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西姓氏发展史?
答:江西姓氏是由黄姓所改。明代苏州知府黄钟,官至礼部仪制司郎中,他请示天子要求恢复祖姓况氏。
帝感其敬祖,不仅允许他改姓,还特意奖励了他。黄钟就成了况钟,他的后人世代相传的姓氏就是况氏了。况氏的人原多在四川,原汉蜀之地,但在明清之时,多出现在江西一带。
二、互联网的发展史?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当时互联网只是一个小型网络。到了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逐渐成熟并开始普及。
中国最早接入国际互联网是在1994年,此后我国互联网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各种应用和政府管理齐头并进,应用多元化阶段到来,互联网逐步走向空前繁荣。
三、互联网设备发展史?
国际互联网,始于 1969年的美国,又称因特网,是全球性的网络,是一种公用信息的 载体, 是大众传媒的一种。 互联网是由一些使用公用语言互相通信的计算机连接而成的网络, 即广域网、 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网络。 组成互联网的计算机 网络包括小规模的局域网(LAN 、城市规模的区域网(MAN 以及大规模的广域网(WAN 等 等。
这些网络通过普通电话线、 高速率专用线路、 卫星、 微波和光缆等线路把不同国家的大 学、公司、科研部门以及军事和政府等组织的网络连接起来。
四、美国互联网发展史?
随着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后的十多年时间内,由于价格很昂贵,电脑数量极少。早期所谓的计算机网络主要是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而产生的,其形式是将一台计算机经过通信线路与若干台终端直接连接,我们也可以把这种方式看做为最简单的局域网雏形。
最早的Internet,是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建立的。现代计算机网络的许多概念和方法,如分组交换技术都来自ARPAnet。ARPAnet不仅进行了租用线互联的分组交换技术研究,而且做了无线、卫星网的分组交换技术研究-其结果导致了TCP/IP问世。
1977-1979年,ARPAnet推出了目前形式的TCP/IP体系结构和协议。1980年前后,ARPAnet上的所有计算机开始了TCP/IP协议的转换工作,并以ARPAnet为主干网建立了初期的Internet。1983年,ARPAnet的全部计算机完成了向TCP/IP的转换,并在UNIX(BSD4.1)上实现了TCP/IP。ARPAnet在技术上最大的贡献就是TCP/IP协议的开发和应用。1985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组织NSF采用TCP/IP协议将分布在美国各地的6个为科研教育服务的超级计算机中心互联,并支持地区网络,形成NSFnet。1986年,NSFnet替代ARPAnet成为Internet的主干网。1988年Internet开始对外开放。1991年6月,在连通Internet的计算机中,商业用户首次超过了学术界用户,这是Internet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从此Internet成长速度一发不可收拾。
五、简述互联网的发展史?
我国从1956年开始研制计算机,起步较晚,但发展非常迅速。在微型计算机方面,研制开发了长城系列、紫金系列、联想系列等微机。在大型机方面,银河、曙光和神威的推出使我国成为具备独立研制高性能巨型计算机能力的国家之一。从2001年起,我国自主研发通用CPU芯片。龙芯CPU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款通用CPU。目前计算机应用已深入到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广度和深度仍在不断拓展和提高。
六、互联网+园林行业发展史?
园林绿化行业作为我国基础产业之一林业的一个分支,2008年之前受一定因素制约导致其行业互联网化程度不高,2008年之后园林电商平台和媒体如雨后春笋冒出来,苗木可以通过网上买卖,给园林行业注入活力,让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悄悄敲开这扇电商致富的大门。
2010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自媒体、社交平台和行业app广泛应用促使园林绿化行业真正迈向电商化,形成线上线下各个产业链之间的布局。
2012党十八的召开,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努力实现美丽中国梦,更是让整园林绿化行业为之兴奋。2014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吹响了推进“互联网+”战略的号角,其战略思维渗透到园林绿化行业各个角落,一瞬间众多园林企业纷纷触网,园林绿化行业的互联网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确定了我国“十三五”规划目标,不仅把生态建设首次纳入五年规划,而且还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由此园林绿化行业步入数据“大时代”。
七、有没有关于世界互联网发展史或者中国互联网发展史这方面的书籍?
推荐读一读《浪潮之巅》这本书。
八、互联网金融发展史
互联网金融发展史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分支,也蓬勃发展起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史虽然短暂,却经历了许多波澜壮阔的阶段,塑造了今日繁荣的互联网金融生态。
起源阶段
互联网金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末的互联网泡沫时期。当时,金融机构开始意识到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更高效地进行金融服务,于是出现了最早的网上银行和电子支付系统。
初期发展
进入21世纪初,互联网金融开始进入了初期发展阶段。网上支付、P2P借贷等新型金融服务相继兴起,为用户提供了更便捷和快捷的金融服务体验。互联网金融概念也逐渐被人们所熟知。
爆发期
2010年左右,互联网金融进入了爆发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让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更上一层楼,互联网支付、第三方支付、互联网基金等产品层出不穷,吸引了大量资金和用户涌入。
监管新政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风险。为了规范市场秩序,监管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监管新政,对互联网金融行业进行规范和整顿。
转型升级
面对监管政策的趋严,互联网金融企业开始进行转型升级。强化自身的合规管理,加强风险控制,推动技术创新和服务升级,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行业变革
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传统金融业也在加速转型。传统金融机构开始借助互联网技术拓展业务,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融合成为行业变革的关键词。
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互联网金融将继续深化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推动金融科技的创新应用,为用户提供更全面、更便捷的金融服务。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史将继续书写新的篇章,成为金融行业的璀璨明珠。
九、互联网行业发展史
互联网行业发展史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行业也在不断壮大。从最初的门户网站到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行业经历了许多变革。本文将探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历程和未来的趋势。 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历程 1. 门户网站时代(1990-2010年) 门户网站是互联网发展的初期阶段,以提供新闻、娱乐、体育等综合信息为主。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用户规模较小,商业模式相对单一。 2. 社交网络时代(2010-2017年) 社交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分享自己的生活、兴趣爱好和观点。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用户规模巨大,商业模式多样化,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网络暴力等问题。 3. 移动互联网时代(2017至今) 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的普及,移动互联网成为了互联网行业的新兴领域。人们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获取信息、购物、支付等,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二、互联网行业的未来趋势 1.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将成为互联网行业的重要趋势之一。 2.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 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具有不可篡改和安全可靠的特点。未来,区块链技术将成为互联网行业的新兴领域,为互联网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变革。 3. 跨界融合与创新 未来互联网行业将与其他行业进行更多的跨界融合与创新,如金融、医疗、教育等。企业需要不断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业务领域,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总的来说,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变革和创新的过程。在未来,互联网行业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价值。十、江西师大校名发展史?
江西师范大学的前身是国立中正大学,创办于1940年,首任校长是我国著名植物分类学家、原中央研究院院士胡先骕博士。中正大学设文、法、理、工、农五个学院18个系。 1949年9月,国立中正大学更名为南昌大学,设政治学院、文学艺术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农学院,16个系。 1953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南昌大学各院系分别调出到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工学院、华南工学院等。以南昌大学师范部为基础,成立江西师范学院,设中语、历史、艺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7个专修课,后相继改系并增设了一些系。 1965年9月,成立江西师院靖安分院。 1969年元月,江西师院被撤销,以师院为主体,加上江西教育学院和江西大学的政教、中文、生物系,成立井冈山大学,校址设在井冈山拿山。 1972年9月,井冈山大学迁回南昌,恢复江西师范学院的校名。 1983年11月,江西师范学院更名为江西师范大学。 2003年3月31日,江西省政府办公厅函复省教育厅,经省政府研究,同意将江西金融职工大学(江西银行学校)成建制并入江西师范大学。 2002年12月瑶湖校区举行奠基仪式,2003年9月瑶湖校区第一届新生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