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路运输安全管理条例?
你好,道路运输安全管理条例是中国国务院于2004年7月1日颁布的一项法规,旨在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的管理和监督,保障公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该条例规定了道路运输企业的运营条件和安全管理要求,包括运输车辆的技术标准、驾驶员的资格要求、运输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落实等内容。
同时,该条例还规定了对违反规定的行为的处罚和责任追究,以确保道路运输的安全和有序。
二、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管理条例?
为了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本条例。道路运输经营者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遵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完善安全生产条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当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投入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等。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当加强对车辆的安全管理,确保车辆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和技术要求,定期对车辆进行维护和检测,防止车辆带病上路。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当加强对驾驶员的安全管理,确保驾驶员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遵守交通规则和操作规程,保证驾驶员的安全驾驶。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当制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器材,并定期组织演练。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当落实事故处理“四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教训不吸取不放过。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当积极配合交通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开展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
三、道路旅客运输安全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了加强道路旅客运输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道路旅客运输交通事故,保障旅客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自治区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自治区道路旅客运输经营者及其驾驶员的客运安全管理,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道路旅客运输(以下简称客运)包括班车客运、包车客运、旅游客运、出租汽车客运以及其他客运。
第三条 客运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提供客运安全管理信息服务,方便客运经营者查询。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提供营运客车驾驶员的基本信息、违法信息、事故信息。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提供营运客车驾驶员的从业资格信息。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供客运经营者及其有关人员的安全生产处罚信息。
第四条 客运经营者应当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工作检查,定期组织驾驶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定期向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报告安全生产情况。
第五条 客运经营者应当建立客运安全投诉制度,并在其经营场所和营运客车上公布投诉电话以及客运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电话。
第六条 客运经营者应当安装、使用营运客车安全技术管理系统和卫星定位监控系统,加强对营运客车的实时监控。营运客车应当安装行驶记录仪,行驶记录仪的数据采集时间间隔不超过15天。营运班线单程200公里以上的营运客车应当安装使用卫星定位系统,其车辆监控上线率不得低于90%。
客运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卫星定位系统和行驶记录仪数据,及时检查营运客车驾驶员违法违章情况,并依法纠正和处理违法违章行为。
第七条 客运经营者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由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
第八条 客运经营者年度内发生2起以上死亡3-5人道路交通事故或者发生 1起死亡 6人以上交通事故,负全部责任、主要责任或者同等责任的,自事故发生之日起 1 年内不得申请新增线路以及参与线路投标。
第九条 客运班线单程 400公里(高速公路 600公里)以上的,客运经营者应当给营运客车配备2名以上驾驶员。
第十条 客运经营者应当在单程 600 公里以上的客运班线设置驾驶员中途休息站,营运客车必须进站停靠,驾驶员必须换班休息。客运班线单程超过1200公里的,超过部分每间隔600公里应当加设1个驾驶员中途休息站。
客运经营者应当在营运客车行驶 3个小时以上 4个小时以下的客运班线途中设置中途休息点,营运客车必须进点停靠,驾驶员休息时间不少于20分钟。
客运经营者应当制作班线中途休息站(点)公示牌,并放在营运客车上醒目的位置。
第十一条 实行营运客车驾驶员进站(点)休息登记制度。营运客车行驶途中进入班线设置的休息站(点)停靠,驾驶员应当做好进站(点)休息登记。
旅客对营运客车驾驶员进站(点)休息应予配合,并可以监督驾驶员不得疲劳驾驶。
第十二条 客运经营者安排驾驶员驾车、驾驶员驾车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客运班线单程 400公里(高速公路 600公里)以上,驾驶员两次开车的间隔休息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
(二)24小时内实际驾驶时间累计不得超过8个小时(夜间驾驶不得超过6个小时)。
第十三条 自治区外的营运客车进入本自治区行政区域,驾驶员应当执行不得疲劳驾驶的规定,已连续驾驶3个小时以上的,必须就近停车休息不少于20分钟。
第十四条 客运经营者安排客运驾驶员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在单程 400 公里以下客运班线驾驶营运客车的,必须有 3年以上驾驶年限且在近 3年内无负同等责任以上的死亡交通事故;
(二)在单程 400 公里以上客运班线驾驶营运客车的,必须有 3年以上营运客车驾驶经历且在近 3年内无负同等责任以上的死亡交通事故。
第十五条 客运经营者聘用驾驶员应当对其进行驾驶技能考核,并进行不少于 5 天的岗前安全知识和职业道德培训,培训合格后安排其跟班实习不少于5个班次或者不少于3天。
第十六条 营运客车驾驶员应当遵守交通法规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第十七条 客运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据各自职责,适时发布有关客运安全信息。广播电台、电视、报刊等媒体对客运安全管理部门要求发布的客运安全信息应当免费及时发布。
第十八条 客运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据各自职责,加强对客运安全的监督检查,对旅客投诉和客运经营者报告的客运安全问题及时调查处理。
第十九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违反不得疲劳驾驶规定的营运客车驾驶员,可责令其停车休息,并对其进行安全行驶教育。
第二十条 客运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处以 500 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发生事故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给予处罚:
(一)未按规定报告安全生产情况;
(二)未按规定聘用驾驶员;
(三)驾驶员未经实习或者实习时间未满安排上岗;
(四)未按本规定安排驾驶员休息时间;
(五)客运班线单程 400公里以上的营运客车未配备 2名以上驾驶员;
(六)客运班线未按本规定设置沿途停车休息站(点);
(七)营运客车未按本规定进站(点)休息。
第二十一条 非营运客车(含大、中、小型客车)驾驶员的途中休息,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 本规定自2008年12月20日起施行。
四、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规范?
第一条 为规范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市场秩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维护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活动,应当遵守本规定。军事危险货物运输除外。
法律、行政法规对民用爆炸物品、烟花爆竹、放射性物品等特定种类危险货物的道路运输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危险货物,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感染、腐蚀等危险特性,在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和处置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毁或者环境污染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质和物品。危险货物以列入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的为准,未列入《危险货物品名表》的,以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的结果为准。
五、道路旅客运输安全管理规范释义?
道路旅客运输安全管理规范是指针对道路客运行业制定的一套具体的管理规定和标准,旨在保障道路旅客运输活动的安全和顺畅进行。其中包括了车辆技术标准、驾驶员资质要求、运营保障措施等方面的具体规范,以及相关的管理和监督机制。
通过严格执行这些规范,可以有效提升道路旅客运输的安全水平,降低交通事故风险,保障乘客和交通参与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六、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制度
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制度:为确保出行安全而努力
随着全球交通运输的高速发展,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制度成为保障人们出行安全的重要法规。它是国家和地方政府为确保公众的交通安全,保护财产和生命安全而制定的一套规章制度。
为何需要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制度?
交通事故是一个国家和社会面临的严重问题。每年数以千计的人在道路交通事故中丧生,无数的家庭因此面临无尽的悲痛和损失。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
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制度通过对驾驶员的培训和监管,车辆的检查和维护,道路的建设和维修以及交通规则的执行等方面进行管理和控制。它不仅保护了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也保护了行人和其他道路使用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影响着每个人的出行安全,也关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首先,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制度保障了出行者的安全。通过对驾驶员进行培训和监管,减少了驾驶员的违规和过失行为,提高了驾驶技术水平。同时,加强对车辆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车辆的安全性能。这些措施都能有效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护了人们的生命安全。
其次,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制度维护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制定合理的运输规则和准入条件,杜绝了不合规经营和违法运输的行为,确保了交通运输市场的规范和健康发展。这不仅有利于行业内企业的正常运营,也有效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再次,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制度提升了政府的管理水平。通过建立健全的制度和监管机制,加强对道路运输行业的管理和监督,提高了政府部门的执行力和效率。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政府的形象和信誉,也增强了政府的管理能力。
推动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
当前,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仍然较高,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制度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为了进一步推动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和提升,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责任和义务,细化管理措施,提高制度的可执行性。
- 加大监督和执法力度:加强对道路运输企业和驾驶员的日常监管和执法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 加强安全教育和宣传:通过开展安全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法规意识,培养良好的出行习惯。
- 促进科技创新应用:推广应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如智能交通系统、车辆远程监控等,提高交通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经验,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的挑战。
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和实施,我们有信心进一步完善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制度,提高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和效率,为人民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出行环境。
总之,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保障交通安全的重要举措。我们应高度重视道路运输安全问题,共同努力,为确保人们的出行安全而不懈奋斗!
七、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员报考官网?
一、网站登录
打开 “全国道路运输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考核管理服务平台” 网站并进行考生登录。报考考生请选择“考生”模块 ,账号为注册用户时填写的用户名,也可用身份证号码进行登录。
二、考核报名
考核报名共分为:选择考点、阅读报名须知、填写/修改报名信息、上传照片材料、确认提交、信息审核、查看报考记录和打印报名信息八个模块。
八、谁有道路运输安全管理责任书?
如果是专业运输企业由其法定代表人负责交通安全工作,设置交通安全工作机构,并配备交通安全专职人员应当聘用有从业资格证的驾驶员,驾驶相符的车辆,对从业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安全 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知识 操作规程培训《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
(一)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法人和主要负责人 负责。建立责任制。责任书不太清楚,好像自己建立吧。
九、交通部道路运输安全管理条例?
第七十五条 机动车驾驶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二百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也可以并处吊扣六个月以下驾驶证;情节严重的,可以并处吊扣六个月以上十二个月以下驾驶证: (一)涂改、伪造、冒领机动车牌证、驾驶证或者使用失效的机动车牌证、驾驶证的;
十、道路旅客运输安全运营管理办法?
安全生产会议,投入保障,教育培训等18项制度。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应当建立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对各部门、各岗位 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和安全运营的全过程考核,定期通报奖惩情况,根据考核结果做出奖惩处理。
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应当建立客运驾驶人从业行为定期考核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