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互联网对传统物流企业带来的机遇?
通过互联网平台,客户可以清楚地看到,为其服务的物流公司,历史上一共承接了多少的货量和订单,客户的选择和评价如何、时效怎么样。物流信息全程可视,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让货物实时可见,实时可签收。
2014年以来,许多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货运网络平台相继出现,互联网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在传统货运模式下,客户、物流公司双方必须见面。在“互联网+”时代,货运业正拥抱互联网,构建全新的价值链。
二、企业整合的物流资源有哪些?
一、内部资源整合
1、要通过组织和协调,把企业内部彼此相关但却彼此分离,既参与共同的使命又拥有独立经济利益的使用客户整合成一个系统,取1+1大于2的效果。
2、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对有关的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以突显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寻求资源配置与企业内部客户需求的最佳结合点。要通过组织制度安排和管理运作协调来增强企业的整体对外竞争实力。整合所有与物流相关的资源,即为使用客户提供一站式的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内部的物流资源整合是一个以使用客户需求为导向的不断演进的整合过程。
二、物流的要害就是资源整合
1、管理是物流的永恒主题
虽然物流是随着企业生产管理和营销组织方式的变化在不断丰富和扩展,但是,管理作为企业物流系统的运行过程和最终输出却始终没有改变。物流始终是一个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物流管理是总体的策划和协调,而不是局部的操作。
2、物流管理是优化资源配置的过程
从单点仓库的选址和库内空间的分配,到仓库网络的设计和存货的分布;从运输工具的配载,到承运人的管理,到多式联运的组织,到货运路线的安排;从物流技术装备的应用,到技术和流程的标准化,到物流IT系统的网络化;从具体物流运作环节的安排,到总体物流管理解决方案的设计等,无不包含以成本-效益为中心的技术经济分析,都是物流管理的资源配置优化的过程。实际上,对一系列不同性质的物流运作成本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并寻求总成本最小的物流解决方案,已经构成了物流企业日常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
要谋求客户物流总成本的最低,就必须对各种物流运作进行统筹的安排。不同的客户服务需求会提出不同的资源整合的要求。如货物的紧急发送就可能要求不经过入库就直接进入现场。显然,物流管理的范畴越宽,覆盖的环节越多,实行统一管理和统筹协调的可能性就越大,进而降低物流总成本的运作空间就越大。但同时也对物流企业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物流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供应链管理服务
可以预见,随着经济全球化,产业链的延伸,信息技术的日臻成熟,特别是战略联盟和供应链管理竞争等理念的普及,将会有愈来愈多的物流企业将其未来的发展战略目标定位于供应链管理服务。因为即使是比物流管理系统更大的供应链管理系统的运行,也只是在更高的层次上和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协调管理和资源整合罢了。
三、传统物流企业转型措施?
第一,要换思路,抛弃低价竞争思维,用高质量的服务产品取代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使企业进入良性的发展轨道
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价格战依旧是众多物流企业面临的现状,对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众多中小物流企业而言,面对物流市场日益惨烈的价格战,只会加速企业的破产速度和行业的重新洗牌。
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走在前面的物流企业必须思变——率先跳脱传统经营思维,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打造优质的具有自己特色的服务产品,用服务取胜客户,用服务甩开竞争对手。
既要要坚持合理的价值主张,又要立足于为客户创造价值,并在为客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体现自身价值。从而建立可持续的、健康的经营模式。越来越多的从业者已经认识到,在当前形势下,延续老路可能将越走越坎坷,唯有转变思路,走出经营误区,顺应时代变革, 才有可能走出困境。
第二、要做品牌,学会做价值,提升品牌附加价值
品牌是企业的名片,是消费者认知企业服务和产品的符号,品牌价值是用户或消费者对品牌整体实力的全面心理反映。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物流企业必须把卖方思维转变为买方思维,提升品牌附加值,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让客户便于识别、优于体验、乐于付费、急于分享。
唯有如此,方能突出重围,取信于市场、取悦于客户、取利于业务稳定增长,立于不败之地。为什么顺丰的运费鹤立鸡群,但客户却趋之若鹜?这就是品牌的力量。物流行业竞争已经全面进入品牌博弈时代,大势浩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第三,要换广告,用创意广告加强企业行业识别,为企业争取更多的终端消费者
市场本如止水,想要不沉没,就要不沉默。物流领域缺少真正的王牌,我们就要打造你所在行业里的“可口可乐”。挖掘品牌最核心价值,洞察消费群最核心需求,深入调查市场竞争态势与行业趋势,为企业现状把脉,我们相信“唯有创新”才能推动未来市场。一个好创意,可以让“哑巴变喇叭”。
第四、要换定位,强化“长板”,把你的优势品牌和服务做成同行业中的极致产品,拉开竞距离
任何一个企业,资源都是有限的,在一方面投入多,在另一方面就投入少。你想锁定更广泛的市场,你就很难做出细分市场的精品,很难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技术优势。因为“多”,所有的产品就容易倾向于“同质化”,跟市场上普通的产品相差无几,所以也就没有什么竞争力了。
努力把自己的优势服务产品做好,做到极致,“小而精”。即在某一方面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品牌。在我们看来,小而精、小而异、小而深的企业同样会活得很好。如何成为这类‘小而精’的企业? 简单说来,就是要在品类、产品设计、渠道布局、品牌包装、营销推广等方面着力,选择一个方向做深做细,使之成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第五,要分析研究自己的产品,企业销售下滑,利润降低。归根结底是产品出了问题,所以我们要做服务产品的分析诊断。
降低自己的成本,需要不断研究发掘自己的服务产品,从服务的每一个环节中深挖利润空间。比如,货物的到货时效,货款的发放时效,货物的客服跟踪及反馈时效,未端配送时效,服务产品的延伸等都皆是重点挖掘领域。绝境之中往往可以另辟蹊径,所以,需要去不断分析发掘。
四、传统物流企业的优势?
(1)传统物流企业的能力优势
在江苏地区,传统物流企业大都是中小型物流企业,与大型物流企业一起在能力上形成的互补,这种能力上的互补也为传统物流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尤其随着电商物流的发展,传统物流企业有限的物流服务能力得到充分的施展。对于自建物流的电商企业,如安踏,只需要建立自己的物流信息化系统,而对于区域物流能力的实现侧依托于传统物流企业。本文案例苏驰物流就融入电商的自建物流之中,在南京承包了安踏的仓储配送业务。
(2)数量优势
传统物流企业在物流企业的总数量中所占比重极大。这种数量优势不仅仅体现在在企业总数量中,也体现在传统物流企业所占的区域之中。传统物流企业分布广,深入到社区之中,这种数量上优势使传统物流企业在大型物流企业扩张的同时仍然保持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同时,数量众多的传统物流企业也意味着数量众多的从业者,通过在物流企业的磨练,他们已经成为物流行业的支柱。这对于物流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3)转型优势
对于体量较大的大型物流企业,转型意味着一次脱胎换骨的改造。由于体量过大,战略失误可能导致经营失败。大型物流企业的战略转型,往往导致转型战略指导思想落后,转型过程漫长,转型的惯性与阻力巨大。传统物流企业往往是中小型物流企业,转型的难度较低。传统物流企业的灵活、多变的特点能体现在转型方面。传统物流企业能紧跟物流发展趋势,及时做出战略调整。在实施转型的过程中,传统物流企业能及时根据情况的变化对转型的策略和方向做出调整。
五、传统物流和现代互联网物流的区别?
区别就在于字面上:传统物流靠的个人信息 现代物流靠的是互联网应用互联网你可以做很多事情 !
六、京东物流与传统物流企业的区别?
京东物流是京东旗下的物流公司而传统物流是一般的物流快递公司这二个在经营模式是不一样的。
七、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的区别?
目前互联网行业飞速发展,各种互联网企业也是蓬勃发展,那么这些互联网企业与传统的企业,有哪些区别呢?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做项目的不同,大家可以自己感受一下。
1、用户感受
传统企业的项目网站流量小,对于项目的架构要求不高,所以导致软件开发出来之后,浏览响应的速度比较慢,结果呢,就是用户体验比较差。而互联网企业做出的软件,通常都会更受用户喜爱。
2、人员分工
在传统企业里,实际开发的时候,分工是比较混乱的。开发人员既要兼顾前端样式又要兼顾后段逻辑,结果导致企业里面开发人员的效率是比较低的。而互联网企业的员工则分工比较明确,前端,后端,测试等等,所有人员各司其职,效率也会更高。
3、代码维护
传统项目最大的弊端就是代码维护难度较高,查错也比较困难。这都是在整个IT行业发展中,企业里面真实走过的坑,所以在企业里面才会进行项目升级。
希望以上的回答对你理解二者区别有所帮助!
八、传统物流企业的优势所在?
降低成本:
1.去除物流商中间化,货主司机直接交易,降低运费;
2.开具发票省钱;
3.省去中转损耗:司机直接点对点运输,省去中转站中转的损耗。
全程可视化:
平台能提供到货物运输全程定位跟踪,货物在哪一目了然(跟滴滴打车显示运行轨迹一样)。
货物双重保障:
货主直接和平台签电子合同,平台保障,货主可通过平台直接给货物投保。
九、传统运输企业如何转型现代物流企业?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厂商和销售商通过成本分析发现,原材料和产成品的采购和运输费用已占总成本的40%~50%,这是一个重要的利润源泉,因此他们迫切需要超越传统运输方式的现代物流服务。这种产生于生产和销售领域的物流需求引发了当前传统的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的一种趋势。
一、 交通运输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必要性
我国传统交通运输企业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主要职能是为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提供原材料和产、成品的运输和装卸等物流环节的服务,是现代物流业的一个重要环节。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交通运输企业失去了国家计划和政府调控的偏爱,抗风险能力先天不足,许多国有交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被无情地淘汰。国有交通运输企业的出路何在,成了摆在企业面前的一个严重的问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铁路部门为了确立竞争优势,采取了改善服务质量,完善服务设施,加快提速步伐等措施;国家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项目的不断建成通车,道路状况不断改善,公路运输实现了“方便、快捷、灵活”的“门到门”服务;石油集团的重新组合,输油管道的大量建成使用,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并存,多种运输形式竞争的局面。新型运输形态的大量出现,对传统运输方式形成了有力挑战,市场的激烈竞争也极大地促进和推动了运输方式的变革。
在我国运输市场完全放开之前,传统运输企业必须要完成自身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否则将难以参与市场的激烈竞争。而传统运输企业转型物流是提升运输行业层次和运输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手段。物流具有创造需求的功能,不仅因为物流可以降低成本,使生产商和销售商的商品价格降低,更重要的是物流业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服务。
传统交通运输企业通过转换其本身的服务方式,提升服务层次,为生产商和销售商提供物流环节的服务保障,使企业能够搭上现代物流产业的快速列车。传统交通运输企业发展现代物流,是面对21世纪国内外运输业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战略选择。
二、 现代物流与传统交通运输的比较
(一)在经营理念上,传统交通运输企业着重强调了“以我为主”,未体现方便客户,客户至上的理念,缺乏服务的规范性和时效性。相对传统交通运输企业,现代物流企业着重确立方便快捷的经营理念,在服务的规范性、运输工具和运输线路的选择上体现了优质高效的特点。由传统的“点到点”运作方式转变为“门到门”的运输方式。着重强调一切从客户出发方便客户的经营理念。
(二)传统运输企业在计划体制下,服务和质量意识较差,野蛮装卸、野蛮作业,货差货损时有发生。作为服务性行业的交通运输企业,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决定性影响。因此,交通运输企业在传统运输的基础上必须向客户提供更方便、更快捷、更优质和更符合实际的服务方式,现代物流企业通过强化“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提升了服务质量意识。
(三)传统交通运输企业运作模式僵化,缺乏应有的灵活性,运输效率低。现代物流企业的运作模式更灵活,大都在经营中采取了信息化、网络化运作平台,这种运作平台能够向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运输路线和运输效率。通过企业自身或协作的网络使客户在低成本运作中取得效益。客户小批量、多批次、多流向、高时效的要求,成为交通运输企业开展现代物流运作的强有力支持。
(四)在市场定位上,传统交通运输企业靠国家指令下达计划,缺少市场营销的意识,吃着国家的“大锅饭”坐等客户上门。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生产企业和销售商对运输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物流企业把经营重点放在不拘批量大小,不论批次多少的客户需求上,为客户提供安全性和时效性更强的运输服务,赢得客户,占领市场。
(五)目前传统交通运输企业,很少有不亏损的,企业面前的路越走越窄,许多企业都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而现代物流企业发展前景广阔,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持续增长,西部开发的力度加大,各地生产原材料和产成品流动加快,必将刺激物流业的强力发展,这也为交通运输企业向物流企业的转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 向现代物流转型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观念更新。充分认识现代物流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作用,用现代物流理论来构筑新经济时代下的企业物流文化氛围。在企业内,从总经理到普通员工,从决策层到具体操作者,从物流职能部门到非职能部门都要心系物流,心系市场,坚定不移地将物流作为现代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支持系统。
(二)明确定位。现代物流不是任何一个传统行业的延续,而是一门新兴的产业,经过培育可以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要按照这样的定位来研究和制定交通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发展的总体战略和规划。要迅速熟悉和掌握现代物流产业发展中的相关政策。要加速发展交通运输企业自己的物流体系,占领市场,主动出击,与钢铁、机电、石油、日杂、建材等各行业的大集团联合,在利益分享的基础上组建物流联盟,实现跨行业、跨区域经营。
(三)重视物流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交通运输企业目前的物流工作基础较薄弱,有许多工作环节尚未完全铺开。应积极支持和引导现代物流科研工作,要加大物流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力度,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强物流应用技术的开发与引用。
(四)改善物流管理。在物流建设上要从重视物流机械、设备等硬件要素转向重视信息等软件要素;在物流管理方面要从作业层次转向管理层次,进而向经营层次发展;在物流需求方面要从强调保障运力、降低成本等企业内需求,转变为强调物流服务水平的提高等市场需求,从以提高效益、降低成本为重点,转变到不仅重视效率,更重视整个流通过程中的物流效果。物流活动的管理应实现高度的统一管理。
(五)物流标准规范化。要加强物流计量标准、技术标准、数据传输标准、物流作业和服务标准等基础标准的制定工作,并强化应用的协调和组织工作,结合加入WTO的实际,制定能够与国内外同行业接轨的标准,用规范化的标准约束交通运输企业的物流活动。
(六)构建物流信息化网络。构建符合现代物流发展需要的信息化网络体系,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物流信息化,而且包括上下游企业之间,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信息的互连互通和共享共用。除涉及企业的机密外,所有的物流信息都可在网络上向公众开放,使客户足不出户,就能够找到运输企业所提供的适用于客户的个性化服务。虽然近年有些运输企业加快了构建信息化网络的步伐,但离先进的物流企业还有较大差距,必须将眼光放得更远,引进关键技术和立足自主开发相结合,迅速建成企业自己的信息网络,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装备运输主业,形成完善的物流服务功能和运营实力。
(七)加快人才培训和知识普及。在物流运营中,人是第一要素,不能忽视人对技术的组织和管理作用,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实行现代物流从业人员执业资格制度,现代企业的物流管理者不仅是运输和仓储专家,而且还必须熟悉软件程序及信息技术系统,尤其在实施网上交易时,更应掌握电子商务技术。采用物流一体化,供应链管理者必须具备整条供应链服务的知识。因此,企业在引进人才的同时,要采取各种方式对企业内的物流从业人员进行物流专业的强化培训,以满足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要。
(八)优化结构整合资源。将传统运输企业的运输主业与辅业重组、分离,集中和优化产业结构,逐步做强物流产业。将运输主业与有实力的物流企业(如中外运、中储公司等)联合,共同组成物流产业链,双惠双赢;将企业运输主业之外的产业,凭借企业自身的品牌,以辅助产业的股权与国内外实力雄厚的企业集团合资或合股,共同发展壮大。用企业现有的土地、码头、仓库进行招商引资或置换,引进物流技术和管理,将传统运输企业的运输主业做成物流产业。
十、互联网时代怎么整合建筑施工企业?
加快Bim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对建筑业每个项目的所有参建方用三维仿真的形式表现出来,加快所有资源的整合,对以前建筑业以前不能表现出来的东西用这种技术表现出来,将工艺与流程清晰的表现出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实现建筑业与互联网的"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