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科技

316科技

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316科技 143

一、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要有农林牧渔与文化的结合,要有参与性,文化要健康向上,要有完善的服务设施和便利的交通。

二、智慧文旅目前发展怎样?

什么是智慧文旅?

智慧文旅,即智慧文化旅游,是以当地特色文化元素核心为内在驱动,以现代科技为主要手段,达到旅游景区全面智慧升级的最终目的。

我国智慧文旅产业的时代机遇

旅游业是我国战略性支柱产业,也是新科技最好的应用场景。智慧文旅依托旅游禀赋,围绕文化资源,实现文旅产业的数字化重构。

近年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不断融合发展的同时,5G通信、人工智能、大数据、VR/AR、区块链、物联网等智能技术的变革,已成为优化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文旅当前面临的挑战与困难

  • 形式大于内容 噱头大于体验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读字时代和读图时代转变为看视频时代,传统景区短板更容易暴露,故而目前中国景区都急于打造景区特色,但是为了快速见效,往往形式大于内容,噱头大于体验。

  • 文旅行业困境

因为文化IP符号的缺失,导致景区调性不统一。比如我们常见的景区商业化混乱,大家可能发现在长城买到的手环和在其他景区买到的手环基本上没什么区别。

景区文化内容不足,不仅会让游客感觉景区内容的故事性不足,更可能会阻断游客的旅游冲动,让很多出行计划“中道崩殂”。

这些问题导致了景区收入低、体验差和营商环境差的现状,从而更没有资源和资金来提升景区建设。

发展-数字孪生与文化旅游的融合创新

01.数字孪生智慧文旅:景区管理的逐步升级

南川全域智慧旅游

集RayData大数据可视化、腾讯位置服务、南川小程序、南川慢直播、南川文创周边、南川宣传推广活动等全方位服务为一体,为全域旅游发展提供创新化的解决方案,助力南川文旅业转型升级和数字化创新实践。

普者黑智慧旅游

RayData助力云南省丘北县政府打造的智慧旅游项目,也是RayData景区级智慧文旅项目。系统通过结合腾讯大数据服务,基于云计算、LBS、安全三大基础能力,整合景区、人流等不同维度零散数据,连接“景区”、“游客”、“景点”三大场景,用数据展现普者黑旅游态势,以此驱动运营决策,推动了景区服务与运营管理的数字化转型。

02.数字孪生和世界遗产:游客视觉的初探

像“易览世遗”这款产品,它是光启元可视化团队在2019年底内部孵化的创新型项目。整个项目从前期策划、历史资料收集到制作,上线历时四个月。

在前期策划的时候我们查阅了很多资料文献,发现中国55处世界遗产的历史和现状,一两个纪录片说不清、三四本书讲不完,纷繁浩杂的信息分布在历朝历代的各类文献中,如何让广大用户更加方便地了解世界遗产的文化精神和旅游价值是RayData团队一直在研究的课题。

实景还原

景区信息可视化

官方推荐路线:作为⼀个主要板块之⼀,我们从不同维度精选出来多条优质的旅行路线,最大限度满足不同用户的游览需求,简介明亮的UI设计方式,让用户更直观地阅读场景中的内容信息。

原文阅读:RayClass | 数字孪生为传统文旅带来的可能性


欢迎使用:RayData个人版——一款功能强大、操作简单的免费数据可视化入门工具

与此同时,现在还能免费申请使用高级版:RayData专业版——一款基于B/S架构、面向企业级用户推出的专业可视化编辑工具

马上体验商业版:光启元科技[Raykite]-大数据可视化开拓者| 可视化大屏 | 数据可视化 | RayData

三、文旅融合诗句?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饮酒》 (东晋)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体现的是渔父与自然的另一种和谐。《水龙吟》(宋)苏轼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行路难三首》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四、文旅融合的概念?

文旅融合综合解读就是从整体的角度看待文化和旅游的发展,通过文化升华旅游体验内容深度,通过旅游体验作为文化传播衍生发展的载体,从而实现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

从历史沿革的角度来看,文旅融合发展其实很早就有,不是一个崭新的命题,自从有了旅游,就有文旅融合,例如景区层面的主题文化包装、文化活动和节庆等,再如红色旅游,这都是文旅融合。2018年3月国家旅游局和文化部合并为文化和旅游部之后,文旅融合这个命题就得到了加倍的关注。

五、为什么要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

农业与文化旅游产业交叉融合是指农业产业跨越传统产业边界,与文化旅游产业相互改变产业链的过程,同时,文化旅游产业的无形要素也跨越其产业边界应用到农业产业,对相应功能模块进行创新的过程。

▶农文旅融合能够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

如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农业体验、农村服务业等,让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成为农耕文化的传承体。

▶农业产业基于资源平台将其农业休闲、体验、观光等新功能应用到旅游产业的产业链中,就产生了农业旅游类产品。

▶旅游产业将其旅游文化、旅游宣传、游客消费等功能应用到农业产品产业链中,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农产品销售与体验,就能提升农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

六、文旅融合发展什么时候提出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了文旅融合的促进旅游事业发展的思路

文化和旅游融合,需要重视文化思考,也需要提升旅游体验

文化和旅游是一种双向互动,文化的思考绝不是融合之后的淡化。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前提,是文化和旅游两端的充分发展。

文旅游融合发展(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最早是2009年《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的。

七、文旅融合表现为三大融合?

从产业价值链角度看,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的三种模式:互动延伸型融合模式、重组型融合模式、渗透型融合模式。

1.利益驱动下的产业价值链互动延伸融合模式

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存在天然的耦合性和功能互补性。在利益的驱使下,功能互补的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之间,通过产业价值链的互动延伸而实现产业融合的模式,称之为互动延伸型融合模式,该模式是文旅产业融合的低层次融合。延伸融合后的产业,具有新的附加功能和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如文化馆/博物馆/纪念馆、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文创/文化产业园、演艺、影视、古城/村/街文化、名人故居等向旅游功能的延伸,拓宽了文化产业市场范围,丰富了旅游产业内涵,满足了旅游者的精神需求。

2.需求导向下的产业价值链重组融合模式

所谓的重组融合模式,是指具有密切联系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为满足游客愉悦性深层次需求,各自独立的产品和服务通过产业价值链的重组,实现产品和服务创新的融合模式。该模式是文旅产业融合的中层次融合。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重组型模式的形式有:资本重组、业态重组、结构重组、商业重组等。产业创新是推动产业重组的核心驱动力,二者是互促互长的关系。通过产业重组可促进产业创新,通过产业创新可促进产业发展。

两大产业的重组融合模式可产生新的业态产品,如通过会展、体育、会展、音乐、传统节日等文化业态与旅游活动的重组,可形成会展旅游、体育旅游、音乐旅游、节庆旅游等业态产品。业态产品的创新,可吸引大量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带来产品所在地经济的大幅增长。

3.科技推动下的产业价值链渗透融合模式

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相互向对方渗透融合以形成新产业形态的文旅一体化发展模式,我们称之为文旅融合的渗透融合模式。

在文旅融合一体化过程中,根据两大产业的主导地位的不同,可以分为文化产业向旅游产业渗透的融合模式和旅游产业向文化产业渗透的融合模式两种形式。

八、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张迁表示,未来我市将围绕万里长城、 万里茶道两条历史文化万里路,草原天路、桑养水路两条生态路,京张铁路、旅游铁路两条铁路,这“六条路”谋划全市文旅产业布局, 依托区域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冰雪旅游、旅居产业、影视产业、文化创意产业、 娱乐餐饮等。

九、文旅融合发展的九大政策要点?

一 、文旅融合发展的政策分布

10年来专门部署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中央文件主要有两个:一个是2009年《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一个是2017《国家发改委“十三五”时期文化旅游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涉及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政策文件分布于10年间,除2012年每年相关政策中都有所涉及。

二、旅游有“热点”,关键靠“文化”

1.文旅融合的核心理念:“旅游是载体、文化是灵魂”。这是10年来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政策的核心理念和思路。建设旅游品牌、创新旅游产品、培育旅游消费热点,以及大力发展农村旅游、红色旅游、老年旅游等,凡是涉及到旅游的品质、品牌、消费、特色、个性化、差异化等发展创新范畴,该核心理念贯穿其中,并分别提出了建设内容。当然,这里的“文化”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文化产品”“文化服务”,而不是指仅仅有文化资源。

2.促进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培育以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和实践活动为支撑的体验旅游、研学旅行和传统村落休闲旅游。扶持旅游与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数字文化产业相融合。发展文化演艺旅游,推动旅游实景演出发展,打造传统节庆旅游品牌。推动“多彩民族”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集中打造一批民族特色村镇。(《“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三 、培育文化旅游消费新热点

1.大平台拉动旅游消费。以大型国际展会、重要文化活动和体育赛事为平台,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

2.扩大旅游购物消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培育体现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品牌。传承和弘扬老字号品牌。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商业街区,鼓励发展特色餐饮、主题酒店。(《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

3.积极培育国际消费市场。依托中心城市和重要旅游目的地,培育面向全球旅游消费者的国际消费中心。鼓励有条件的城市运用市场手段以购物节、旅游节、影视节、动漫节、读书季、时装周等为载体,提升各类国际文化体育会展活动的质量和水平,鼓励与周边国家(地区)联合开发国际旅游线路,带动文化娱乐、旅游和体育等相关消费。(《国务院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66号)

四、提升文化旅游产品品质

1.旅游演艺。鼓励专业艺术院团与重点旅游目的地合作,打造特色鲜明、艺术水准高的专场剧目。(《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

2.节庆会展旅游。发挥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传统节庆品牌效应,组织开展群众参与性强的文化旅游活动。(同上)

3.文化、文物旅游。科学利用传统村落、文物遗迹及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艺术馆、世界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等文化场所开展文化、文物旅游。(同上)

4.文化体验旅游。推动剧场、演艺、游乐、动漫等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开展文化体验旅游。(同上)

5.娱乐业。推广“景区+游乐”、“景区+剧场”、“景区+演艺”等景区娱乐模式。支持高科技旅游娱乐企业发展。有序引进国际主题游乐品牌,推动本土主题游乐企业集团化、国际化发展。提升主题公园的旅游功能,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品质高、信誉好的品牌主题公园。(《“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五、建设新型文化旅游功能区

1.培育跨区域特色旅游功能区。依托跨区域的自然山水和完整的地域文化单元,培育一批(共20个)跨区域特色旅游功能区,构建特色鲜明、品牌突出的区域旅游业发展增长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2.打造国家精品旅游带。重点打造丝绸之路旅游带、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黄河华夏文明旅游带、长城生态文化旅游带、京杭运河文化旅游带、长征红色记忆旅游带、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带、青藏铁路旅游带、藏羌彝文化旅游带、茶马古道生态文化旅游带等10条国家精品旅游带。(《“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六、红色旅游是文旅融合的重要形式

1.充分发挥红色旅游的独特作用。全面落实红色旅游“十二五”规划;改进创新红色旅游宣讲和展陈方式;大力推动红色文化精品创作。(《国家旅游局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指导意见》旅发[2011]61号)

2.红色景点景区研学旅行。鼓励各地依托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5〕62号)

3.实施红色旅游发展工程。完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体系;着力凸显红色旅游教育功能;积极发挥红色旅游脱贫攻坚作用。(《“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4.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打造一批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着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加强区域资源整合和产业融合,使其更好地满足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功能。(《关于印发<“十三五”时期文化旅游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社会〔2017〕245号)

七、乡村旅游的特点在于文化旅游

1.坚持乡村旅游个性化、特色化发展方向。立足当地资源特色和生态环境优势,突出乡村生活生产生态特点,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开发建设形式多样、特色鲜明、个性突出的乡村旅游产品,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节庆活动。注重保护民族村落、古村古镇,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景观旅游村镇,让游客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5〕62号)

2.开展百万乡村旅游创客行动。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和专业培训,三年内引导和支持百万名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专业技术人员等通过开展乡村旅游实现自主创业。鼓励文化界、艺术界、科技界专业人员发挥专业优势和行业影响力,在有条件的乡村进行创作创业。到2017年,全国建设一批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形成一批高水准文化艺术旅游创业就业乡村。(同上)

3.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森林人家、康养基地、乡村民宿、特色小镇。发展乡村共享经济、创意农业、特色文化产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八、旅游工艺品(纪念品)创意设计

1.实施中国旅游商品品牌建设工程。重视旅游纪念品创意设计,提升文化内涵和附加值。推出中国特色旅游商品系列。鼓励优质特色旅游商品进驻主要口岸、机场、码头等旅游购物区和城市大型商场超市,支持在线旅游商品销售。适度增设口岸进境免税店。(《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5〕62号)

2.丰富提升特色旅游商品。扎实推进旅游商品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市场主体开发富有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丰富旅游商品类型,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培育一批旅游商品研发、生产、销售龙头企业,加大对老字号商品、民族旅游商品的宣传推广力度。(同上)

3.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地域特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传统农耕文化等,提升传统工艺产品品质和旅游产品文化含量。(《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5号)

九、文化旅游扶贫

1. 乡村旅游扶贫。加大对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的规划指导、专业培训、宣传推广力度,组织开展乡村旅游规划扶贫公益活动,对建档立卡贫困村实施整村扶持,2015年抓好56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乡村旅游扶贫试点工作。到2020年,全国每年通过乡村旅游带动20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扶持6000个旅游扶贫重点村开展乡村旅游,实现每个重点村乡村旅游年经营收入达到100万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5〕62号)

2.红色旅游扶贫。充分挖掘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内涵,利用革命历史文物资源优势,发挥其在红色旅游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当地经济社会文化持续健康发展,带动贫困地区稳步脱贫。(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扶贫工作实施方案》)

3.非遗旅游产品扶贫。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对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生产性保护方式,加以合理利用,为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鲜元素。对传统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注重原真形态的展示,另一方面通过编排,成为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效益的文化旅游节目。依托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中独具特色的文化生态资源,积极发展文化观光游、文化体验游、文化休闲游等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

4.特色文化产业扶贫。加快推进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培育民族文化产品和品牌,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等融合发展。(《“十三五”时期文化扶贫工作实施方案》)

十、文旅融合提出的时间?

文旅融合是2018年提出的,文化和旅游融合,需要重视文化思考,也需要提升旅游体验。

文化和旅游是一种双向互动,文化的思考绝不是融合之后的淡化。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前提,是文化和旅游两端的充分发展。

上一个下一篇:胡建烽是干什么的?

下一个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