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镜头的紫边会影响拍摄星野摄影吗?
色散的话需要注意,但是在无限远的情况下,只要对焦准确,是可以消除很多的,要注意慧差
二、星野摄影能用定焦镜头吗?
当然能啊,用定焦效果应该会更好的。拍摄星野银河什么的,镜头的光圈越大越好,定焦普遍具有大光圈,这样可以在相同曝光时间内减小ISO,照片的噪点就少了。
虽然用定焦镜头取景会有些不便,但是拍星空的话影响不算大。
最好是使用超广角(或鱼眼)大光圈的定焦镜头,焦段不要超过28mm,光圈要在2.8以上。
三、求问星野摄影大神,星点柔光怎么做的?
好的谢谢 @长夜 。我来credit一下自己,题图是和Jeff @戴建峰 16年1月在北京西郊东灵山拍摄,柔焦效果来自 Lee 2号 柔焦镜。另外建议大家点开题图大图,不然缩略图会有额外柔焦的错觉。
星点柔光我所了解的可以大体分为三类:
- 柔焦滤镜、镜头
- 后期对星空模糊+锐化
- 透过云雾等天然产生
柔焦滤镜、镜头
起源于人像摄影的柔焦效果,最早使用的其实是完整柔焦镜头。它的设计来自透镜中的裂纹,额外增加一定程度的几何像差和色差,早在 上世纪30年代 Leica 已有成熟的柔焦镜头,似乎柔焦镜头也是很大的学问,这个大坑,也许可以请教 @章佳杰 八爪大师写一篇~
而近年星空摄影的广泛传播,加装设备达到柔焦效果的几乎没有使用柔焦镜头,更多的使用柔焦滤镜(或者其它物品)。柔焦滤镜原理上粗略概括为:表面凹凸不平混入了半透明点状颗粒物,透过的光线产生额外的散射,本该锐利的星像变得模糊,类比毛玻璃效果。比如下图就是使用了 Lee 2号柔焦滤镜拍摄的北斗七星和倒影
市面上有不少柔焦滤镜品牌,例如著名的“大众情人” Lee,厂家规格12345,数字小效果弱,通常的15s~30s曝光,推荐使用2号规格,例如上图“北斗倒映”,就是2号规格在 15s f/1.8 通光量下的效果,注意到倒影同样有了柔焦放大。更大的通光量则推荐使用较弱的1号规格,当然还是依个人喜好和实际通光量自行调整号数为好。
市面的上的 Lee 柔焦镜绝大多数是 100mm 方镜,对于 24mm 以及更长焦的镜头来说边缘几乎完整覆盖,但是对于 20mm 甚至更广的镜头时,边缘多少会留出空缺,此时聪明的人就想出了巧妙的办法后置滤镜:把滤镜放在镜头后端,把 100mm 方镜手动剪裁成适合自己镜头后端的大小。俗称“贴屁股”-.-
(图源:适马官网)
对于 Lee 这种软质滤镜,自行剪裁也非常方便,也有天文摄影师帮大家减好批量转售。近日适马公司还专门针对后置滤镜提出了给佳能口适马镜头加装后置滤镜架,更方便大家“贴屁股”。
“贴屁股”是不是就完美的解决的了问题呢,很遗憾理论上一定会引入额外几何像差,但是对不同镜头程度不同,不过对于已柔焦的像,额外的几何像差可能无伤大雅。
“大众情人” Lee 价格并不“大众”,价格同样不“大众”的柔焦镜还有 高坚 。它结构硬质,较厚,不适合剪裁,但是似乎提供比 100mm 方镜更大的,超广用户想要前置可以考虑。曾经使用高坚 P840 拍摄于北京北部海坨山
正常的通光量下,柔焦效果有些过分了。但是如果降低通光量或者人为的在曝光中途移除柔焦镜就可以不那么“过分”了,比如从“摇黑卡”联想到的“摇柔焦镜”手法:长曝光时手持柔焦镜在镜头前放置一段时间,比如下面这张,通光量 25s f/2,其中用高坚P840“摇柔焦镜” 10s 左右。
国内还有一些品牌的柔焦镜,比如大自然,卓美,期待其他朋友来贴图比量比量。
柔焦镜广为使用的基础上,大家的聪明才智也层出不穷。最开始提到毛玻璃,那直接对镜头哈气是不是也可以?理论上可行,相当于镜片外表面覆盖了一层水雾,由于表面近乎随机分布的灰尘,让这层水雾大致以“诸多菌落”的形式,均匀的点扩散开,和柔焦镜的额外散射光线的性质类似,但是效果取决于环境温度和湿度导致的这层“柔焦水雾”的厚度和延续时间,还有镜片表面的灰尘分布。
继续开脑洞,我们可以给出一系列“广义柔焦镜”,比如丝袜,凡士林等等。
后期柔焦
后期柔焦有不少前辈做过教程,找到了一篇人人网老日志 伪柔焦经验小结 - 【人人分享-人人网】
还有 Nik Collection PS插件。
我后期柔焦操作较少,仅供参考。
天然柔焦
薄云或薄雾在天空时产生的天然柔焦效果,例如下图16年10月在多伦草原拍摄的延时视频,可以看到薄云飘过星点被弥散开,感觉较柔焦略微自然。
https://www.zhihu.com/video/897488190863196160天然柔焦的完全靠天气,有时有神奇的效果,比如下面两张都是局域有云。第一张只有木星方向的薄云,别的方向几乎没有柔焦效果(旁边的狮子座都没看出来),第二张只有天蝎座头部和火星土星几颗亮星被强烈的柔焦,银河部分则锐利无柔。
如果薄云变厚甚至满天那就只能拍延时咯比如下面这个14年9月在北京河北交界的雾灵山
https://www.zhihu.com/video/897489135428837376以上图片无注明均为本人拍摄。
四、雷波摄影教程?
熟悉器材
无论你用的是什么设备进行拍摄,第一步就要熟悉你手中的拍摄设备,知道各个按键的作用、以及使用方法,只有对设备了如指掌,我们在实践拍摄中才能快速应对,轻松调整。至于怎么熟悉自己的设备?看说明书是最有用的方法。我们可以边看说明书边进行操作,以加强理解,快速掌握。
2.摄影理论
我们在掌握了相机设备操作方法后,接下来就要去学习一些摄影基础知识了,首先我们要理解并掌握光圈、快门、ISO这三个曝光要素,以及什么是测光,什么是对焦等基础知识。我们在学习这些摄影基础理论的同时,务必要同步利用器材进行实践,这样才能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我们真正的技能。例如我们在学习曝光三要素时,就去实践,通过调整这三个要素不同的数值来更直观地理解曝光,这样才能快速的弄懂这些摄影基础知识。
3.摄影技巧
在我们熟练了器材操作、掌握了基础的摄影理论后,我们需要提升,需要学一些摄影技巧,比如延时拍摄、剪影拍摄、多重曝光等方面,学习这些技巧时,同样也需要理论结合实际,可见实操的重要性。
4.后期修图
现代摄影少不了后期修图这一步骤,摄影是美的体现,修图更是帮助这份美更好的体现,如果你是手机拍摄,那么就下载一款手机修图软件,如果你是相机拍摄,那么就用PS、LR等软件进行后期渲染,都能得到非常好的效果。
5.自我提升
到这一层次,好比你已经博士毕业了,摄影的基本理论和一些常规拍摄技巧已烂熟于心,接下去就要进行自我提升,自我创新,拍出属于自己风格的摄影作品,从而在摄影界占得一席之地。
五、风光摄影教程?
1.光圈选择: 虽说光圈越小景深越大,并不意味着光圈越小越好。光圈过小会有衍射现象,使照片变糊。一般来讲光圈在5-11表现最佳。
但具体每个镜头最佳光圈大小并不相同。可参考 the-digital-picture上不同镜头在光圈下的实测结果自行选择最佳光圈范围。另外追求极致细节可以用景深合成。
2.使用点对焦:点对焦顾名思义是对于所选的对焦点对焦,比其他对焦方式要准确的多。所以一般情况下请选择点对焦对主体进行对焦。同样追求极致细节可以用景深合成。
3.模式选择:绝大多数情况光圈优先就可以了,曝光程度通过曝光补偿调节。暗光环境没有脚架的情况下,要用快门优先或M档。另外光线变化迅速(如黎明、傍晚)如果熟悉光圈和快门。设定,使用M档可以让曝光更可控。
4.向右曝光:在保证最亮的部分不过曝的情况下,尽量向右曝光可以保证暗部曝光充足,减少噪点。向右曝光的照片直出比较丑,需要后期压暗处理。
5.脚架+快门线:光线较暗时(如傍晚)需使用脚架。为避免按快门时相机晃动,也需要快门线或快门延迟。
6. Go den hour&Blue hour: Go den hour&b ue
our 旦地招是好时机 nour正相说取好的。北仪京大小正等到大地方早兴不日坐工人平
下来再拍,这样会导致灯光过曝,其他地方曝光严重不足。所以最好选择blue hour拍夜景,可以保证色彩丰富、曝光充足。
同样的道理,拍大月亮最好也是选月升/月落的时间在日出/日落附近的时候拍摄,这样在月亮不过。曝的情况下也能保证前景曝光充足。
7.滤镜:CPL,ND,GND,反向GND是风光摄影的常用滤镜。其中个人认为ND和CPL最为常用。白天拍流水,海浪拉丝,水面雾化,云雾等。需要长曝光的都需要用到ND。CPL常用于倒影拍摄,对于光线较硬时去掉叶面反光也有显著效果。而GND和反向GND一般可以通过包围曝光实现。
8.后期:后期技巧纷繁复杂、种类繁多、永无。止境,个人认为要优先提高前期技巧,尽量使自己的照片对焦、曝光准确,否则再好的后期也没法救。
六、科学摄影教程?
光圈优先大多用在拍人像以及风景时。光圈优先就是手动定义光圈的大小,相机会根据这个光圈值确定快门速度。由于光圈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景深,因此在平常的拍摄中此模式使用最为广泛。在拍摄人像时,我一般采用大光圈长焦距而达到虚化背景获取较浅景深的作用,这样可以突出主体。同时较大的光圈,也能得到较快的快门值,从而提高手持拍摄的稳定。在拍摄风景这一类的照片时,我往往采用较小的光圈,这样景深的范围比较广,可以使远处和近处的景物都清晰,同样这一点在拍摄夜景时也适用。
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例如体育运动、行使中的车辆、瀑布、飞行中的物体、烟花、水滴等等。与光圈优先相反,快门优先是在手动定义快门的情况下通过相机测光而获取光圈值。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特别是在体育运动拍摄中最常用。很多朋友在拍摄运动物体时发现,往往拍摄出来的主体是模糊的,这多半就是因为快门的速度不够快。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使用快门优先模式,大概确定一个快门值,然后进行拍摄。并且物体的运行一般都是有规律的,那么快门的数值也可以大概估计,例如拍摄行人,快门速度只需要1/125秒就差不多了,而拍摄下落的水滴则需要1/1000秒。
02
人像拍摄。首先,要用到长焦,3――4倍的长焦非常适合拍人像,广角端会使得人像有些变形,不好看,超过4倍甚至更长焦会使得人脸过于扁平,不够生动。
其次,光圈优先,选择大光圈,大光圈可以使得快门变快,减少晃动,并且使得背景尽可能的虚化。最好选择点测光,对人脸点测光,并使用曝光锁定。因为其他测光方式容易受到衣服颜色的影响,使得人脸曝光不正常。最后,构图。人像最好占到1/3-1/2,并且脸部在上方1/3处(从下看是处)。这样拍出的人像片就会生动,有视觉的冲击力,让人看着好看。
怎样拍好微距。拍好微距,需要用光、构图讲究技巧。我们要掌握的是怎么把微距拍清楚,不要拍糊呢?注意以下两点就行了。首先,用三角架。手持不稳,放大之后总看到片糊,所以第一条,用三角架。其次,用自拍机。我们发现,即使用架,在按动快门时仍然带入了晃动,最好的办法,启动自拍机
曝光补偿的使用。按动+ -键,就会出现曝光补偿调节条,左右键调整正负补偿及大小,一次1/3级。调整好后再按一次+ -键确定。那么,曝光补偿怎么应用呢?总起来讲,是白加黑减,白的环境下,测光有偏低的状况,需要增加,反之亦然
03
1、拍摄环境比较昏暗,需要
七、人像摄影教程?
步骤/方式1
人像摄影,想体现出情绪,眼神非常重要。通过眼神,就可以让摄影看起来更有情绪。比如想让他笑,就讲一些笑话,想让他拍出忧郁的眼神,就可以讲一些让他难过的事情。除了调整参数以外,摄影师也要学会引导。
步骤/方式2
在人像摄影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避开杂乱的景物,让人物位置突出
步骤/方式3
在人像摄影当中,还要学会,使用虚化前景,这样可以规避杂物,还可以让照片,看起来更加梦幻,
八、摄影编辑教程?
一、 做摄影编辑,不需要摄影作品多么优秀,但是,要懂一些摄影的基础原理。
比如摄影的常见分类,一些摄影艺术家,对这些要有一个基础的了解。
二、要会写文章
摄影编辑做什么?就是写文章,编辑和排版。现在注册一个微信公众号、微博很简单。要想去做摄影编辑,就先把这些准备工作做好。去写一些摄影类的文章,比如关于摄影的一些观点分享、见解看法以及对摄影作品的解读等。
三、要会搜集
视野要广,要具备搜集资料的能力,整理资料的能力。国内外的一些摄影平台网站,都要知道。要去看国外的一些优秀摄影网站,了解更多的优秀摄影师及其摄影作品。然后通过摄影师的名字,找到他更多的资料。比如他的微博、微信公众号、采访访谈、作品、经历等。把这些资料整理到一起,通过自己的语言来输出。
四、会沟通
简单来说,就是情商要高一点,交际能力要强一点。虽然说,在网上沟通不需要线下的交际,但网络沟通也讲究技巧。因为你平时可能会接触很多摄影师,做摄影师的专题访谈等时要去联系摄影师,让他们接受你的访问,去了解他们更多的信息,都离不开沟通。最基本的就是要有礼貌,有情商,能够换位思考,为别人着想,做到这些,摄影师才愿意配合你。
九、摄影摄像教程?
摄像最基本的首要关键就是熟悉自己的摄像机,自动、手动的切换方法是最基本的,此外还要灵活操作一些手动对焦等简单操作。
还要学会外接设备的应用,比如:三脚架的快速打开和关闭、地面轨道、摄影补光灯以及外接话筒的安装和拆卸。
再就是要学一些画面工程、安排等的关于美术方面的简单知识,这在拍摄定格镜头的时候很管用。
再就是学习一下拍摄过程中的推拉摇移的基本应用。新手拍摄过程中切忌胡乱拍摄、没有主题。
再就是拍摄过程中的视频稳定性,新手们初期可借助三脚架进行拍摄,后期要学会手拿摄像机进行操作,毕竟很多的视频拍摄角度,三脚架是无法企及的。
再就是多拍多联,不要以为学会了推拉摇移就可以了,要在实践中学会突发情况的处理。
十、学摄影教程?
首先要了解摄影知道摄影这两个字的意义或者说是内涵,再去学习摄影。
摄影最开始先学构图,构图有很多种,比如:对角线构图,极简构图等。学构图可以使用手机来进行拍摄学习。
然后就开始接触相机,主要学习相机的各种功能和使用。
最后就是要学一点后期,拍好了的相片会有不满意的地方,可以通过后期来完善,就是大家常说的PS。
想学摄影教程和技巧可以上B站找,或者抖音的摄影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