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智慧园区包括哪些方面?
智慧园区的概念已成为当今城市规划和社会发展的关注焦点,各方对于智慧园区的理解也各有不同。一般的看法是,智慧园区(CloudCommunity)以“园区+互联网”为理念,融入社交、移动、大数据和云计算,将产业集聚发展与城市生活居住的不同空间有机组合,形成社群价值关联、圈层资源共享、土地全时利用的功能复合型城市空间区域。智慧园区整合信息技术和各类资源,充分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各类园区创新、服务和管理能力,为园区铸就超强的软实力。
二、智慧工地包括哪些方面?
一.劳务实名制
通过劳务实名制,规范工地人员的行为,不仅提升施工效率,还保障人员的安全。
二.安全帽定位
在工人佩戴的安全帽中安装智能芯片,当工人进入施工基地的时候,就能被实时检测并定位,并通过检测系统能让管理人员对现场管理提供信息。
三.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系统
吊钩可视化,升降机监控,卸料平台,视频监控,吊塔安全监控等一系列监控对施工现场进行全方位的监管,提升施工效率,保障人员安全
四.噪音环保扬尘监测
利用互联网进行数据通信,实时在线监测扬尘和噪音的各项指数,并及时传输给监测后台,便于环保部门了解环境情况,并及时做出决策。
三、智慧生活包括哪些方面?
智慧生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智能家居:智能电视、智能音箱、智能空调、智能门锁、智能灯泡、智能机器人等。实现家电控制自动化和生活便利化。
2. 智能出行:智能汽车、无人驾驶、智能公共交通、智能导航、智能停车等。实现交通工具智能化和出行体验最优化。
3. 智能支付:移动支付、人脸支付、声波支付等。实现支付方式多样化和交易过程智能化。
4. 智能医疗:手机检测、智能穿戴设备、远程医疗、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等。实现医疗服务的便捷化、个性化和准确性提高。
5. 智能教育:在线课程、VR/AR教学、AI教学助手、智能校园等。实现教育方式革新和学习效率提高。
6. 智慧城市:智慧物流、智慧交通、智慧建筑、智慧社区、智慧环境等。实现城市运行轨迹全面感知和资源配置优化。
7. 智能办公:移动办公、云服务、AI助手、虚拟现实会议等。实现办公方式创新和工作效率提高。
8. 智能娱乐:智能音箱、智能电视、智能串流媒体、VR/AR游戏等。实现娱乐体验的更加个性化和沉浸式。
9. 其他:智能农业、智慧养老等。
四、智慧城市包括哪些方面?
数字经济时代,智慧城市在盛行
一年来,“数字”翅膀给美好中国带来许多可能,电子政务、数字经济、智慧社会,一场数字变革正在神州大地上激荡。
400个数字经济重大项目,3000亿元总投资,其中200个项目已开工建设,一批项目已建成运营。
数字经济成为中国经济新引擎
“截至去年底,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31万亿元,约占GDP的1/3。”杨小伟说。
一年来,我国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实现突破。云计算、工业互联网成为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动力,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平均工业设备连接数达到59万台,工业APP平均1500多个,注册户数平均超过50万,2018年平台相关业务收入平均约为5亿元。
一年来,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建成并提供全球服务,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内的世界各地均可享受到北斗系统服务。
新时代孕育新产业,新产业澎湃新动能
数字经济,助力国内大市场形成。2018年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25.4%,增速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16.4个百分点。
数字经济,扩展就业新空间。数字经济下,新模式新业态孕育而生,带动配套服务业蓬勃发展,创造了大量灵活就业机会。
数字经济,助推产业转型升级。调研显示,有92.9%的企业应用数字化技术后利润率得到提升;2018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带动相关企业实现研发成本降低30%,生产效率提高10%,实现节能减排10%。
“我们可以看到,共享数字经济发展成果的作用持续提升,全球经济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一个大趋势。”国家发展改革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司长伍浩说。
智慧社会让你我的生活更便捷
“靠面子”就能寄快递!今年4月,菜鸟驿站推出刷脸寄件,提前在线上发出寄件需求,到站授权后刷脸,实名认证,寄出快递,秒级响应。
凭脸就能取钱!日前,可以刷脸取款的ATM机悄然出现,摄像头精确计算瞳距、五官比例,有效防御照片、换脸视频、翻拍、面具攻击等风险,保证不会认错主人。
五、智慧医疗包括哪些方面?
智慧医疗的概念框架包括基础环境、基础数据库群、软件基础平台及数据交换平台、综合运用及其服务体系、保障体系五个方面。
智慧医疗英文简称WITMED,是最近兴起的专有医疗名词,是一套融合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以患者数据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智慧医疗采用新型传感器、物联网、通信等技术结合现代医学理念,构建出以电子健康档案为中心的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将医院之间的业务流程进行整合,优化了区域医疗资源,实现跨医疗机构的在线预约和双向转诊,缩短病患就诊流程、缩减相关手续、使得医疗资源合理化分配,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的智慧医疗。在不久的将来医疗行业将融入更多人工智慧、传感技术等高科技,使医疗服务走向真正意义的智能化,推动医疗事业的繁荣发展。在中国新医改的大背景下,智慧医疗正在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
智慧医疗由智慧医院系统、区域卫生系统、家庭健康系统三部分组成。
1.智慧医院系统,由数字医院和提升应用两部分组成。
2.区域卫生系统,由区域卫生平台和公共卫生系统两部分组成。
3.家庭健康系统是最贴近市民的健康保障,包括针对行动不便无法送往医院进行救治病患的视讯医疗,对慢性病以及老幼病患远程的照护,对智障、残疾、传染病等特殊人群的健康监测,还包括自动提示用药时间、服用禁忌、剩余药量等的智能服药系统。
六、农业知识科普包括哪些方面内容呢
农业知识科普是指通过传播和普及农业相关知识,提高公众对农业的理解和认识的一种活动。农业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农业知识科普的内容广泛而丰富,包含多个方面的内容。
农业生产技术
农业生产技术是农业科普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涵盖了种植、养殖及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知识。对于农业从业者来说,了解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从而增加经济收益。常见的农业生产技术包括优质种苗的选择、合理施肥、科学用药等。科学的农业生产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农产品加工及营养
农产品加工及营养是农业知识科普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工能够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而了解农产品的营养价值对于人们的健康也非常重要。通过科学合理的农产品加工方式,可以保留和提取农产品中的营养成分,使其更易被人体吸收。例如,对水果蔬菜的加工,可以制作成果蔬饮料、果蔬干等,使人们在享受美味的同时摄入充足的营养。
农村经济与农民收入增加
农村经济与农民收入增加是农业知识科普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传播农业经济方面的知识,可以帮助农民了解市场需求和价格走势,为他们的农产品销售提供更多的选择与机会。同时,农业知识科普也可以教育农民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增加产量和降低成本,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这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改善农民生活水平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农业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农业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日益突出。农业知识科普应该关注和传播农业生产中的环境保护方法和技术。农业生产中的污染和资源浪费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农业知识科普应当引导农民采用生态友好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提倡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
农田水利与农业设施建设
农田水利与农业设施建设是农业知识科普的重要内容之一。良好的农田水利条件和适宜的农业设施是保障农业生产的基础。农田水利包括农田水源的调配和利用、排水体系的建设等。农业设施建设包括农田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农机具的使用等。通过农田水利和农业设施的合理建设和利用,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增加农作物的产量,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条件。
综上所述,农业知识科普包括了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加工及营养、农村经济与农民收入增加、农业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农田水利与农业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内容。通过科学准确地传播这些知识,可以提高公众对农业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农业的健康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的繁荣,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
农业知识科普包括哪些方面内容呢七、智慧校园建设包括哪些方面?
智慧校园是学校信息化发展的高级形态,是落实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行动的具体举措,是未来教育的重要入口。
但是目前国内部分学校的智慧校园建设离高质量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以学校软硬基础建设为主阵地的“教育新基建”也存在着几大现实问题:
1、缺乏顶层设计,没有科学规划导致“重建设,轻应用”,未来扩展性差;
2、不同类型的硬件软件同时使用,无一体化系统覆盖全校实现数据集成;
3、忽视了学生家长老师等使用者的实际需求,只是“盲目追求校园高大上”,导致“买得多,用得少”。
上述问题的出现,既有政策制度与观念认识上的障碍,又有技术支撑体系上的障碍。教育新基建就是要从基础的技术支撑体系上为智慧校园的转型升级赋能。随着国家新基建进程加速,智慧校园的新样态将从“四低”走向“四高”,即高度智能互联、高度数据贯通、高度人机协同、高度适应个性。
智慧校园成为教育新基建的着力点,秉承着“政策导向,技术驱动,创新赋能”的实践原则,V校智慧校园整体解决方案支持学校在原有的教学设施上实现信息技术升级,应用系统一体化操作,通过应用系统的迭代更新实现通用教室多媒体教学设备水平的不断提高。将从多个维度持续支持校园发展,助力校园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
教育信息化2.0的背景前提,选择智慧校园平台可以根据学校的需求进行专属化的大数据系统建立,构建千校千面的同时,通过智慧校园平台,有效打破“信息孤岛”的问题出现,有利于学校高效管理、教学以及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培养,属于教育改革时代的大势所趋。
八、生物农业包括哪些方面?
生物农业是根据生物学原理建立的农业生产体系,靠各种生物学过程维持土壤肥力,使作物营养得到满足,并建立起有效的生物防止杂草和病虫害的体系。(农业生态学)
生物农业包括转基因育种、动物疫苗、生物饲料、非化学害虫控制和生物农药几大领域,其中,转基因育种是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发展最有潜力的一个领域;非化学方式害虫控制和生物农药是保证农产品与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
九、农业科普包括哪些方面?
1、适时早播。在土温达到12℃以上时即可播种,而在14℃以上播种较安全。为防止烂种、提高出苗率,可采用地膜覆盖早播及选用春大豆秋繁的种子。播种期一般闽东南地区掌握在“雨水”至“春分”前后,闽西北地区在“春分”至“清明”。
2、合理密植。采用窄畦双行种植栽培方式,在中等肥力田地,一般种植密度为亩植1.8-2.1万株,畦宽带沟80厘米种2行,穴距20厘米,每穴种3苗。土壤肥力高的种植密度可稀些,瘠薄地的密度可密些。
3、科学施 肥。大豆是需肥较多,大豆一生总施肥量中氮、磷、钾的比例以1︰0.8︰1.2为宜。在肥力较高田地,防止植株徒长是关键,要增施磷钾肥,限施氮肥。亩施25-30公斤过磷酸钙、5-6公斤氯化钾的基础上,早施氮肥,每一片复叶展开时,轻施一次速效氮肥作起苗肥,亩施硫酸铵3-5公斤,开沟条施;在大豆花荚期,以控为主,一般不施或少施花肥。鼓粒期根据植株生长情况施肥,如出现早衰长势,立即喷施氮、磷结合的保尾肥。
4、中耕排水。大豆是中耕作物,在苗期应进行中耕,既可消灭杂草,还可松土,为根系和根瘤的生长创造适宜的土壤环境。福建春季多雨,根系生长受影响,因此还要注意排涝除渍。一般苗期中耕2-3次,结合追肥。开花前再进行一次中耕培土,促进根系生长,防止倒伏。
5、防治病虫害。主要病虫害有蚜虫、豆青虫、锈病等,应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注意及时防治。
6、适时收获。在黄熟末期收获,此时植株全部变成黄褐色,茎和荚全部变黄,呈现品种固有色泽,籽粒与荚壁脱离。
十、智慧景区建设包括哪些方面?
通过产品优化、无线AP、OTA对接等智慧服务,实现景区内各系统的一体化运营,数据和系统的分析整合逐步完善,解决了以往系统和数据的孤岛化和碎片化问题,真正实现了“数据可视化”和“系统地图”,达到了优化景区旅游资源利用、有序开发和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游客满意度和产业效益最大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