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科技

316科技

汇兑损失怎么算?

316科技 254

一、汇兑损失怎么算?

汇兑损失是指办理外汇买卖和兑换外币等业务产生的损失,即外币资金在使用时,或外币债权、外币债务在偿还时,由于期末汇率与记账汇率的不同而发生的折合为记账本位币的差额。

期末汇兑损益=(上期末外币账户余额-本期外币账户借贷方发生额)*期末汇率-上期末外币账户化为记账本位币的余额-本期外币账户借贷方外币账户化为记账本位币的发生额。

二、什么叫汇兑损失?

汇兑损失,指的是企业向银行结售或购入外汇而产生的银行买入、卖出价与记账所采用的汇率之间的差额,以及月(季、年)度终了,各种外币账户的外向期末余额,按照期末规定汇率折合的记账人民币金额与原账面人民币金额之间的差额等。

三、汇兑损失计入什么科目?汇兑损失计入什么科目?

兑损益正常来说应该每个季度处理一次,但是现在的汇率变动比较快,所以如果外币业务较多的企业,通常是一个月处理一次。

  。 具体的帐务处理方式如下

  1.结汇时(外币兑换人民币)

  借 银行存款(人民币,实得数字)

  借 财务费用(借贷方得差额,如借方小于贷方,为汇兑损失,用蓝字,如借方大于贷方,为汇兑收益,用红字)

  贷 银行存款(外币,按照记帐汇率计算人民币数字)

  2.购汇时

  借 银行存款(外币,按照记帐汇率计算人民币数字)

  借 财务费用(借贷方差额,如借方大于贷方,为汇兑收益,用红字,如借方小于贷方,为汇兑损失,用蓝字)

  贷 银行存款(人民币,实际支付数字)

四、什么是汇兑净损失?

汇兑损益是指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的结果。 当损失大于收益,相抵后的净额即为汇兑净损失。 补:汇兑损益指的是由于汇率的变动而导致记账本位币的前后不一致。当汇率上涨,出现收益,当汇率下降,出现损失。 汇兑损益一般为财务费用的二级账户,因此属“费用”性质。但在外币业务较多的企业,可设为一级账户使用。

五、汇兑损失增加的原因?

兑换的一方汇率贬值造成汇兑损失增加

六、汇兑损失计入那个科目?

一般是计入到财务费用的,但是也有例外情况,比如:

  ①在资产资本化期间符合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时需要将其计入资产成本(也就是资本化);

  ②交易性金融资产产生的汇兑损益是计入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

  财务费用核算的还有其他事项,比如借款利息费用化的部分、票据贴现等。

七、汇兑损失是如何产生的?

汇兑损失是由本币与外币之间的汇率波动产生,当投资人手中持有外币,由于本币升值外币贬值,那么投资者兑换的本币就会减少,这就是汇兑损失。

例如,投资者持有一万美元的外汇,假如美元与人民币之间的汇率是100美元兑换678元人民币,那么他手中的一万美元理论上可以兑换67800元人民币,但是由于近期人民币升值,100美元可以兑换人民币653元,投资人如果此时兑换只能拿到65300元,两者之间就产生了2300元的汇兑损失。

八、财务费用汇兑损益做审计时怎么区分汇兑收益和汇兑损失?

汇兑收益就是通过汇率中间价计算的金额大于你的账面数产生的差额,汇兑损益就是通过汇率中间价计算的金额少于账面数产生的差额。

一般汇兑收益计财务费用借方负数,汇兑损失计财务费用借方正数。【说错勿打】

九、企业如何避免巨额的汇兑损失?

(一)债务性汇率风险的防控

  1.事前风险研究与判断   跨国企业应对外币浮动利率贷款持谨慎态度,在借入外币贷款前充分判断其可能面临的汇率及利率风险。通过对市场的研究,确定可以承受的最高债务成本水平,即债务风险底线。

如预期市场变化存在较高超过债务风险底线的可能,则应选择金融衍生品对外币债务进行套期保值。

  2. 事中风险控制与规避   企业可采用多种金融衍生品对新外币债务、存量外币债务进行事前及事中防范,包括货币掉期、交叉货币利率掉期(CCS)、超远期外汇买卖等。

  其中,是否选用交叉货币利率掉期,应考虑美元贷款与交叉货币利率掉期同时操作的综合成本是否低于企业设置的债务风险底线,如满足,则应进行相应保值。

掉期产品的实施既可在贷款起始日、也可在特定付息日执行,一般来说,基于对市场的正确预判,同等条件下越早买入金融衍生品将付出越低成本。

  根据企业自身风险承受程度,可将具体操作模式可分保守、平衡、激进三种保值方式。保守型保值即将全部浮动利率债务全部转换为固定利率外币债务,或固定利率本币债务,根据市场状况及目标价位分批量、分期限逐步将全部债务保值,100%规避风险,锁定债务成本。

平衡型保值即将债务的50%进行保值,只将债务风险对冲一半,规避50%的风险。激进型保值即将债务的三分之一进行保值,三分之一保持敞口状态,剩余的三分之一根据市场变动进行动态管理,仅锁定33%的风险。

以中石油为例,该企业即采取激进型保值模式,要求所属企业负责本企业及下属公司汇率风险管理,所有外汇业务至少对冲汇率风险敞口30%。企业可参照自身业务模式与风险管理需求,选择相应保值比例。

3.事后债务评估与管理   企业应基于事前锁定的债务成本对保值操作进行事后评估,在金融衍生品生效后,市场既可能出现预判中的上涨或下跌,也可能出现截然相背的走向,在极端情况下,如目标债务成本确需调整,应相应对冲此笔金融衍生品,执行金融衍生品反向展期业务,补以相应差价,从而调整整体债务管理方案。

(一)债务性汇率风险的防控

1/4分步阅读

1.境外资金统筹管理   统筹管理企业本币及外币交易,是防范交易风险的根本性措施。整体来看,跨国企业主要涉及的外币种类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硬货币”,即可自有兑换且表现坚挺的货币,包括美元、欧元、澳元等。

一类为“软货币”,即不可自由兑换或可自由兑换但极不稳定的货币,包括卢布、印尼盾、印度卢比、牙买加元等。对于第一类货币,成员企业可根据一定期限内结算需求保留等额存量,超额的或没有未来付款需求的应及时兑换成最终母公司记账本位币人民币。

对于第二类货币,应严格设置存量限额,超额部分需及时兑换为当地报表币种,如美元或有其他支付需求的硬货币。

2/4

2.交易过程风险转嫁   贸易企业应尽量在外汇交易中做到收付币种一致,借、用、收、还币种一致,实现单一币种平衡,借以避免或减少风险。如无法实现单一币种平衡,则应尽量收硬付软,即收款以硬货币为主,付款以软货币为主,缩小汇率风险。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当不得不收取软币时,应考虑实行调价避险法,即出口加价及进口压价,或在贸易合同中加入分摊未来汇率风险的货币收付条件,或加入保值条款,以硬货币约定保值金额,清算时按支付货币对保值货币的即时汇率进行调整,将汇率风险彻底转嫁或部分转嫁给交易对手方。

3/4

3.金融工具保值

  规避贸易性汇率风险的主要金融工具包括远期结售汇、远期合同套期保值、货币期货套期保值、货币期权套期保值、货币掉期等,根据进出口企业的业务操作模式,可配合贸易融资业务开展相应套期保值操作:   

  以某跨国进口企业美国高粱进口交易为例,目前,该笔交易已开信用证并办理进口押汇,开证日期为2014年1月2日,到单金额1452万美元,押汇起止日期为3月18日至6月16日。

为避免人民币下跌导致押汇到期购汇还款时出现额外损失,公司可锁定6月16日远期购汇汇率。

假设3月16办理此交易,当天6月16日远期购汇报价为6.2735,较即期价格升水115bp,则办理远期售汇业务后,无论以后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如何变化,实际购汇成本始终锁定为:14,52万美元*6.2735=9112万元人民币。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在远期交割日结算的收益或亏损应计入投资收益。该投资收益可与汇兑损益对冲,从而改善财务报表。

4/4

4.收付款时间调整   调整收付款时间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汇率风险。对于出口类企业,如上所述可通过银行贸易融资产品调整收付款时间,转嫁风险。

企业可向银行借入一笔与远期收入相同币种、相同金额和相同期限的贷款,改变外汇风险的时间结构,把未来的外币收入先从银行“借出”以供支配,从而消除时间风险,等到外汇收入进账,再用货款归还银行贷款。对应的银行产品包括福费廷、外币出口信贷、信托收据贷款、保付代理等。

注意事项

对于进口企业,当企业面对未来的一笔外汇支出时,如本身有相应的本币资金,则可将闲置的本币资金换成外汇进行理财投资,支付日再用投资的本息付汇。

一般外币理财产品投资的市场是短期货币市场,投资的对象为规定到期日的银行定期存款、存单、银行承兑汇票、国库券、商业票据等

十、汇兑损失的会计分录?

汇兑损失会计分录为:结汇时(外币兑换人民币)

借:银行存款(人民币实得数字)

财务费用(借贷方得差额,如借方小于贷方,为汇兑损失,用蓝字,如借方大于贷方,为汇兑收益,用红字)

贷:银行存款(外币按照记账汇率计算人民币数字)

购汇时

借:银行存款(外币按照记账汇率计算人民币数字)

财务费用(借贷方差额,如借方大于贷方,为汇兑收益,用红字,如借方小于贷方,为汇兑损失,用蓝字)

贷:银行存款(人民币实际支付数字)

期末汇兑损益的账务处理

期末汇兑损益的账务处理,采用统账制核算的,各外币货币性项目的外币期(月)末余额,应当按照期(月)末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按照期(月)末汇率折算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原账面记账本位币金额之间的差额,如为汇兑收益,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如为汇兑损失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采用分账制核算的,期(月)末将所有以外币表示的"货币兑换"科目余额按期(月)末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折算后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货币兑换--记账本位币"科目余额进行比较,为贷方差额的,借记"货币兑换--记账本位币"科目,贷记"汇兑损益"科目;为借方差额的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上一个下一篇:走进小学体验活动评语?

下一个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