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科技

316科技

地暖使用费用?

316科技 202

一、地暖使用费用?

水地暖是通过壁挂炉提供不高于60℃的热水,在地面地下的填充层中加热管内循环流动,从而加热整个地板,再通过地面辐射以及对流的热传递方式实现室内供暖。

那么地暖一个月费用多少钱?

具体使用费用这里可以给出一个参考值:100平的地暖,建筑保温合格,使用习惯合理的情况下一个月的采暖费用大概在1500左右。

地暖的使用费用和地暖的种类以及辅材(保温节能)息息相关。地暖辅材对地暖的节能性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在选择地暖辅材的时候一定要好好挑选哦。

二、特灵地暖使用费用?

地暖是2块钱一立方,要根据供暖面积的大小来计算费用的,正常来说,100平方米的面积,一个月的地暖费用要在1200元,上述说的是集中统一供暖费用。

但如果你在南方自己安装地暖,一般用天然气锅炉,价格分,2个阶梯,一年每个家庭有600方是按照生活用气价格计算,超出600方按照第二阶梯计算,比第一阶梯高出0.3元左右,100平方的房子一个月在1000元左右,房子越大天然气用的越多,天然气价格根据自己所在地区的供气价格为准

三、地暖费用?

这个根据地区不同,暖气主管设施的不同采取的收费方式不同,安装计量表的,按照使用量收费,基础费十实际用量费用。没有表计的按平方收费。具体费用因业主房屋面积不同,使用量不同而费用不同,一般在千元至数千元不等。

四、成都地暖使用费用如何?

这个不好说,而且还要看你安装实际场景水地暖的话,一般情况在140-160左右,也有更低的120左右电地暖的话,一般在180-200左右不等每月使用费用的话,要看给你的安装了哈,春意暖通二代技术的月均使用费用是传统地暖技术的50%甚至更低关于地暖能耗与安装施工的问题,这里面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技术好,能耗就低,保温效果也好,技术不行,以80平米计算,每月都是上1000,所以在找地暖安装的时候就很重要了,建议多从能耗,工程质量上去考虑,在洽谈过程中多听听他们的施工流程,多看看他们的设计方案,因为每个场地的供暖方案都不一样,如果一样的话,那这家就不专业了,而且你找地暖公司给你报价,连现场都没看的,那也是一个坑,这种一般都是对你不负责的公司

五、全屋地暖使用费用?

大概需要50-60/平米,因为地暖是以整个地面为散热器,通过地板辐射层中的热媒,均匀加热整个地面,利用地面自身的蓄热和热量向上辐射的规律由下至上进行传导,来达到取暖的目的,所以安装全屋地暖费用还是比较便宜一些的。

六、地暖怎么使用?

地暖常识

地暖是“地面低温辐射供暖”的简称。

水暖-以热水为热媒,通过专用管道将地面加热的一种供热方式;

a)地下温泉,b)独立燃气,c)集中供暖。

电暖-转换电能为热媒,通过温控表来控制铺设区域温度的一种供热类型;

a)发热电缆,b)碳晶电膜片,c)碳晶电热板。

光暖-转换光能为热媒,并能储备和供给热能的一种供热类型。

a)太阳能供暖,b)太阳能+燃气供暖,c)太阳能+电加热供暖,d)太阳能+燃气+电加热供暖。

低温热水地面辐射采暖

工作原理:以温度不高于60℃的热水为热媒,在埋置于地面以下填充层中的加热管内循环流动,加热整个地板,通过地面以辐射和对流的热传递方式向室内供热的一种供暖方式。

民用建筑供水温度宜采用35-50℃,不应超过60℃,供、回水温差宜小于或等于10℃。

水地暖:主要有锅炉,分集水器,地面水管,暖气片,温控器及连接配件和辅材6大部分。

发热电缆地面辐射供暖

将外表面允许工作温度上限为65℃的发热电缆埋设在地板中,以发热电缆为热源加热地板,以温控器控制室温或地板温度,实现地面辐射供暖的供暖方式。

低温辐射电热膜供暖

电热膜:一种通电后能发热的半透明聚酯薄膜、由可导电的特制油墨、金属载流条经加工、加热在两层绝缘的PET聚酯薄膜间制成。

电热膜供暖系统:将电热膜用连接卡、中继线、三芯T型电缆好内设保护接地系统,外部用绝缘材料密封的供暖设备。

电热膜供暖系统的主要设备:电热膜、温控器。

简单比较

本比较表不代表暖通南社立场,取材于互联网。

低温热水辐射采暖系统介绍

温控地采暖系统组成

手动调节温控地采暖系统的主要组成温控方式:高档进口集分水器(带或不带流量计)+ 手动温控阀;

系统特点:通过集分水器上的温控阀调节温度,可以初步控制房间温度。安装简便,适用于房间对温度的控制要求不高的场所。

有线单点自动控制地采暖系统的主要组成温控方式:高档进口集分水器(带或不带流量计)+电热执行机构+温控器

系统特点:单个房间温控器与电热执行机构配套使用,通过对典型房间温控器调节温度。控制精度高、安装简便,需要外接电源,适用于房间控制温度较高的场所。

有线自动分室温控地采暖系统的主要组成温控方式:高档集分水器(带或不带流量计)+电热执行机构+ 室温恒温或室内恒温器表。

冷热源选择

锅炉集中供热结合加热管道采暖

水源热泵结合加热管道采暖

壁挂炉结合加热管道采暖

热电厂余热

空气源热泵(本次课件不再重复讲述冷热源选择)

分水器

1.放气阀,2.分水过滤器,3.供水阀,4.回水阀,5.膨胀带,6.卡钉,7.球阀。

组成:一般分集水器主要由分水器、集水器和固定支架三部分组成。

作用:是将热源热水分开导入每一路的地面辐射供暖所铺设的管内,实现分室供暖和调节温度的目的。集水器是将分开散热后的每一路内的低温水汇集到一起,再回到回水主管系统的装置。支架部位起到将分水器和集水器组合到一起,并固定到墙体或地面的作用。智能型分水器:

结构复杂,在地热管与分水器的结合处,分路设置远传型自力式和电动式恒温控制阀,通过各房间内的温控器控制相应的回路上的阀门开闭,使室内温度自动保持恒定。设置于集水器中的各分路流量调节阀,可以调节各分室的热量供应与流量平衡。这种分水器制造和安装复杂,价格昂贵,对供暖热水水质要求较高,但其安装调试到位后的稳定性是其他分集水器所无法比拟的,能够完全实现分室自动控温的目的。

普通型分集水器 :

结构比较简单,在加热管与分集水器的接口处分路设置调节性能好的阀门,通过手动调节来控制室内温度。特点是安装调试容易,可以外露安装,固定在厨卫之间的墙面。

挂架式分集水器:

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安装方便,易于维修。内嵌于墙面内,更加强了对分集水器的保护作用,节约室内空间,有利室内装修。

分水器所需各种辅助件

低温热水辐射采暖结构层组成

防潮层:塑料薄膜(一般为1毫米),与土壤接触的地面必须设防潮层/绝热层。

绝热层:与土壤相邻的地面,必须设绝热层,且绝热层下部必须设置防潮层。直接与室外空气相邻的楼板,必须设绝热层。

绝热层材料:

1.聚苯乙稀泡沫塑料板:楼层之间楼板上的绝热层20mm,与土壤或不采暖房间相邻的地板上的绝热层30mm,与室外空气相邻的地板上的绝热层40mm。

2.发泡水泥。

隔热层:铝薄、反射膜。

铺设管:

1. PE-X:PE-Xa、PE-Xb、PE-Xc、PE-Xd;

2. PE-RT;

3. PP-B;

4. PB。

各种塑料管材应选管系列S值的对比

PE-X:占目前地暖管市场的50%。

优点:耐高温性能、耐压好,导热系数高(0.17W/m·k)、易弯曲,施工方便;

缺点:交联的均匀度难以控制,须金属接头连接,属于热固性塑料,无法回收利用。

PP-B:抗冲击共聚聚丙烯。

优点:可热熔连接,可回收。

缺点:弹性模量高不易弯曲,低温冲击性能较差。同样的耐压性,PP-B管壁厚要比PP-R厚很多。

市场应用情况:很少用在低温地板采暖领域。

PB:聚丁烯(塑料中的黄金)。

优点:柔软性能好,弯曲半径为R12mm、抗冻、耐热、重量轻、可热熔连接;

缺点:导热系数低(0.17W/m·k)抗刮痕能力差;透氧率高,通热水时易造成系统腐蚀;原料价格昂贵,用户难以承受。

市场应用情况:在低温地板采暖领域内有少量的应用

PP-R:无规共聚聚丙烯

优点:耐压性能较好,可热熔连接;

缺点:抗低温性差,导热系数低(0.17W/m·k),弹性模量(800MPa)较大比较难弯曲;

市场应用情况:在低温地板采暖领域内有少量的应用。

PAP/XPAP:铝塑复合管

优点:导热系数高,(0.17W/m·k)长期使用;温度高≤82℃;

缺点:须用金属接头连接,维修不方便,不能回收;

在地暖市场有少量的应用,在冷热水输送领域应用较多。

性能对比

加热管应设固定:

①用固定卡将加热管直接固定在绝热板或设有复合面层的绝热板上;②用扎带将加热管固定在铺设于绝热层上的网格上;③直接卡在铺设于绝热层表面的专用管架或管卡上;④直接固定于绝热层表面凸起间形成的凹槽内。

1.加热管固定点的间距,直管段固定点间距宜为0.5~0.7m,弯曲管段固定点间距宜为0.2~0.3m。在分水器、集水器附近以及其他局部加热管排列比较密集的部位,当管间距小于100mm时,加热管外部应采限设置柔性套管等措施。2.加热管出地面至分水器、集水器连接处,弯管部分不宜露出地面装饰层。加热管出地面至分水器、集水器下部球阀接口之间的明装管段,外部应加装塑料管。套管应高出装饰面150~200mm。3.加热管与分水器、集水器连接,应采用卡套式、卡压式挤压夹紧连接;连接件材料宜为铜制;铜制连接件表面必须镀镍。4.加热管的环路布置不宜穿越填充层内的伸缩缝。必须穿越时,伸缩缝处应设长度不小于200mm的柔性套管。

5.分水器、集水器宜在开始铺设加热管之前进行安装。水平安装时,宜将分水器安装在上,集水器安装在下,中心距宜为200mm,集水器中心距地面不应小于300mm。

伸缩缝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在与内外墙、柱等垂直构件交接处应留不间断的伸缩缝,伸缩缝填充材料应采用搭接方式连接,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mm;伸缩缝填充与墙、柱应有可靠的固定措施,与地面绝热层连接应紧密,伸缩缝宽度不宜小于10mm。伸缩缝填充材料宜采用高发泡聚乙烯泡沫塑料。②当地面面积超过30平方米或边长超过6m时,应按不大于6m时间距设置伸缩缝,伸缩缝宜采用高发泡聚乙烯泡沫塑料或内满填弹性膨胀膏。③伸缩缝应从绝热层的上边缘做到填充层的上边缘。

填充层:填充层的材料宜采用C15豆石混凝土,豆石粒径宜为5-12mm。加热管的填充层厚度不宜小于50mm,发热电缆的填充层厚度不宜小于35mm。

装饰层:采用大理石/瓷砖/复合木地板比较好,不宜用实木地板

原因:含水较大,容易变形,导热系数低,使用经验行业还需要进一步的讨论。

系统安装验收流程工艺

地暖不热的常见问题及建议

水管直接与地板背面接触,接触点太小,热传导效果差,温度提升不了。

应在此基础上铺设不小于30mm厚的豆石混凝土,扩大地板与管线的接触面。

水管中有3通或4通接头,流量和压力的不均匀,导致局部不热。

建议使用一根整管形成回路,每路总长的误差应控制在10米以内,同时应尽量使用整管。

未铺设锡箔反射层和PE防潮层,使热辐射线大部分能提供给楼下的顶面;楼板受热水汽蒸发,易造成地板吸湿膨胀。

铺设锡箔反射层和PE防潮层。

发热电缆上直接铺设地板,散热不均匀,同时易造成板面开裂和供热不良的状况,遮盖30mm厚的豆石混凝土,扩大散热及受热面积。

未铺设钢丝网,破坏锡箔反射层。

管道的间距不均匀,地面温度存在差别。

铺设钢丝网,按规定间距铺设。

跃层使用一套水热供暖系统,楼上出现不热的状况;

每层应设立独立分水器或楼上管路添加强制加压装置,使用电热系统。

木材是不良导体,使用超厚基材产品会导致的房间温度降低;

木地板建议厚度为:

强化地板7-8mm

复合实木12-15mm

软木地板4-5mm

大面积的遮盖不透气的地毯;

使用不带腿的板式家具使热量上不来;

减少地毯的遮盖或使用透气性好的地毯,使用带腿的家具。

供热会导致房间湿度的减少,降低至一定范围后会引起木制品的解吸收缩,出现开裂等不可逆转的状况。

保持房间湿度在40-60%之间,地板表面温度不超过27度。

分水器有简易型、微调型和电子型,调配比例不当、管道有空气,压力分配不均,会导致个别管路不热。

应多管路设计并分区域配置,尽量选用流量可微调的分水器。

例如:

客厅瓷砖烫手,地板房间温度上不来

此种情况如果看到分水器都为全开,说明地暖公司在铺设管道时预留的间距全部为等距的。此种情况下,瓷砖导热系数要比地板系数高,与地板材料的温度对比为:

流速≮0.25m/s、≯0.50m/s,水温45℃

瓷砖表面为35℃

强化地板8mm20℃,10mm18℃,12mm17℃

实木复合12mm21℃,15mm19℃

错误的使用地垫1

铝膜地垫的表面遮盖一层反射膜,隔绝了热射线,此种状态下,会影响一定的温度,对比8mm地板全开情况如下:

注:地垫厚度均为3mm。

错误的使用地垫2

使用EPS(苯板)地垫或使用双层地垫,阻挡了热量的传递,不同材质垫层情况如下:

普通地垫为PE材质,气泡不均匀,受热和压缩下厚度会减小,密度增加,导热系数变大;

EPS垫材质为蜂窝状气泡结构,受热和压缩下厚度基本不变,一般作为隔音、隔热材料使用。

检查地暖系统问题,用菲力尔热成像仪。

七、地暖后期费用?

1)、集中供暖水地暖跟暖气片一样,后期使用费用计费方式有两种,一是按面积分摊,这是目前主流的集中供热计费方式,按照每平米收取一定的运行和维护费用,一般在18-25元/每平米,所以如果是100平的房子,一个冬天下来可能需要交纳1800-2500元的取暖费。不过每个地方由于原煤价格和取暖期长短不一,采暖费也有差别,不能一概而论。

第二种就是按照分户计量用热量,随着集中供暖体制的改革,按照实际耗用量来测量和结算费用的分户计量方式应该会成为主流,分户计量需要装计量表,计量表能够反映用户的实际耗能,然后根据耗能量收取费用。这种计量收费方式更加灵活,避免了同样面积供热不同而需要交纳相同费用的情况,提升了用户节能的积极性。

2)、燃气壁挂炉独立采暖。

独立采暖就是安装个壁挂炉,直接烧地暖,水地暖散热所需水温为55℃,在环境温度为0℃的情况下,假若使用24kw的燃气壁挂炉,来使100㎡房屋升温到18℃,每天的耗气量约为9个立方。假好逸家暖他若天然气价格为2.5元立方,那每天使用地暖需要花费20-25元左右,如果按一个月计算,使用地暖的价格约为800元,一个取暖季三千多块钱吧,同时也可以带洗澡生活热水,总的计算也不贵。

地暖使用费用高吗-电地暖后期使用成本分析。

电地暖是以工作温度上限65℃发热电缆为热源,来加热地板,同时利用温控器控制室温,实现地面辐射供暖的供暖方式。电地暖后期使用成本与安装功率,房屋保温性、温度设计等等有直接关系,电地暖使用电能,若按每平米100w的热负荷来算,同样一个采暖面积为100平米的家庭在每天使用8小时的前提下,需要消耗80Kw热负荷,若电费按照0.5元/度的电量来算,每天的电费大约为40元,一个月电地暖后期使用成本为1200元左右。对于部分农村煤改电来说还有电价优惠政策,100平米以内的家庭如果没有集中供暖可以考虑安装电地暖。

综合上述,可以看到水地暖的后期使用成本比电地暖的费用要低,不过水地暖的安装费用比电地暖的安装费用要高,但从长远来看,大面积安装使用水地暖性价比要更高,而小面积或不经常居住的房子安装电地暖更为经济

八、地暖调试费用?

一般公司收费是200-300元不等,一般给施工的师傅是100-150元左右。

打压保压的标准是:最小实验压力不得低于0.6Mpa,一般可升到0.8-1Mpa,然后稳压30分钟,降压不超过0.05Mpa,即为合格。

九、水电地暖费用?

有点贵,按平方来算,电费都是阶梯价

十、地暖的使用费用一般多少呀?

坐标成都,建面118平,使用面积92平,安装的是美景舒适家的地暖。白天出门自动设置成节能16℃,晚上回家设置成22℃。我们家采暖季的费用在2000多,一个月的费用差不多是700左右,我个人觉得非常值,冬天在家很舒服,甚至都不想出门了。

上一个下一篇:暖怡乐智能地暖

下一个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