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物联网发展战略口号?
口号:物联世界,感知美好人生
二、中国邮政发展战略是?
1.“一体两翼”经营发展战略
以依托窗口资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综合便民服务平台为体,以金融和包裹寄递业务为两翼,通过机制创新,形成“一体两翼”齐飞并进的经营发展新格局。
2.信息化引领的科技兴邮战略
加快信息化步伐,应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业务,引领产品创新,提升服务水平,改善客户体验,推动流程优化,辅助科学决策,增强竞争实力。
3.以人为本的人才强邮战略
构建人才发展体系,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人才支撑和引领作用,提高员工素质,夯实管理基础,依靠人力资本素质提升驱动发展。
三、2021中国的发展战略?
强化耕地保护,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稳定种粮农民补贴,适度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扩大完全成本和收入保险试点范围。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单产和品质。多措并举扩大油料生产。发展畜禽水产养殖,稳定生猪生产。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
四、中国中免发展战略是什么?
始终秉承“分享购物的快乐、延伸旅游的享受”的企业使命,发展成为中国免税行业的代表和旗舰企业,是中国最大的奢侈品运营商。
五、2021中国主要发展战略?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又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之年。在这关键的一年,2021年中国主要发展目标是怎样的?具体包括哪些方面呢?
1.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
经济增速是综合性指标,今年预期目标设定为6%以上,考虑了经济运行恢复情况,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推进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2.有序推进疫苗研制和免费接种
坚持常态化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继续毫不放松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抓好重点区域和关键环节防控,补上短板漏洞,严防出现聚集性疫情和散发病例传播扩散,有序推进疫苗研制和免费接种,提高科学精准防控能力和水平。
3.赤字率拟按3.2%左右安排
今年赤字率拟按3.2%左右安排、比去年有所下调,不再发行抗疫特别国债。
4.宏观政策保持必要支持力度,不急转弯
宏观政策要继续为市场主体纾困,保持必要支持力度,不急转弯,根据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完善,进一步巩固经济基本盘。
5.建立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并扩大范围
建立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并扩大范围,将2.8万亿元中央财政资金纳入直达机制、规模明显大于去年,为市县基层惠企利民提供更加及时有力的财力支持。
市场主体恢复元气、增强活力,需要再帮一把。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到100万元的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所得税。
6.延长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政策
延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延长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政策;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长30%以上;适当降低小微企业支付手续费。今年务必做到小微企业融资更便利、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7.将民航发展基金航空公司征收标准降低20%
允许所有制造业企业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进一步清理用电不合理加价,继续推动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全面推广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取消港口建设费,将民航发展基金航空公司征收标准降低20%;要严控非税收入不合理增长,让市场主体安心经营、轻装前行。
8.稳步推进注册制改革,完善常态化退市机制
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加大预算公开力度,精简享受税费优惠政策的办理流程和手续。落实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继续多渠道补充中小银行资本、强化公司治理,推进政策性银行分类分账改革,提升保险保障和服务功能。稳步推进注册制改革,完善常态化退市机制,加强债券市场建设,更好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拓展市场主体融资渠道。
9.切实减轻科研人员不合理负担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要健全稳定支持机制,大幅增加投入,中央本级基础研究支出增长10.6%,落实扩大经费使用自主权政策,完善项目评审和人才评价机制,切实减轻科研人员不合理负担,使他们能够沉下心来致力科学探索,以“十年磨一剑”精神在关键核心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10.取消对二手车交易不合理限制
健全城乡流通体系,加快电商、快递进农村,扩大县乡消费。稳定增加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取消对二手车交易不合理限制,增加停车场、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加快建设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
11.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
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优先支持在建工程,合理扩大使用范围。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100亿元。继续支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工程,推进“两新一重”建设,实施一批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现代物流体系。政府投资更多向惠及面广的民生项目倾斜,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提升县城公共服务水平。
12.对脱贫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
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发展壮大脱贫地区产业,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分层分类加强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在西部地区脱贫县中集中支持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13.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
强化耕地保护,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稳定种粮农民补贴,适度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扩大完全成本和收入保险试点范围。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单产和品质。多措并举扩大油料生产。发展畜禽水产养殖,稳定生猪生产。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保障农产品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开展粮食节约行动。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我们一定要下力气也完全有能力保障好14亿人的粮食安全。
14.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稳步推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发展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保障农民工工资及时足额支付。
15.增设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
进一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推动服务业有序开放,增设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制定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加强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创新,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与自贸试验区融合发展,发挥好各类开发区开放平台作用。
16.研究制定生态保护补偿条例
强化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和联防联控,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70%。继续严禁洋垃圾入境。有序推进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推动快递包装绿色转型。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收集处理。研究制定生态保护补偿条例。落实长江十年禁渔。
17.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新能源,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扩大环境保护、节能节水等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范围,促进新型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产品研发应用,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
18.更好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
在教育公平上迈出更大步伐,更好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高校招生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倾斜力度,努力让广大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19.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再增加30元
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增加30元和5元,推动基本医保省级统筹、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
20.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
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通过增加土地供应、安排专项资金、集中建设等办法,切实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给,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降低租赁住房税费负担,尽最大努力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缓解住房困难。
21.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完善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
22.继续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
完善特别行政区同宪法和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落实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坚决防范和遏制外部势力干预港澳事务,支持港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23.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
高度警惕和坚决遏制“台独”分裂活动。完善保障台湾同胞福祉和在大陆享受同等待遇的制度和政策,促进海峡两岸交流合作、融合发展,同心共创民族复兴美好未来。
六、中国黄酒发展战略
中国黄酒发展战略一直是国内酒类行业的热门话题之一。中国黄酒作为中国传统白酒的代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酿造工艺,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黄酒行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中国黄酒发展现状
目前,中国黄酒市场规模庞大,市场份额稳步增长。不仅有传统的老字号黄酒企业,还涌现出许多新兴品牌,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各大黄酒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推出不同口味和包装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同时,电商渠道的发展也为黄酒行业带来了新的销售模式和机会。
中国黄酒发展趋势
随着消费升级和健康意识的提升,消费者对于质量和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对黄酒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企业需要借助科技手段,提升生产工艺和品质管理水平,推动黄酒产业向高端化、精细化发展。同时,品牌建设和营销也至关重要,企业需要注重文化传承和品牌形象塑造,以加强产品的竞争力。
中国黄酒发展策略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黄酒企业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首先是加强研发创新,不断提升产品品质,推出更符合消费者口味需求的产品。其次是加强渠道建设,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提升产品的市场覆盖率和知名度。此外,还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建立专业化、高效的团队,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中国黄酒发展前景
中国黄酒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和潜力。随着消费升级和国际市场开拓,中国黄酒有望走出国门,赢得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未来,中国黄酒有望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酒文化的魅力,成为中国酒类产品的一张靓丽名片。
七、中国ott发展战略
中国OTT发展战略
近年来,随着中国互联网的高速发展,OTT(Over-The-Top)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行业。OTT指的是一种通过互联网网络传输各种音频、视频和其他媒体内容的服务,而不是依靠传统的电视广播和有线电视网络。
OTT行业的崛起为中国提供了一系列的机遇和挑战。中国拥有庞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体和不断增长的消费市场,这使得OTT在中国有巨大的潜力。然而,由于OTT涉及到内容创作、版权保护、技术运营等众多领域,中国OTT发展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1. 版权保护
在OTT行业中,版权保护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由于互联网的便利性,盗版和侵权行为在中国依然存在。为了保护内容创作者的权益,中国OTT平台需要加强版权保护意识,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
此外,加强版权保护还需要OTT平台与版权方之间的合作。OTT平台需要与内容提供商达成合理的分成模式,确保内容创作者能够获得合理的收益。只有在版权保护得到有效执行的情况下,OTT行业才能稳步发展。
2. 内容创作和创新
OTT行业需要大量优质的内容支撑。中国OTT平台需要积极与内容创作者合作,促进原创内容的创作和分发,提高用户体验。
同时,要推动OTT行业的发展,还需要加大对技术和创新的投入。OTT平台应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开展产品研发和创新实践。通过技术的进步和创新,中国OTT行业才能实现快速发展。
3. 用户需求和体验
OTT平台需要深入了解用户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服务。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用户行为研究,OTT平台可以了解用户偏好,推荐用户感兴趣的内容。这有助于提升用户体验,增加用户粘性。
此外,OTT平台还需要提供多样化的内容,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例如,针对儿童用户,OTT平台可以提供教育内容;针对青少年用户,OTT平台可以提供娱乐节目;针对家庭用户,OTT平台可以提供亲子内容。通过多样化的内容服务,OTT平台可以吸引更多的用户。
4. 行业合作与竞争
OTT行业需要加强行业内的合作与竞争。合作可以促进资源共享,提高行业整体水平。OTT平台可以联合内容提供商和电信运营商,共同打造更好的服务。
同时,OTT行业也需要面对激烈的竞争。OTT平台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只有具备竞争力的OTT平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中生存和发展。
5. 国际化发展
中国OTT行业也面临着国际化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中国OTT平台可以通过拓展海外市场,推广中国文化和内容。同时,也可以引进国外优质内容,满足国内用户对国际化内容的需求。
然而,国际化发展需要OTT平台具备跨文化的理解和能力。OTT平台需要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规则和用户需求,做好定制化的服务。
结语
中国OTT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通过加强版权保护,促进内容创作和创新,关注用户需求和体验,加强行业合作与竞争,以及国际化发展,中国OTT行业将迎来更加繁荣的未来。
八、中国海油的发展战略是什么?
规划是,5年来,中国海油大力推动深水油气发展战略,自主设计、建造了一系列大型深水油气装备。
在一系列深水装备和理论创新的支撑下,我国深水油气钻探屡获佳绩:2014年8月份,中国海油首次布局深水,钻获中国首个自营深水高产大气田陵水17—2,探明地质储量超1000亿立方米;2015年8月份,我国首口深水高温高压探井陵水25—1S—1井顺利完钻,验证了中国海油在高温高压、深水多重因素叠加的特殊领域具备勘探能力;2015年12月份,我国首口超深水陵水18—1—1井成功实施钻井测试作业,我国首个超深水气田陵水18—1气田“横空出世”。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董事长杨华表示,目前中国海油已基本掌握了全套深水钻井技术、测试技术和作业管理要素。深水油气勘探技术已经完成了从常规深水领域油气勘探到超深水领域,再到高温高压深水领域的跨越。
九、中国的七步走发展战略?
五年七步走 中国这项重大税改令世界瞩目
走进北京展览馆“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红色的“四梁八柱”改革主体框架模型立在展厅中央,梁上书写的“夯基垒台,立柱架梁,构建改革主体框架”格外引人注目。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走过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五年,各领域确立了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主体框架,一系列具有标志性、关键性、引领性的重大改革举措陆续出台
这其中,营改增无疑是关键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五年七步走,中国终结了具有66年历史的营业税,向世界展现了经济转型路上的中国税改样板。
减税1.7万亿元 这项改革牵动2600多万户纳税人
5年,减税1.7万亿元——官方最新数据,印证着营改增这一本届政府最重头财税改革的成效。
“营改增给电商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减税,京东的配送、仓储、客服等业务皆受益于此。”京东集团首席执行官刘强东说,去年京东减税过亿元。
“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是一项非常正确的抉择。从试点的实施情况看,已经做到了所有行业的税负只减不增。”财政部部长肖捷说。这一改革影响广泛,涉及近1600万户企业纳税人、1000万户自然人纳税人和超过2万亿元的营业税收入改成增值税。
财税部门数据显示,自去年5月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以来,26个小行业全部实现减税。今年前7个月,建筑、房地产、金融和生活服务业四大行业累计缴纳增值税7568亿元,与应缴营业税相比,减税1404亿元,税负下降15.65%。
“营改增实施以来,超过98%的试点纳税人实现了税负下降或持平,总体减税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纳税人享受到改革带来的红利。”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表示。
营改增的作用远不限于减税。过去一年,仅新增试点四大行业的新办企业户数就累计增加153万户。
“营改增打通了抵扣链条,表面看是减轻企业的纳税义务,实质是降低了企业的成本费用。”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朱青说,全面推进营改增,是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对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在最早试点的上海,实施营改增后经济结构持续优化,2011年至2016年,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占比分别由0.7%和41.3%,降为0.4%和29.1%,第三产业占比则由58%提高至70.5%,并逐年上升。
“中国营改增,无论是政策还是管理方面都是非常成功的。”维也纳经济大学全球税收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杰弗里·欧文斯表示,这一改革不仅减轻纳税人负担,还助力企业发展、促进经济转型。
推进这项改革 中国七步走“过河”
“摸着石头过河”,是近40年改革开放路上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成功经验。
“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上,2016年5月1日零点温州商人陈生在北京民族饭店开具的全国首张增值税专用发票,成为营改增试点在全国各地各行业全面推开的历史见证。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评价说,中国全面实施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的政策,完成了20年来规模最大、最漫长的一次税制改革。
从五年前在上海率先试点,中国用七步走完成这一历史跨越:
——2012年1月1日,在上海市针对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两个行业启动营改增试点;
——2012年8月1日至年底,两行业试点分批扩至北京等11省市;
——2013年8月1日,两行业试点在全国推开;
——2014年1月1日,铁路运输和邮政业纳入试点;
——2014年6月1日,电信业纳入试点;
——2016年5月1日,建筑、房地产、金融和生活服务业纳入试点,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
——2017年7月1日,取消13%的税率,四档税率简并至三档。
先部分行业部分地区试点、再部分行业分批全国试点、后全面推开——中国以独有模式逐步实现增值税对货物和服务的全覆盖,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消费型增值税制度。
增值税是我国第一大税种,收入超过税收收入的三成;营业税在我国实施66年之久,改革涉及部门行业多、组织实施的难度是空前的。改革之所以分步走,还在于近年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多变,国际增值税改革路径产生了较大差异,需要结合我国实际,摸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改革道路。
这项改革还将深化 培育经济新动能
党的十九大召开在即,中国改革新动向全球关注。
国庆前夕,国务院举行的营改增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要坚持问题导向,继续完善政策。
从更深远角度看,实施营改增,使积极财政政策加力增效,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举措,将为经济转型升级增添新动能。
税率结构不合理、税收政策和征管措施不完善、少数纳税人因抵扣不充分导致税负增加……业内人士表示,下一步营改增应针对试点中暴露出的问题迎难而上。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院长胡怡建表示,在全球新一轮国际税收竞争大背景下,我国全面深化增值税改革,应重点加快增值税立法,全面提升中国税收治理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进一步健全增值税抵扣链条、完善小规模纳税人和简易计税等政策、提高征管服务水平、严厉打击虚开增值税发票等偷骗税行为、抓紧推进增值税制度后续改革……在改善营商环境、培育经济新动能的大背景下,改革方向日渐清晰。
“改革越深入,营改增对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越凸显。”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怡建议,在继续完善营改增、推进减税降费的同时,还需要联动简政放权共同发力,让实体经济企业对减负有切身感受,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增添新的动能。
“税收能力是构建国家治理能力的根本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财政事务部主任维托尔·加斯帕尔表示,中国不断深化增值税改革,无疑将推动财税体制改革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
十、中国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21?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国务院编制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纲要草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实化量化“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重大任务,全文提交大会审查,这里概述几个方面。
——着力提升发展质量效益,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促进增长潜力充分发挥。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提出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物价水平保持总体平稳,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战略科技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力争投入强度高于“十三五”时期实际。广泛开展科学普及活动。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服务业繁荣发展。统筹推进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建设数字中国。
——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破除制约要素合理流动的堵点,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立足国内大循环,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依托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引力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建立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黑土地保护工程,确保种源安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提升脱贫地区整体发展水平。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
——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支撑体系。扎实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强边疆地区建设。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全面完善产权制度,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完善竞争政策框架。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提升政府经济治理能力。深化“放管服”改革,构建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快推进重要生态屏障建设,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森林覆盖率达到24.1%。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和城市黑臭水体。落实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18%。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制定促进共同富裕行动纲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扩大就业容量。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基本同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深化教育改革,实施教育提质扩容工程,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3年。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完善城乡医疗服务网络,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人均预期寿命再提高1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优化生育政策,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发展普惠托育和基本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提高到95%,优化社会救助和慈善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弘扬诚信文化,建设诚信社会,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强化国家经济安全保障,实施粮食、能源资源、金融安全战略,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提高能源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展望未来,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奋力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