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土壤改良是什么专业?
农业土壤改良属于农业技术专业
农业技术专业包括:现代农艺技术学植物学、土壤肥料学、测量学、花卉学、作物育种、果树栽培学、气象学、作物栽培、设施农业、农业生态学等。其中士壤肥料学中就是针对土壤改良的学业。
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的学生主要面向农业生产第一线和推广部门,从事植物类栽培、良种繁育、病虫草害防治、土壤改良、技术管理、农业推广服务及生产经营等工作。
二、什么是智慧农业?什么是智慧农业?
智慧农业是一种利用先进技术实现农业生产和管理的方式。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智慧农业能够实时监测环境参数、农作物生长状态和病虫害情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
智慧农业还能实现远程监控、精准施肥、自动化农机作业等功能,降低劳动力成本和环境污染。智慧农业将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为农民增加收益,提升食品安全质量。
三、农业节水措施?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田是用水大户,用水量大约占全国用水总量的63%,但是,其中真正被农作物用到的还不到30%。大量的水在灌溉过程中蒸发了。因此,应当改进灌溉方式,发展节水农业。
农业节水的主要措施
1 减少降水流失
减少降水流失,主要是通过蓄水保墒。措施主要有:深翻(深松)、早耕、耙耱、中耕松土、雨后(灌后)适时锄地松土、少耕和免耕等。
2 选择耕作措施,巧用土壤水。
①抗旱锻炼。将作物处于致死量以下的干旱条件中经受干旱磨炼。可以提高其对干旱的适应能力。
②种子锻炼。可采用“双芽法”,改变幼苗的代谢方式,提高了抗旱性。
3 减少蒸发消耗,多用土壤水。
①覆盖保水。有麦糠覆盖、生物覆盖、地膜覆盖、秸秆覆盖、留高茬覆盖、沙石覆盖等几种方式。
②利用抗旱保水剂,延长土壤水分持续供应。
4 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留住土壤水。
①坡土改梯土,减缓坡度,增厚土层。
②改良土壤质地,提高土壤肥力。
节水农业是根据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水规律以及当地自然条件下的供水能力,为有效利用天空降雨和灌溉水来达到农作物最好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而采取的各种措施,节水不是最终的目的,准确的说法是高效用水。
四、智慧农业近义词?
近义词就拿前面的或者后面的词组词
五、智慧农业定义?
智慧农业是以智能化、信息化手段来升级改造传统农业后的农业,是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要实现智慧农业,需要以智慧农业物联网作为其核心技术的支撑。智慧农业物联网由智能数字采集系统、智慧农业大平台和智能数字控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六、智慧农业是农业股吗?
智慧农业算是农业股,公司以农业机械制造业为主,煤炭开采和有色金属采选为辅;为推动公司转型和发展,主动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趋势,自2014年起投资进入农业信息化领域,涉足农业信息化、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农资连锁经营等领域。
报告期内,机械制造业务是公司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该板块业务2016年收入占比公司营业收入近92%。
七、农业预防降雨措施?
1. 农作物抗灾能力的提升主要依靠品种质量的提升,加强农作物品种的研制能够有效提高农作物生长质量。
2.加大对各种农业气象灾害的重视,提高气象观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才能真正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为农业生产提供坚实的气象观测基础,从而不断促进农业生产的进步。
八、农业固碳措施?
土壤每年向大气释放的CO2为50-76GtC(GtC ——CO2中碳成分的重量为109吨),远远超过化石燃料燃烧每年向大气排放的5 GtC。全球农业减排的技术潜力高达每年5500-6000 Mt(兆吨)CO2当量,其中90%来自减少土壤CO2释放(即土壤固碳),农业土壤固碳减排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热点之一。因此,利用土壤抑制温室气体含量具有重大的意义,减少土壤中碳的释放,让大气中碳回到土壤中,无疑会对是拯救全球变暖的一个思路。不同国家和地区土壤自然固碳潜力如下:
利用土壤固碳,目前已有了很多有益的尝试。
农业保护性耕作。施用有机肥可改善土壤结构,使用多种管理方法(如少耕制、秸秆还田、种植覆盖作物、轮作、更多地结合种植固氮豆科作物)可以促进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使更多的碳返回土壤,不仅有助于提高土壤碳储存,还可提高生产率。对我国而言,若将土壤农田有机质提高1%,相当于土壤从空气中净吸收了CO2306亿吨。因此发展有机农业,固碳贡献率非常可观。
发展转基因农业。抗除草剂是转基因作物的主要性状之一,种植该类作物,可以利用除草剂除草,避免了传统的翻耕除草,可以减少农田扰动,大幅减少由于机械作用而产生的CO2和其他温室气体。
九、智慧农业: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措施
什么是智慧农业?
智慧农业是一种利用先进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通过整合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智慧农业能够更好地运用资源、优化生产流程和提高农产品质量,为农民和农业部门带来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智慧农业的核心措施
智慧农业的核心措施主要包括:
- 传感器技术:通过在田间地头部署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气温、光照等农业生长环境参数,帮助农民科学管理农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 物联网技术:通过将农业设备和工具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农机自动化,在播种、施肥、灌溉等方面实现智能化操作,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
- 大数据分析: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农业生产数据,农民和农业部门可以更好地了解农作物生长状况、病虫害情况等,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 无人机技术:利用无人机进行农田巡查、农作物喷洒、农产品运输等,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成本。
- 人工智能: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农民和农业部门可以进行精准农业管理,对农作物进行智能预测和精准施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智慧农业带来的效益
智慧农业的措施带来了许多重要的效益:
- 提高农田水肥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 通过精确的农业管理,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 智慧农业可以提供准确的农业预测和决策支持,帮助农民减少风险,提高农产品销售的市场竞争力。
- 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了农产品附加值,提升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 智慧农业还可以带来农村产业升级和农村就业机会增加等经济和社会效益。
智慧农业正逐渐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主流模式,它将为农业生产带来全面的革新和改善。通过智慧农业的推广应用,我们将能够实现农业的绿色、节能、智能和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业的竞争力。
感谢您阅读本文,相信通过了解智慧农业的措施,您对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保护农业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十、促进我国智慧农业健康快速发展需要采取哪些战略措施?
智慧农业发展的战略对策
1.提高产业竞争力,吸引高素质人才。智慧农业对于民众来说,是较为陌生和抽象的名词。为吸引各行各业的有识之士加入农业产业,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政府相关部门应该以农村电子商务为切入点,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體渠道对智慧农业进行深入浅出地剖析,并通过对智慧农业的全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剖析介绍智慧农业的价值和创业机遇,鼓励更多的营销人才、金融人才、物流人才、管理人才加入到智慧农业的建设中。
2.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设备优化升级。一方面,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业的扶持,通过扶持政策、专项资金等手段不断优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包括现代化农田水利建设、牲畜禽类养殖设施建设等,并通过资金补贴等形式降低设备购置成本,鼓励农民积极使用现代化农机设备;另一方面,农业科技企业也应加速成长,不断提升资本运作水平,通过加快引进现代化农机设备提升自身的设备智能化水平,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劳动生产率,实现精准化、智能化、科学化远程控制,管理农业生产。
3.加快完善农业科研体系,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要强化农业企业的科研主体地位,加强农业企业和其他农业科研机构合作研究,促进农业企业将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农机设备并进入智慧农业建设系统,为我国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地提供合适的智慧农业解决方案。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促进农业科研成果的可靠性、实用性,加快农业生产问题的解决。另外充分发挥运营成功的智慧农业示范基地的示范带头作用,组织农民定期实际参与管理智慧农业生产系统,深入学习如何建设管理智慧农业。
4.建立智慧农业行动方案,降低智慧农业发展成本。第一,制定智慧农业发展战略,营造有利于智慧农业发展的环境。从宏观国家层面,需要尽快出台智慧农业发展指导意见与行业规划,建设智慧农业示范园区,起到推动智慧农业发展作用。继续出台有利于智慧农业发展政策,尤其是在智慧农业机器设备购买环节方面,政府应当加大补贴力度,以降低农民的经济负担。第二,秉持经济效益最优原则,落实推动农村信息化体系建设。建议各省市政府借助国家“宽带中国”发展策略建设农村信息网络,着重解决互联网网络村村通难题。值得注意的是,农村信息化建设要不同于城市信息化建设,根据农村经济实际发展状况,尽快研发和推广适合农村信息发展的低成本终端技术,避免资源浪费。同时,各地科研部门与技术部门需要相互协助,加强有关智慧农业信息资源与服务体系的开发,完善农村信息服务,提升农村信息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