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智能农业物联网比较成熟有名的公司?
西部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是农村信息化的龙头企业,拥有成熟的智慧农业的科学模式。“智慧农业”能够显著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效率。基于精准的农业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利用云计算、数据挖掘等技术进行多层次分析,并将分析指令与各种控制设备进行联动完成农业生产、管理。这种智能机械代替人的农业劳作,不仅解决了农业劳动力日益紧缺的问题,而且实现了农业生产高度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提高了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风险的应对能力,使弱势的传统农业成为具有高效率的现代产业。西部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做智慧农业物联网——农业云管家就是充分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技术,真正升级传统农业,随时实地在手机、电脑、平板就可以实现对农业生产现场进行各种作业的操作,如卷帘、降温、排风、增温、灌溉等。
二、现在农业上常用的自动灌溉控制系统原理是什么?该怎么建设?
自动灌溉控制系统涉及到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等多种高新技术。硬件部分由中央控制计算机、触摸屏、无线数据传输设备、测量控制单元和相应传感器、灌溉设备组成。数据采集和灌溉控制通过无线方式由计算机控制,实现对温室及田间的气象参数和灌溉参数的实时采集。当时我们这边找托普物联网来做过这个的,系统原理基本相同,就是在方案建设时会有些区别的。
三、目前所倡导的智能农业主要指什么?
智能农业(或称工厂化农业),是指在相对可控的环境条件下,采用工业化生产,实现集约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超前农业生产方式,就是农业先进设施与陆地相配套、具有高度的技术规范和高效益的集约化规模经营的生产方式。
它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实现周年性、全天候、反季节的企业化规模生产;它集成现代生物技术、农业工程、农用新材料等学科,以现代化农业设施为依托,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土地产出率高和劳动生产率高,是我国农业新技术革命的跨世纪工程。
智能农业产品通过实时采集温室内温度、土壤温度、CO2浓度、湿度信号以及光照、叶面湿度、露点温度等环境参数,自动开启或者关闭指定设备。可以根据用户需求,随时进行处理,为设施农业综合生态信息自动监测、对环境进行自动控制和智能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模块采集温度传感器等信号,经由无线信号收发模块传输数据,实现对大棚温湿度的远程控制。智能农业还包括智能粮库系统,该系统通过将粮库内温湿度变化的感知与计算机或手机的连接进行实时观察,记录现场情况以保证量粮库的温湿度平衡。
智慧农业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战略引擎。
传统农业生产活动中的浇水灌溉、施肥、打药,农民依靠人工估摸,全凭经验和感觉来完成。而应用物联网,诸如瓜果蔬菜的浇水时间,施肥、打药,怎样保持精确的浓度,如何实行按需供给等一系列作物在不同生长周期曾被“模糊”处理的问题,都有信息化智能监控系统实时定量“精确”把关,农民只需按个开关,作个选择,或是完全听“指令”, 就能种好菜、养好花。 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计算机农业、 数字农业、精准农业和智慧农业 4 个过程。
我国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着资源紧缺与资源 消耗过大的双重挑战。以信息传感设备、传感网、互联网和智能信息处理为核心的物联网将为农业生产过程中量化分析、智能决策、变量投入、定位操作的现代农业生产管理技术体系开辟新的思路和有利手段,将在农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将进一步促进信息 技术与农业现代化的融合。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业可用于大中型农业种植基地、设施园艺、畜禽水产养殖和农产 品物流,布设的 6 种类型的无线传感节点,包括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温 度、土壤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并通过低功耗自组织网络的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传感器数据的无线传输。所有数据汇集到中心节点,通过无线网关与互联网或移动网络相连,实现农业信息的多尺度(个域、视域、区域、地域)传输;用户通过手机或计算机可以实时掌握农作物现场的环境信息,系统根据环境参数诊断农作物生长状况和病虫害状况。同时,在环境参数超标的情况下,系统可远程对灌溉等农业装备进行控制,实现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的过程监控,进而实现农业生产集约、高产、优质、高效、生态、 安全等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四、农业温室分布式测控系统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和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随着设施农业[1]的迅猛发展,尤其是温室大棚,无土栽培,节水灌溉,工厂化养殖等在生产上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实现了农业工厂化生产,企业化运作,但美中不足是智能化程度与智能化普及率过低。虽然也有不少单位或个人引进了一些国外的计算机智能控制系统,如温室环境控制系统,施肥灌溉控制系统,工厂化育苗智能系统等。也真正实现了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但投资过大,系统故障维护不便,而且经济效益过低,许多农业高科技园区多存在这个制约瓶颈。实现农业智能化对于大部份农民来说还是可望而不可及。开发低价位实用型的农业智能计算机系统已迫在眉睫,对于推进我国农业智能化进程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具有很大的市场商机。
智能化温室研究[2]是当今兴起的一门横跨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电子科学、机械设计和环境控制等几大学科的综合了多种高新技术的边缘学科,而智能化温室种植业则被誉为“快速发展的工业”。
智能化温室是集农业科技上的高、精、尖技术和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于一体的最先进的农业生产设施,是现代农业科技向产业转化的物质基础。它能营造相对独立的作物生长环境,彻底摆脱传统农业对自然环境的高度依赖。
2 分布式测控系统的应用现状及发展
目前采用PC机与多台以单片机系统为核心的智能仪表组成分布式测控系统[3]在当今的许多生产自动化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这种系统利用了单片机系统价格低、功能强、抗干扰能力好的特点组建适用于分布式现场的下位机,即智能仪表[4],同时也结合了PC丰富的软硬件资源,实现管理、控制功能强大,非常友好的用户界面。
在这种类型的应用系统中,稳定可靠、方便快捷的数据通讯是实现系统功能和控制的基础和保障,因此,根据系统的实际应用环境和特点,选择合适的通讯接口和通讯协议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RS485是工业界使用最为广泛的双向、平衡传输线标准接口[5],以半双工方式通讯,支持多点连接,允许创建多达32个节点的网络,利用某些驱动器模块可使节点增至128个,传输距离远,最大传输距离为1200m,传输更远的距离可加中继器,传输速度快,1200m时,传输速度为100kbit/s,实际上,利用RS485接口构成的网络是只有物理层协议的现场总线网络,上层协议可自定义,比较灵活。最主要的是RS485总线型网络的组建费用相对于FF、PROFIBUS、CAN等真正的现场总线网络来说,不管从硬件成本还是软件成本都低得多,这也是RS485总线型网络在当今很多领域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