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boot loader怎么写数据?
要编写引导加载程序(boot loader)来写入数据,您需要了解硬件和文件系统的工作原理。
首先,您需要确定要写入数据的目标设备,例如硬盘或闪存。
然后,您需要使用适当的编程语言(如汇编语言)编写引导加载程序代码,以访问目标设备的控制器和寄存器。
接下来,您需要了解目标设备的文件系统结构,并使用适当的文件系统驱动程序来读取和写入数据。
最后,您可以使用适当的系统调用或API来将数据写入目标设备的指定位置。编写引导加载程序需要深入了解底层系统和编程技术。
二、简述Boot Loader的功能和启动过程?
作用原理
编辑
⒈ Boot Loader 所支持的 CPU 和嵌入式板
每种不同的 CPU 体系结构都有不同的Boot Loader。有些 Boot Loader 也支持多种体系结构的 CPU,比如 U-Boot 就同时支持 ARM 体系结构和MIPS 体系结构。除了依赖于 CPU的体系结构外,Boot Loader 实际上也依赖于具体的嵌入式板级设备的配置。这也就是说,对于两块不同的嵌入式板而言,即使它们是基于同一种 CPU 而构建的,要想让运行在一块板子上的 Boot Loader 程序也能运行在另一块板子上,通常也都需要修改 Boot Loader 的源程序。
⒉ Boot Loader 的安装媒介(Installation Medium)
系统加电或复位后,所有的CPU 通常都从某个由 CPU 制造商预先安排的地址上取指令。比如,基于 ARM7TDMI core 的 CPU 在复位时通常都从地址 0x00000000 取它的第一条指令。而基于CPU 构建的嵌入式系统通常都有某种类型的固态存储设备(比如:ROM、EEPROM 或 FLASH 等)被映射到这个预先安排的地址上。因此在系统加电后,CPU 将首先执行Boot Loader 程序。
⒊ 用来控制 Boot Loader 的设备或机制
主机和目标机之间一般通过串口建立连接,Boot Loader 软件在执行时通常会通过串口来进行输入、输出,比如:输出打印信息到串口,从串口读取用户控制字符等。
⒋ Boot Loader 的启动过程
BootLoader 的启动过程可分为单阶段(Single-Stage)和多阶段(Multi-Stage)两种。通常多阶段的Boot Loader 具有更复杂的功能,更好的可移植性。从固态存储设备上启动的Boot Loader 大多采用两阶段,即启动过程可以分为 stage1和stage2:stage1完成初始化硬件,为stage2准备内存空间,并将stage2复制到内存中,设置堆栈,然后跳转到stage2。
⒌ Boot Loader 的操作模式 (Operation Mode)
大多数Boot Loader都包含两种不同的操作模式。启动加载模式和下载模式。
(1)启动加载(Boot loading)模式:这种模式也称为“自主”模式,也即Boot Loader从目标机上的某个固态存储设备上将操作系统加载到RAM中运行,整个过程并没有用户的介入。这种模式是Boot Loader的正常工作模式。
(2)下载(Down loading)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目标机上的Boot Loader将通过串口连接或网络连接等通信手段从主机下载文件。从主机下载的文件通常首先被Boot Loader保存到目标机的RAM中然后再被Boot Loader写到目标机上的固态存储设备中。
⒍ Boot Loader 与主机之间进行文件传输所用的通信设备及协议
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目标机使用串口与主机相连。这时的传输协议通常是xmodem/ymodem/zmodem中的一种。第二种可以用网络连接的方式传输文件,这时使用的协议多为tftp。
解析
编辑
网上关于Linux的BOOTLOADER文章不少了,但是大都是vivi,blob等比较庞大的程序,读起来不太方便,编译出的文件也比较大,而且更多的是面向开发用的引导代码,做成产品时还要裁减,这一定程度影响了开发速度,对初学者学习开销也比较大,在此分析一种简单的BOOTLOADER,是在三星公司提供的2410 BOOTLOADER上稍微修改后的结果,编译出来的文件大小不超过4k,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重要概念
COMPRESSED KERNEL and DECOMPRESSED KERNEL
压缩后的KERNEL,按照文档资料,现在不提倡使用DECOMPRESSED KERNEL,而要使用COMPRESSED KERNEL,它包括了解压器.因此要在ram分配时给压缩和解压的KERNEL提供足够空间,这样它们不会相互覆盖.
当执行指令跳转到COMPRESSED KERNEL后,解压器就开始工作,如果解压器探测到解压的代码会覆盖掉COMPRESSED KERNEL,那它会直接跳到COMPRESSED KERNEL后存放数据,并且重新定位KERNEL,所以如果没有足够空间,就会出错.
Jffs2 File System
可以使armlinux应用中产生的数据保存在FLASH上,我的板子还没用到这个.
RAMDISK
使用RAMDISK可以使ROOT FILE SYSTEM在没有其他设备的情况下启动.一般有两种加载方式,最常用的一种是,把COMPRESSED RAMDISK IMAGE放到指定地址,然后由BOOTLOADER把这个地址通过启动参数的方式ATAG_INITRD2传递给KERNEL.具体看代码分析.
启动参数(摘自IBM developer)
在调用内核之前,应该作一步准备工作,即:设置 Linux 内核的启动参数。Linux 2.4.x 以后的内核都期望以标记列表(tagged list)的形式来传递启动参数。启动参数标记列表以标记 ATAG_CORE 开始,以标记 ATAG_NONE 结束。每个标记由标识被传递参数的 tag_header 结构以及随后的参数值数据结构来组成。数据结构 tag 和 tag_header 定义在 Linux 内核源码的include/asm/setup.h 头文件中.
在嵌入式 Linux 系统中,通常需要由 BOOTLOADER 设置的常见启动参数有:ATAG_CORE、ATAG_MEM、ATAG_CMDLINE、ATAG_RAMDISK、ATAG_INITRD等。
(注)参数也可以用COMMANDLINE来设定,在我的BOOTLOADER里,我两种都用了.
开发环境
CPU:S3C2410,BANK6上有64M的SDRAM(两块),BANK0上有32M NOR FLASH,串口当然是逃不掉的.这样,按照数据手册,地址分配如下:
0x4000_0000开始是4k的片内DRAM.
0x0000_0000开始是32M FLASH 16bit宽度
0x3000_0000开始是64M SDRAM 32bit宽度
注意:控制寄存器中的BANK6和BANK7部分必须相同.
0x4000_0000(片内DRAM)存放4k以内的BOOTLOADER IMAGE
0x3000_0100开始存放启动参数
0x3120_0000 存放COMPRESSED KERNEL IMAGE
0x3200_0000 存放COMPRESSED RAMDISK
0x3000_8000 指定为DECOMPRESSED KERNEL IMAGE ADDRESS
0x3040_0000 指定为DECOMPRESSED RAMDISK IMAGE ADDRESS
开发环境:Redhat Linux,armgcc toolchain,armlinux KERNEL
如何建立armgcc的编译环境:建议使用toolchain,而不要自己去编译armgcc,偶试过好多次,都以失败告终.
先下载arm-gcc 3.3.2 toolchain
将arm-linux-gcc-3.3.2.tar.bz2 解压到 /toolchain
tar jxvf arm-linux-gcc-3.3.2.tar.bz2
mv /usr/local/arm/3.3.2 /toolchain
在makefile 中在把arch=arm CROSS_COMPILE设置成toolchain的路径
还有就是INCLUDE = -I ../include -I /root/my/usr/local/arm/3.3.2/include.,否则库函数就不能用了
启动方式
可以放在FLASH里启动,或者用Jtag仿真器.由于使用NOR FLASH,根据2410的手册,片内的4K DRAM在不需要设置便可以直接使用,而其他存储器必须先初始化,比如告诉memory controller,BANK6里有两块SDRAM,数据宽度是32bit,= =.否则memory control会按照复位后的默认值来处理存储器.这样读写就会产生错误.
所以第一步,通过仿真器把执行代码放到0x4000_0000,(在编译的时候,设定TEXT_BAS
E=0x40000000)
第二步,通过 AxD把linux KERNEL IMAGE放到目标地址(SDRAM)中,等待调用
第三步,执行BOOTLOADER代码,从串口得到调试数据,引导armlinux
代码分析
讲了那么多执行的步骤,是想让大家对启动有个大概印象,接着就是BOOTLOADER内部的代码分析了,BOOTLOADER文章内容网上很多,我这里精简了下,删除了不必要的功能.
BOOTLOADER一般分为2部分,汇编部分和c语言部分,汇编部分执行简单的硬件初始化,C部分负责复制数据,设置启动参数,串口通信等功能.
BOOTLOADER的生命周期:
⒈ 初始化硬件,比如设置UART(至少设置一个),检测存储器= =.
⒉ 设置启动参数,这是为了告诉内核硬件的信息,比如用哪个启动界面,波特率 = =.
⒊ 跳转到Linux KERNEL的首地址.
⒋ 消亡
同时在linux中 GRUB(GRand Unified Bootloader)是一个系统默认自带的多重启动管理器。它可以在多个操作系统共存时选择引导哪个系统。尽管引导操作系统看上去是件平凡且琐碎的任务,但它实际上很重要。如果引导装入器不能很好地完成工作或者不具有弹性,那么就可能锁住系统或者无法引导计算机……
三、spring boot菜鸟教程?
Spring Boot菜鸟教程:
1、Spring Boot 基础:了解Spring Boot的技术架构,Spring Boot的核心功能,Spring Boot的应用场景,以及如何使用Spring Boot开发应用程序。
2、Spring Boot快速入门:学习如何使用Spring Initializr创建Spring Boot应用程序,设置Spring Boot项目的基本设置,以及Spring Boot应用程序的基本功能。
3、Spring Boot组件:学习Spring Boot的核心组件,如spring-boot-starter,spring-boot-autoconfigure,spring-boot-actuator等等,以及如何使用它们。
4、Spring Boot开发技巧:学习如何在Spring Boot应用程序中使用Spring Boot的高级功能,比如热部署,自定义配置,日志管理等等。
5、Spring Boot运行环境:了解Spring Boot的运行环境,如何配置Spring Boot应用程序,如何将Spring Boot应用程序部署到生产环境,以及如何在生产环境中运行Spring Boot应用程序。
四、教程:使用Spring Boot处理JSON数据
简介
在现代应用程序开发中,处理JSON(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数据是非常常见的任务之一。JSON是一种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易于阅读和编写,并且可以与多种编程语言进行无缝集成。Spring Boot作为一个流行的Java框架,提供了强大的功能来处理JSON数据。
Spring Boot中处理JSON的方式
Spring Boot提供了多种方式来处理JSON数据:
- 使用Jackson库:Spring Boot内置了Jackson库,它是Java中处理JSON数据最受欢迎和广泛使用的库之一。可以使用Jackson库来实现JSON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
- 使用Gson库:除了Jackson库外,Spring Boot还支持使用Gson库来处理JSON数据。Gson是Google开发的一个功能强大的Java库,它提供了简单易用的API来处理JSON数据。
- 使用@RequestBody注解:在Spring Boot中,可以使用
@RequestBody
注解来自动将请求的JSON数据绑定到Java对象上。这样可以方便地将请求的JSON数据转换为Java对象进行进一步处理。 - 使用@RestController注解:在Spring Boot中,可以使用
@RestController
注解来标记控制器类,并自动将返回的Java对象转换为JSON响应。这样可以简化编码过程,使得开发者只需要关注业务逻辑即可。
实例演示
为了更好地理解Spring Boot中处理JSON数据的方式,我们来看一个实例演示:
假设我们有一个简单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我们需要从前端接收一个JSON格式的学生对象,然后存储到数据库中,并在需要时返回JSON格式的学生对象给前端。我们可以使用Spring Boot提供的功能来轻松实现这个需求。
首先,我们定义一个Student
类来表示学生对象:
public class Student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 省略getter和setter方法...
}
接下来,我们创建一个控制器类StudentController
来处理学生信息的CRUD操作: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StudentController {
@PostMapping("/students")
public Student addStudent(@RequestBody Student student) {
// 将接收到的学生对象存储到数据库...
return student;
}
@GetMapping("/students/{id}")
public Student getStudent(@PathVariable Long id) {
// 从数据库中获取学生对象...
// 返回JSON格式的学生对象给前端...
return student;
}
// 省略其他CRUD操作...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使用@RestController
注解标记StudentController
类,并分别使用@PostMapping
注解和@GetMapping
注解来处理HTTP POST和GET请求。通过@RequestBody
注解将请求的JSON数据绑定到Student
对象上,然后进行相应的处理。
总结
通过本文,我们了解了Spring Boot中处理JSON数据的方式,包括使用Jackson库和Gson库来处理JSON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以及使用@RequestBody
注解和@RestController
注解来处理JSON数据的绑定和响应。这些功能使得在Spring Boot中处理JSON数据变得非常简单和高效。
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通过本文的指导,您能更好地使用Spring Boot处理JSON数据,提高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
五、Loader是什么?
"Loader"是一个通用术语,根据上下文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和用途。以下是两个常见的用法:
1. 加载器(Loader)是一个计算机程序或组件,用于将代码、数据或资源从外部文件加载到计算机的内存中,在程序执行过程中使用这些内容。加载器通常用于动态链接库(DLL)或共享库的加载,将它们加载到内存中,以供程序进行调用和使用。
2. 在前端开发中,"Loader"是指一种用于处理和转换静态资源的工具。在Web开发中,使用Webpack等构建工具时,可以使用加载器来处理和转换各种资源,如HTML、CSS、JavaScript、图像等。加载器可以执行各种任务,例如压缩、优化、转译、打包等,以便于在应用程序中使用这些资源。
在总体上,加载器是用于将外部资源加载到内存中以供应用程序使用的组件或工具。具体取决于上下文和使用场景,"Loader"可能有不同的具体含义和实现方式。
六、windows resume loader?
开机直接进入“视窗恢复加载”界面(windows resume loader)的原因:
1、操作系统文件损坏。
2、MBR表损坏。
3、硬盘数据线松了。
4、硬盘坏了。解决方法:1、重新安装操作系统。2、用U盘或光盘引导,进入PE系统,用分区软件修复MBR表(有的软件叫修复引导)。3、检查硬盘数据线、电源线,将接头插紧,如果是线坏了就更换新的。4、BIOS里能认到硬盘,就重装系统试下,如果重装不了,尝试重新给硬盘分区,如果分不了区,尝试低级格式化硬盘。BIOS里认不到硬盘,只能更换新硬盘了。
七、aio boot启动盘制作教程?
准备
一台运行Windows XP或更高版本的计算机。
下载AIO Boot
USB或硬盘。
在安装AIO引导之前,您可以对驱动器进行分区和格式化。BOOTMGR不适用于逻辑分区,您应该改用主分区。
使用FAT32格式获得最佳支持。包括对在UEFI模式和Linux操作系统下启动的支持。
安装
运行AIO_Boot_Extractor.exe
默认情况下,该程序仅显示USB驱动器。如果要安装到硬盘上,请选择“使用硬盘”。
如果要对驱动器使用FAT32格式,请选择格式化为FAT32。注意:此驱动器上的所有可用数据都将丢失。
如果你不想让程序自动安装Grub2、Clover和Syslinux引导加载程序。请取消选中自动安装引导加载程序。
在下拉列表中选择要安装AIO引导的驱动器。
单击确定提取文件并继续安装。
如果要在许多不同的驱动器上安装AIO引导,请重复上述步骤。
自动分割
此功能仅支持USB、sd卡等可移动设备…如果上述方式不支持安装AIO Boot,请使用此功能。注意:此磁盘上所有可用的驱动器和数据都将丢失。
运行AIO_Boot_Extractor.exe
单击AutoPartition按钮。
现在,您将看到设备和选项的列表。
仅限FAT32 :该工具将仅创建FAT32格式的单个分区。
FAT32和NTFS/exFAT :该工具将创建两个FAT32和NTFS/exFAT分区。请注意,exFAT格式在传统模式下不支持Windows引导管理器。
FAT 32 :
您需要使用FAT32分区来支持UEFI模式下的引导。
一些操作系统,如Bitdefender、Fedora和Gentoo…不支持在NTFS分区上引导。
NTFS分区也不支持Ubuntu和Debian的持久模式。
所以我们需要使用FAT32格式。
NTFS / ExFAT :
NTFS分区可以存储大于4GB的文件。您可以保存大型文件,如备份、VHD文件…
对于Android - x86、Remix OS、Phoenix OS和WiFi 4.12,您可以使用大于4GB的常驻模式。
所以我们需要使用NTFS或exFAT格式。
输入FAT32分区的大小。剩余空间将用于NTFS / ExFAT分区。
清洁磁盘:始终建议使用此选项。如果Grub2的安装失败,请使用此案例。
单击“确定”继续安装。
AIO Boot Creator
按照上述步骤将AIO引导提取到驱动器后,AIO引导创建器( AIOCreator.exe )将自动运行。下次,您只需在提取使用的驱动器上运行AIOCreator.exeprogram程序。
八、loader和plugin区别?
回答如下:在webpack中,loader和plugin都是用于处理模块的工具,但它们的作用不同。
1. Loader
Loader主要是用于对模块的源代码进行转换,将其转换成webpack可识别的模块。Webpack默认只能解析JavaScript文件,而对于其他类型的文件,例如CSS、Less、图片、字体等,需要使用相应的Loader来进行解析和转换。
Loader的特点:
- 以函数的形式存在,接受源代码作为参数,返回转换后的代码。
- 通常以module.rules配置项的形式在webpack.config.js中进行配置。
- 可以串联使用,多个Loader可以组合起来处理源代码。
2. Plugin
Plugin主要是用于在webpack构建过程中,对各个阶段进行扩展和自定义。它可以对webpack的打包过程进行干预,实现一些特定的需求,例如压缩代码、打包优化、资源管理等。
Plugin的特点:
- 以类的形式存在,通常需要实例化后才能使用。
- 通过在webpack配置文件中的plugins配置项中进行配置。
- 通常会在webpack的生命周期中的某个阶段执行,例如在生成最终的输出文件时进行干预。
总结:
Loader和Plugin都是webpack的重要工具,但它们的作用不同。Loader主要是用于对模块的源代码进行转换,而Plugin则是用于对webpack构建过程进行扩展和自定义。在webpack的应用中,这两个工具通常会结合使用,以实现更加丰富和高效的功能。
九、windows loader怎么用?
答具体方法如下
1
准备好一个未激活的Windows7系统(或者刚安装完的新系统也可以)
2
运行Windows Loader程序
3
在弹出的Windows Loader的窗口选择“install”
4
等待一段时间激活
5
激活完毕后,选择“restart”,重启电脑
6
然后重启电脑
7
重启电脑后,打开电脑属性,显示“已激活”,则成功激活Windows 7系统
8
开始使用吧
十、loader是什么接口?
Loader是在开源Sqoop组件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扩展,实现MRS与关系型数据库、文件系统之间交换“数据”、“文件”,同时也可以将数据从关系型数据库或者文件服务器导入到HDFS/HBase中,或者反过来从HDFS/HBase导出到关系型数据库或者文件服务器中。
Loader模型主要由Loader Client和Loader Ser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