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科技

316科技

六轴工业机器人发展历史?

admin 153

一、六轴工业机器人发展历史?

六轴机器人的发展,经历了刚性自动线和柔性自动线的两个时代。就目前而言,在国内二者均有之。

刚性加工自动线的输送分为棘轮棘爪、摆杆、抬起步伐、机动滚道等形式。

随着加工中心机床的发展,由其组成的自动线逐步替代组合机床组成的自动线,它以适应小批量多品种的优点,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并称其为柔性加工自动线。

这种以加工中心机床组成的柔性加工自动线,就其输送装置或输送带依然为刚性,这类柔性自动线可谓是准柔性。

当今的柔性加工自动线又有了飞跃,输送形式以刚性加柔性(六轴机器人)并存,或纯柔性输送,即输送系统全部由桁架机器人组成,这是真正的柔性加工自动线,即主机柔性,输送系统也柔性。

如主机是高速加工中心配以六轴机器人输送,又称之为敏捷柔性加工自动线,是敏捷制造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动线采用六轴机器人输送后,输送步距可根据机床的配置随意改变,自动线上的机床与机床之间的安装位置不再象刚性输送那样,按照输送步距或步距倍数的要求进行严格的安装,且输送速度也可根据生产节拍及输送的距离而改变。

而真正体现柔性输送的重要一面是,当被加工零件的产品改变后,输送部分不会不适应而全部更换,只要改变输送程序和机器人局部结构即可。

二、汽车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史?

你好,汽车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萌芽期(1950s):早在 1950 年代,机器人技术就开始在汽车制造领域崭露头角。1954 年,乔治·迪沃申请了第一个机器人专利,而 1956 年,约瑟夫·F·恩格尔贝格成立了 Unimation 公司,开始生产工业机器人。

2. 初期发展期(1960s):1960 年代,汽车工业开始使用机器人进行简单的材料搬运和焊接任务。这一时期的机器人主要集中在点焊、弧焊等工艺领域,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劳动成本。

3. 快速发展期(1970s-1980s):1970 年代至 1980 年代,随着机器人技术的进步,汽车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这一时期的机器人开始具有一定的感知功能和自适应能力的离线编程,可以根据作业对象的状况改变作业内容。此外,汽车工业机器人的商业化运用迅猛发展,库卡、ABB、安川、FANUC 等四大家族公司分别在 1974 年、1976 年、1978 年和 1979 年开始了全球专利的布局。

4. 智能化与集成化发展期(1990s 至今):1990 年代至今,汽车工业机器人向着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机器人开始具备更高的自主性和灵活性,能根据实际工况进行自主调整和优化。此外,汽车制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也逐渐实现自动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提高了整体生产效率和质量。

在我国,汽车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始于 1980 年代。国内厂家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创新,逐步掌握了汽车工业机器人的关键技术。目前,我国汽车工业机器人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包括平面关节型统配机器人、直角坐标机器人、弧焊机器人、点焊机器人等多种产品。

三、意大利工业发展历史?

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迅速扩展。

受此影响,到19世纪上半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开始了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意大利虽也开始了工业革命,但明显滞后且发展缓慢,主要是外来的民族压迫和封建割据,严重阻碍了意大利的正常发展。当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行或完成工业革命的时候,意大利还在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而战。因此意大利的工业革命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滞后,发展程度不高。二是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到19世纪末意大利才抓住机会进入“工业革命”时期,并在20世纪初成为欧洲主要工业国家之一。

四、欧洲工业发展历史?

第一阶段,公元前1世纪至19世纪。据可考史料记载,从公元前1世纪起在德国境内就有了炼制生铁的记录。12世纪出现了木炭高炉炼钢法,实现了铁矿石溶炼。但当时所炼制粗钢的含碳量较高,仍不具有锻造性。这一阶段的炼钢业因生产力水平所限,基本以大型家庭作坊的形式出现,产量极低,尚未真正进入工业化阶段。

第二阶段, 1811年至1914年。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各种新的生产交通工具的发明对钢材需求量急速增加,直接推动了钢铁工业的发展,各种新式炼钢法也纷纷问世。19世纪初搅炼法(Puddel-Verfahren)[i][1]被引入德国,,开启了德国现代钢铁工业的序幕。1811年,阿弗瑞德·克虏伯(Alfred Krupp)在埃森(Essen)建立了德国历史上第一家铸钢厂,随后在鲁尔区(Ruhrgebiet)各类炼钢厂纷纷建立。1850年普鲁士地区钢铁业的雇员数已多达13500人,产量突破了21万吨。1864年德国工业家弗里德里希·西门子(Friedrich Siemens)和威尔翰姆·西门子(Wilhelm Siemens)与法国人皮埃尔·马丁(Pierre Martin)共同发明了平炉炼钢法(SM-Verfahren),这是德国钢铁工业史上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在德国一直使用长达132年,是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世界范围内最主要的炼钢技术之一。炼钢技术的提高加速了钢铁工业地区聚集及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 1887年阿弗瑞德·克虏伯去世时克虏伯钢铁厂已经发展成为拥有20000名员工的钢铁巨头。从1811年到1914年这100年之间,德国钢铁工业经历了跳跃式的发展,到一次大战前行业雇员总数达44万余人,生产效率提高了25倍之多,钢铁生产总量到20世纪初已经突破200万吨,奠定了德国工业强国的基础。

第三阶段,1914年至1945年。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其钢铁工业也进入了垄断扩张阶段,经济垄断与政治独裁相结合及钢铁工业的全面军事化成为这一时期德国钢铁工业发展的两大特点。一战后德国钢铁工业在政府的扶持下得以迅速恢复,到1929年德国再次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产钢国。1931年弗里茨·蒂森(Fritz Thyssen)加入纳粹党,标志着德国钢铁工业全面与纳粹势力结盟,而另一家钢铁巨头克虏伯钢铁公司则大发战争财,成为两次世界大战德国最大的军火供应商。客观上两次大战刺激了德国钢铁工业的井喷

五、秦皇岛工业发展历史?

秦皇岛市近代工业始于1893年,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城市功能布局调整,形成了部分工业遗产。秦皇岛市工业遗产主要分布在秦皇岛港口、山海关铁路及桥梁厂等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9处港口近代建筑群和耀华玻璃厂旧址;河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8处港口近代建筑群、3处山海关近现代铁路附属建筑;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秦皇岛中国煤矿工人学校原址、京奉铁路汤河桥、锅伙、长城煤矿旧址。

据介绍,秦皇岛市的工业遗产类型包括厂房、仓库、码头等,目前保留工业遗产虽多为它用,但基本保持着原貌,由于缺少必要的维护,保护现状不理想,没有得到合理有效利用。

六、山西工业发展历史?

太原工业太原工业,以重工业、能源工业、化工和军工为主,具有百年发展历史,是山西工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以太原兵工厂为起源的山西兵器工业的生产基地,是山西省的主要老工业基地。中文名太原工业属性山西工业、山西老工业基地、山西兵器工业特点重工业、能源工业、化学工业、军事工业地域太原市工学院太原工学院、太原化工学院、华北工学院

七、机器人的发展历史?

从工业革命开始之后的两百年时间里,人们就一直不断提高机器的设计理念和制造工艺。尤其是自20世纪中期以来,大规模生产的迫切需求推动了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进而衍生出三代机器人产品。第一代机器人是遥控操作的机器,工作方式是人通过遥控设备对机器进行指挥,而机器本身并不能独自控制运动。第二代机器人通过程序控制,可以使其自动重复完成某种方式的操作。第三代机器人被称为智能机器人。

第一代机器人的诞生源于发展核技术的需求。20世纪40年代,美国建立了原子能实验室,但实验室内部的核辐射环境对人体的伤害较大,迫切需要一些操作机械能代替人处理放射性物质。在这个需求的推动下,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的阿尔贡研究所于1947年开发了遥控机械手,随后又在1948年开发了机械耦合的主从机械手。所谓主从机械手,即当操作人员控制主机械手做一连串动作时,从机械手可准确地模仿主机械手的动作。

1952年,美国帕森斯公司制造了一台由大型立式仿形铣床改装而成的三坐标数控铣床,这标志着数控机床的诞生。此后,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对控制系统、伺服系统、减速器等数控机床关键零部件技术的深入研究,为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这些机器人是遥控操作的机器,工作方式是人通过遥控设备对机器进行指挥,而机器人本身并不能独立控制运动。

凭借自动化技术和零部件技术的研究积累,第二代机器人登上了历史舞台。1954年,美国人乔治·沃尔德制造出世界第一台可编程的机械手,并注册了专利。按照预先设定好的程序,该机械手可以从事不同的工作,具有通用性和灵活性。

随后的1958年,被誉为“机器人之父”的美国人约瑟夫·恩格尔伯格创建了世界上第一家机器人公司——Unimation,正式把机器人向产业化方向推进。1962年,Unimation公司的第一台机器人产品Unimate问世。该机器人由液压驱动,并依靠计算机控制手臂执行相应的动作。同年,美国机床铸造公司也研制了Versatran机器人,其工作原理于Unimate相似。一般认为,Unimate和Versatran是世界上最早的工业机器人。

世界上最早的工业机器人——Unimate

机器人发展到第二代,依旧是通过程序被控制,可以自动重复完成某种方式的操作。

在机器人技术的研发过程中,人们尝试利用传感器提高机器人的可操作性,具备感知能力的第三代智能机器人渐成研发热点。如厄恩斯特的触觉传感机械手、托莫维奇和博尼的安装有压力传感器的“灵巧手”、麦肯锡的具备视觉传感器系统的机器人以及约翰·霍普斯金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研制出的Beast机器人等的成功尝试,第三代智能机器人的发展曙光渐显。

1968年,美国斯坦福国际研究所成功研制出移动式机器人Shakey,它是世界上第一台带有人工智能的机器人,能够自主进行感知、环境建模、行为规划等任务。该机器配有电视摄像机、三角法测距仪、碰撞传感器、驱动电动以及编码器等硬件设备,并由两台计算机通过无线通信系统控制。限于当时的计算水平,Shakey 需要相当大的机房支持其进行功能运算,同时规划行动也往往要耗时数小时。

世界上首台智能移动机器人—Shakey

即便Shakey笨重且效率低下,但它具备人工智能机器人所具备的特征,即利用各种传感器和测量器等来获取环境信息,然后基于智能技术进行识别、理解和推理,并做出规划决策,同时能够自主行动实现预定目标。于是,第三代智能机器人由此展开。

由上述机器人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工业生产的内在需求以及传统工业方式亟待转变的趋势,都是推动机器人发展的核心力量。

八、工业机器人发展前景?

工业机器人作为制造业的重要工具,其发展前景取决于多个因素。以下是一些关键因素:

1. 制造业升级和自动化趋势:随着制造业向智能化、自动化和数字化转型,工业机器人的需求量将会增加。特别是在精密制造、3D打印、医疗技术等领域,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前景广阔。

2. 技术进步: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感知技术、导航技术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能够完成的任务种类和复杂度也在增加。这为工业机器人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3. 法规和环保压力:随着全球法规和环保压力的增加,制造业正在努力减少劳动力并降低碳排放。工业机器人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自动化工具,其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4. 成本效益:工业机器人的使用成本相对较高,但长期来看,由于减少了人工成本、工伤事故和产品缺陷等问题,工业机器人的投资回报率可能会增加。

5. 市场需求: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制造业的需求也在增加,这将推动工业机器人的市场需求。

总的来说,工业机器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在不同的应用领域、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其发展速度和应用场景可能会有所不同。同时,工业机器人产业也需要面对和解决一些挑战,如技术成熟度、可靠性、兼容性、安全性和数据安全等问题。

九、机器人直立行走发展历史?

早期猿人阶段.大约生存在300万年到150万年前,已具备人类基本特点,能直立行走,制造简单的砾石工具.

十、我国工业机器人主要发展目标?

在去年底,《“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印发,“到2025年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成为中国“十四五”时期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新目标。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正在拥抱发展新机遇。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上一个下一篇:工业机器人如何导入新行业?

下一个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