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科技

316科技

如何理解智慧城市?

316科技 72

一、如何理解智慧城市?

数字经济时代,智慧城市在盛行

一年来,“数字”翅膀给美好中国带来许多可能,电子政务、数字经济、智慧社会,一场数字变革正在神州大地上激荡。

400个数字经济重大项目,3000亿元总投资,其中200个项目已开工建设,一批项目已建成运营。

数字经济成为中国经济新引擎

“截至去年底,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31万亿元,约占GDP的1/3。”杨小伟说。

一年来,我国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实现突破。云计算、工业互联网成为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动力,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平均工业设备连接数达到59万台,工业APP平均1500多个,注册户数平均超过50万,2018年平台相关业务收入平均约为5亿元。

一年来,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建成并提供全球服务,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内的世界各地均可享受到北斗系统服务。

新时代孕育新产业,新产业澎湃新动能

数字经济,助力国内大市场形成。2018年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25.4%,增速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16.4个百分点。

数字经济,扩展就业新空间。数字经济下,新模式新业态孕育而生,带动配套服务业蓬勃发展,创造了大量灵活就业机会。

数字经济,助推产业转型升级。调研显示,有92.9%的企业应用数字化技术后利润率得到提升;2018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带动相关企业实现研发成本降低30%,生产效率提高10%,实现节能减排10%。

“我们可以看到,共享数字经济发展成果的作用持续提升,全球经济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一个大趋势。”国家发展改革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司长伍浩说。

智慧社会让你我的生活更便捷

“靠面子”就能寄快递!今年4月,菜鸟驿站推出刷脸寄件,提前在线上发出寄件需求,到站授权后刷脸,实名认证,寄出快递,秒级响应。

凭脸就能取钱!日前,可以刷脸取款的ATM机悄然出现,摄像头精确计算瞳距、五官比例,有效防御照片、换脸视频、翻拍、面具攻击等风险,保证不会认错主人。

二、谈谈你对智慧农业的理解?

智慧农业,也称为精准农业,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包括物联网(IoT)、大数据、人工智能(AI)、机器学习、卫星定位系统(GPS)、无人机技术以及机器人技术,对农业生产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其核心目标是优化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产量和品质,同时减少环境影响。

智慧农业的实施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

1. 精准种植:利用卫星图像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土壤特性,选择最佳的作物种植位置和时间。

2. 智能灌溉:安装传感器监测土壤湿度和天气变化,自动调节灌溉量,确保作物得到适量的水分。

3. 病虫害监测与管理:使用无人机和传感器网络实时监控病虫害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4. 自动化农机:开发和应用自动驾驶拖拉机、收割机等,减轻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

5. 数据分析:收集和分析大量农业生产数据,用于指导决策,如作物品种选择、施肥计划和市场预测。

智慧农业的发展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农业,它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还有助于保护环境,为全球食品安全做出贡献。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智慧农业将在未来农业生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智慧课堂如何理解?

智慧课堂是一种结合了现代科技手段和教育教学理念的新型教育模式。它的核心目的是提供一个个性化、互动性强、创新性和高效的教学环境,以提升教学效果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特点如下:

个性化教学:智慧课堂能够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和兴趣,提供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和指导。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能力,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互动性强:智慧课堂鼓励师生之间的即时互动,包括在线讨论、小组合作、实时投票等活动,这些都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增强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创新性:智慧课堂采用多种教育软件和工具来设计创新的教学活动和评估方式,以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四、你所理解的智慧农业有哪些?

智慧农业其实也是自动化种植,通过在农田中应用自动化的设备,从而节省人力,比如自动化灌溉施肥、自动化杀虫等。

智慧种植对于灌溉和施肥,是整个系统控制的,系统可以监测土壤的湿度和氮磷钾含量,比如土壤湿度低于标准值,系统就自动打开灌溉设备,当土壤湿度达到标准,系统就自动关闭灌溉。同样的原理,系统通过土壤氮磷钾数据,控制施肥。

五、如何理解建设农业强国?

         把农业大国变成农业强国

      提高农业水平。

      我国是传统上农业大国,无论从耕地面积、从业人口、粮食产量,都是名列世界前列,但我国受地形地貌、工业基础薄弱,从业人员素质影响,不是农业强国。

         补足短板。

          我国已经成功迈入工业大国行列,正向工业强国挺进,如果农业依然落后势必使我活形成工业强农业弱的不利局面,改善农村落后状况难以实现。

        调整战略。

        作为一个人口和领土大国,把根本保证攥在自己手里是必须的,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中之重,有了粮食安全,就不担心被人制裁、积压,所谓“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就是这个理。

六、智慧农业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说明白点吧,但凡这种什么智能农业,数据农业,他的核心向来不是形容词的前者,而是农业。农业就业方向好不好,你只看知乎其他答主的回答基本也能明白个大概,建议家里没资本的慎选这种专业。

七、怎样理解智慧?

记得85版《一代女皇武则天》吗?想必40岁以上的朋友们印象很深。主题曲有句气宇非凡是慧根,英雄豪杰武则天。歌声大气膀博,充满万丈豪情。一个人走进世界先天之才聪明过人,过目不忘,出口成章便是与生俱来大脑之慧根。智慧即聪明之才,灵感。故称慧根。佛法里叫造化之才,天才也。有貝有先天之才,远见眼光。加上后天努力,知识学问方成大器。

八、农民如何自己实现智慧农业?

1、利用科学技术提升品质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农业领域,技术的作用不言而喻,科学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更能改善农产品的品质。所以,在做农业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学习农业新技术,钻研农业新技术,力求用技术武装自己,武装自己的企业,这样更容易获得成功。

2、生态模式提高收益

现在,随着产业升级的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农产品的质量,所以生态农产品才是未来市场的需求品。种养结合的生态模式不仅可以改善环境,更能提高产品质量,增产增效,让农户受益于良性的循环模式,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农业道路,进一步提高农户的收益。

3、差异化打开市场

农产品同质化严重这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所以想尽快打开市场,必须进行产品的差异化。比如品种的差异化、品质的差异化、季节的差异化等等。总之,只有差异化的农产品才更容易吸引消费者,打开消费市场,让农产品走上更多的餐桌。

智慧农业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了智能灌溉、智能施肥与智能喷药等自动控制方式,有利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效率,并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我国智慧农业发展趋势整体势头良好,未来随着农业发展思维模式转变,智慧农业有望得以更进一步。

九、如何理解现代农业体系?

2007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建立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任务。2015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了同样的政策主张。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在《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又提出要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那么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内涵是什么?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具有什么样的特征?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有哪些?建立健全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该如何进行政策选择?弄清这些问题有助于为农业供给侧改革构建长效机制。

一、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内涵

1.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农业产业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的有机统一,是集食物保障、原料供给、资源开发、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市场服务等产业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它主要包含有农产品产业体系、农业多功能体系、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现代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是能够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机整体。

2. 农产品产业体系

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农产品产业体系是第一层次,具有核心地位。农产品产业体系是农业各生产部门在一定条件下所构成的比例关系。不论农产品产业体系如何发展,农林牧始终是农业生产的基本部门。农业各产业部门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但其主要的、本质的关系是通过农林牧三者之间的关系反映出来的。农产品产业体系具有整体性、多层次性与动态性的特征,其形成和发展受到生产力水平、市场需求、地理环境、劳动力资金、科学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演进的趋势表现为在农产品产业体系中畜牧业所占比重逐步增大、在种植业中饲料生产所占比重逐步增大、在种植业中经济作物所占比重逐步增大、农业区域专业化与产业集聚、粮食生产和林业受到国家政策的重点保护。

3. 农业多功能体系

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农业多功能体系的开发与利用使其农业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拓展。农业多功能是指农业具有商品和非商品联合产出功能,是指农业除了具有提供食物和纤维等多种商品的功能外,同时还具有其它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非商品产出功能,这些功能所产生的有形结果和无形结果的价值无法通过市场交易和产品价格来体现。农业的物质产品可以通过市场交换来体现价值,农业的某些非物质产品功能却可以通过资本化、产业化和市场化运作,转化成诸如旅游产品等,也可以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其部分价值。但不具有商品性的农业非物质产品功能难以通过市场交换来体现其价值,因而具有明显的外部性、长期性、共有性和公益性,政府对其承担支持和保护的责任。

4.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表现为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拓展和产业功能转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就是以农业为基本依托,通过产业联动、产业集聚、技术渗透、体制创新等方式,将资本、技术以及资源要素进行跨界集约化配置,使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餐饮、休闲以及其他服务有机整合在一起,使得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紧密相连、协同发展,最终实现农业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拓展和农民增加收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要构建发展理念创新机制、经济利益联结机制、经营主体协作机制、科学技术创新机制和产业融合服务机制等。

5. 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

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是面向农业产业链的生产性服务业,主要通过提供农业生产性服务为农业提供中间投入,通常具有知识密集或技术密集的特点,具有典型的高技术含量、高人力资本和高附加值等特征,能够把大量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引入到农业生产过程来,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产业链的协调性,促进农产品供求衔接,提升农产品的价值链。

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基本特征

1.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动态性与广泛性

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变即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是一个长期动态变化的过程。人类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由于现代化的动力和源泉的变化,农业现代化的内容和标准也必然有所差别。在20世纪50—60年代,农业现代化主要强调的是农业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和化学化;在20世纪70—80年代,农业现代化主要强调的是农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和农业经营管理的现代化;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原有农业现代化内容的基础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不可缺少的内容;进入到21世纪以后,农业现代化又增添了农业标准化和信息化的内容;现在我们又认识到,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仅要考虑农产品产业本身,还要考虑农业的多功能性、农业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的建设。可见,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内容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并且具有广泛性。

2.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地域性与阶段性

所谓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地域性,是指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具体内容和标准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存在差异。这主要是由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基础的差异造成的。美国的农业现代化之所以首先是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农业机械化开始的,是因为美国土地资源十分丰富,而劳动力资源相对不足。日本的农业现代化首先是从提高土地生产率的良种化、化学化开始的,原因在于日本土地相对稀缺,而劳动力相对充足。当然美国和日本的农业现代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的技术手段也分别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中国地域辽阔,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条件差别巨大,这就决定了各地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建设必须充分考虑本地的自然经济特点。

3.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高级要素的支撑性

现代农业是依靠现代生产技术要素支撑的科学化农业,是需要长期稳定的金融政策支持和保护的农业,是需要建立标准化、信息化管理的有序可控农业,强调以农业知识创新体系为支撑,强调以农业科学研究开发体系、技术推广体系和人才发展体系的农业知识创新体系为支撑。因此,除了初级要素之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还以高级要素的合理利用为其重要特征。随着农业产业不断升级以及产业链的不断延伸,现代农业的整体效益不仅与自然生产要素相关,更主要的是取决于科技、信息等高级要素的投入。

4.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市场导向性

从市场角度来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能够及时对市场需求做出反应,为消费者提供符合需要的农产品。市场需求既为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它的成败;从市场规模来看,庞大的市场有助于整个产业获得规模经济并降低产品成本,能够鼓励更多的企业和农户同时进入同一个产业,维持产业内部良好的竞争状态;从市场成长性来看,快速成长的市场可以鼓励企业扩大投资、果断地引进和更新设备,推动产业的技术进步。能够对市场需求做出及时的、正确的反应,满足市场对农产品数量、质量、文化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需求,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

5.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分工深化

推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专业化分工。从农业分工的视角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本身又是由农业内部不断分工分化而演变的结果。由于农业分工能够使农业生产经营者专注于某一生产环节或者某一农产品,从而更能发挥生产者专长、提高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生产率。农业分工的深化提高了专业化水平,使先进的装备和技术更能有效地推广运用,更容易获得报酬递增的规模效益;农业分工的不断深化增加了商品的总供给量,极大地扩展了农产品的市场范围, 因而在经济规律的作用下,农业具有不断深化分工的内在动力。整个农业由不发达向发达发展转变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农业内部分工不断深化、农业生产链上节点不断增加的过程。由农业内部不断分离出来由其他经营主体完成的环节和节点,就会随着分工的深化逐步增多而形成庞大的节点网络体系,这就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因此,加快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的关键是促进农业的专业化、社会化分工发展。

三、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现状与面临挑战

1. 重要农产品的生产能力稳步增长,但资源环境约束趋紧

我国农业在“十二五”期间粮食连年增产,产量连续三年超过12000亿斤。肉蛋奶、水产品等“菜篮子”产品丰产丰收、供应充足,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现代农业标准体系不断完善。但同时,多年持续增产导致的资源透支和环境污染问题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凸显,农业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农产品产量在高基数上快速增长的难度加大。土地休耕、土壤修复等导致部分生产能力退出,农产品种植面积将有所调减,产量增速也会出现下降。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背景下,农业发展方式粗放的问题日益凸显。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等污染向农业农村扩散,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地下水超采、投入品过量使用、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加重,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增多,推动绿色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十分迫切。

2. 主要农产品产量增长,但农业产业结构却出现了失衡

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大多数农产品产量都出现了增长。但由于政策的导向以及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却导致农业产业结构出现整体性失衡,主要表现为农业区域布局和资源禀赋不匹配、粮经饲结构不合理、产加销脱节等。不仅影响农业整体竞争力提升,也积累了不少风险。目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现代产业体系尚不健全,优良品种区域化、规模化生产水平不高,部分农产品生产过度集中,存在新的风险隐患。因此,需要加快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理顺农产品之间比价关系,依靠价格杠杆引导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调整。还需要加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优势产业带建设,巩固棉花、油料、糖料等工业原料作物生产,增强蔬菜稳定供给能力,推动畜产品、园艺产品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推进水产健康养殖。还需要加快重金属污染严重产区从食品作物向非食品作物种植调整等。

3. 物质技术装备达到新水平,但高级生产要素的投入仍欠缺

在“十二五”末期,我国农业的物质技术装备达到新水平。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比达到52%、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为63%,良种覆盖率超过96%,现代设施装备、先进科学技术支撑农业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但我国农业物质装备水平仍然不够高,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能力不强,农业劳动力科技素质有待提高。因此,需要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加快实施转基因等农作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构建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推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和集成应用。需要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强高标准农田、畜禽规模化养殖场(小区)和标准化池塘建设。加快农机化建设,扶持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及推广应用,重点推进山地丘陵农业机械化。完善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农业智能生产示范基地和园区,大力发展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农业新模式。

4. 农业多功能性受到高度关注,但非商品产出功能产业化仍然步履艰难

在我国农业的商品性产出功能得到充分开发的情况下,非商品产出功能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开发和保护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虽然某些农业的非商品产出功能实现了商品化、甚至产业化,但绝大部分还不能靠市场机制来进行调整。农业多功能性中的商品性功能和非商品性功能紧密相连,商品性功能的开发需要建立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上,但依靠市场机制来开发非商品性功能的却需要很多前提条件。农业非商品产出功能的开发需要市场机制、政府宏观调控机制和社会其他机制的共同治理。因此,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的总体经济效益不高,农业多功能性特别是非商品产出功能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还需要多种机制并行。

5. 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显著提升,但融合绩效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目前,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水平显著提高,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2∶1,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蓬勃兴起,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逐步成为社会共识。农村产业出现了种养结合型、链条延伸型、农业功能拓展型、技术渗透型和复合型融合发展的多种模式;农产品生产与农产品加工业出现了产业集聚和集群式发展;互联网等新业态在农村涌现,农村电子商务在农村市场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和地方政府开始创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区,实施“百县千乡万村”示范区建设工程,建立示范区管理和服务模式,发挥示范区辐射引领作用。但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层次较低,要素瓶颈约束突出,主体带动能力较弱,管理体制和政策障碍较多,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6.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效果显著,但距离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十二五”以来,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在农资良种、农机作业、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业科技推广、流通营销和物流、信息和金融保险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不健全,总体服务水平较低,服务内容比较单一,服务管理不够规范,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因此,一方面要健全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加强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防控能力建设,健全动物防疫体系。另一方面需要积极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型职业农民、专业服务公司、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及各类工商资本提供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经营服务。加强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建立统一的种养、流通信息链。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

四、建立健全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政策选择

1.优化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现代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核心是要提高农业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因此必须从农业产业体系整体谋划。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相比,我国农业产业体系还存在资源环境匹配度不高、粮经饲统筹不够、种养业结合不紧、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不强、流通体系效率不高、低端农产品过剩和高端优质农产品不足并存等问题,迫切需要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坚持市场导向、因地制宜、协调发展、效益最佳四项原则,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供给侧改革,调优、调高、调精农业产业,通过信息化、标准化促进现代农业产业转变农业生产方式,通过规模化、产业化、产业集聚促进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增加适销对路的农产品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对于粮食安全、草原、森林产业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国家要给予重点的政策支持与保护。

2. 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价值

认真考虑农业的多功能性,拓展农业的内涵、外延和发展领域,挖掘农业的生态价值、休闲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不仅有助于和谐新农村建设,而且也有助于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要认真总结各地的实践经验,将农业多功能性的开发由非自觉的行为转变为理性的认识和自觉的行动,从而有力地推动我国多功能农业的健康发展。

3. 大力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过程中,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降低交易费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证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和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基本途径。由于各国的基本资源禀赋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因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也会多种多样。做强生产、加工、储藏、包装、流通、销售各环节,发展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发挥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乘数效应,提高农业质量效益,是未来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4. 建立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现代农业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产业链越拉越长、供应链和价值链越来越复杂,离开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产业体系不可能走向现代化。这是因为现代农业必然走向集约化,不仅要提高土地生产率,还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在不断提高,社会对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不断在提高,农业所面临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社会风险不断增大。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需要提供完善的商业化服务,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率;另一方面还需要政府提供一系列公益性服务。现代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不仅对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而且会迅速地变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要制定和完善农业生产性服务的法律、政策,通过人才培养、科技研发与推广,扶持现代企业和构建有效的运营机制,建立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的现代社会化服务体系。

5. 建立有效的农业教育、科研与推广体系

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发展过程中,传统的农业生产要素诸如土地、一般劳动力等的地位和贡献率在下降,一国农业是否具有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取决于高级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而高级农业生产要素的供给主要靠教育、科研和推广来实现。因此,世界上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完善的国家一定是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发达的国家。

6. 建设完善的农业市场体系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发展过程就是农业市场化的过程。因此,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必须拥有完善的农业市场体系。完善的农业市场体系包括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农业生产要素市场体系。发达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在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基础上,要有高效的农产品批发商市场和成网格化的农产品连锁经营以及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同时还要有能够发挥发现价格和规避风险功能的农产品期货市场。对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发展来说,农业生产要素市场业十分重要。相对于农产品市场来说,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发展相对滞后,其发展更加需要政府的培育。

7. 构建有效的农业政策保护体系

发达国家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过程中,都实行了全面的农业保护政策,但这些农业保护政策一般都是以政策法律化的形式体现出来。法律化的农业政策更加具体、规范、透明,并且具有约束力。因此,我国在农业保护政策体系的建立过程中,要十分注重让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作用,农业保护政策体系的构建应该主要在绿箱政策中选择,更加注重解决市场机制失灵、农业多功能性等问题。当代我国农业保护政策目标更加多元化,在注重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产品供给的同时,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等目标变得越来越重要。因而如何解决多元化政策目标的冲突和矛盾问题是必须认真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十、什么是智慧农业?什么是智慧农业?

智慧农业是一种利用先进技术实现农业生产和管理的方式。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智慧农业能够实时监测环境参数、农作物生长状态和病虫害情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

智慧农业还能实现远程监控、精准施肥、自动化农机作业等功能,降低劳动力成本和环境污染。智慧农业将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为农民增加收益,提升食品安全质量。

上一个下一篇:农业病害中主要的病害?

下一个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