》的基础上写成了《海国图志》。
2、洋务运动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在后期设立京师同文馆,标志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始,同时也传播了西方先进思想,为中国培养了一批知识分子。
3、以王韬、郑观应等为首的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维新思想,为康梁维新思想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
4、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主张设议会、行立宪。
5、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辛亥革命的胜利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6、新文化运动前期高举民主科学的旗号,宣传西方民主思想,提倡民主科学,反对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后期则宣传马克思主义.
九、人工智能在会计行业的发展历程?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会计行业也受到了人工智能的影响,从最初的工作方式已经转变为电算化和人工智能的工作方式。与传统的会计工作相比,人工智能的应用对提高会计行业的工作效率、准确率以及风险竞争力都有积极的作用。本文主要通过论述人工智能对会计行业的积极影响,并且试图找出如何运用人工智能提高会计行业工作的措施。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运用在了会计工作中,因此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将会代替大部分会计行业的工作内容。人工智能犹如一把双刃剑,在带给会计行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得很多工作被人工智能取代,一些会计人员不得不面临失业的危机。这就需要会计行业的工作人员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形势,由传统的会计工作方式转变为高科技下的工作方式,重新寻找工作的目标与工作的价值,并且及时学习掌握人工智能的相关技术,通过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业务技能,来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
十、近代以来人类科技发展的特点及历程?
1.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1){C}经典力学
奠基:17世纪初,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经典力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建立: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发表了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在这本书中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形成了一个以实验为基础和以数学为表达形式(实验和数学为该体系的两大特点)的牛顿力学体系,即经典力学体系,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
2){C}相对论
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20世纪初,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两者统称为相对论。相对论的提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
3){C}量子论
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宣告了量子论的诞生。爱因斯坦则进一步推动了量子论的发展。它们的提出,不仅推动了物理学自身的进步,而且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方式。
4){C}进化论
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出版,标志着生物进化论诞生。他认为,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生物界现存的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不同物种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这就是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物进化学说。
5){C}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人瓦特对蒸汽机作了进一步改进,促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这一时期的发明有电灯、电话、电车、电影和电视。
6){C}信息时代
1946年,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出于“冷战”的需要,加紧对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促进了互联网的产生。20世纪90年代以后,它进一步发展成为全球信息网(WWW 万维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交往方式,人类进入到“信息时代”。
2.现代中国的科技发展
两弹一星(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1960年,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5个发射卫星的国家,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
1973年,我国著名科学家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南优二号,在国际上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飞船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