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精准扶贫?
我觉得题主提问和提问里的描述应该分两方面来回答
先说精准扶贫,我个人理解是贫困不仅仅是金钱上的扶贫,还有精神上的。
对于贫穷地区的贫困人群来说,除了经济上的贫困之外,精神上的贫困也是需要相当程度重视,我这里不仅指文化娱乐方面的,还有很多经济规律方面的常识性知识。现在中国整体的经济水平已经达到世界前列,北上广深这些超级大都市的发展阶段也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代,这种领先不仅仅是物质上还有精神上的。特别是整体环境上的,怎么说呢,我觉得就是贫困地区和发达地区就像两个有关联但完全没有相同点生态系统。
精准扶贫想要让贫困群众摆脱贫困,除了必要的物质帮助外,必要的非物质帮助,让穷困人群快速低成本的适应现代社会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注点。
怎么说呢,如果把致富比喻成一个网络游戏,那么贫困人群就应该是一群0级小号,这个时候让他们有个新手村,提供给他们一群0级小怪,让他们积累升级,等升级到一定程度再让他们进低级区,熟悉环境后才进入不分级普通游戏区。
现在的社会环境就有点类似不分级游戏区,如果只给物质帮助。我觉得就像给一个0级新手一个20级武器,结局无非那么几种,要么一进游戏就被别的玩家抢走或骗走。要么过渡依赖这件武器,而扶贫政策一般都是有期限和限制的,一旦失去武器(扶贫政策),分分钟打回原形,落差太大让人产生畏惧,于是越扶贫越穷。还有最后一种,就是失去脱贫动力,变得短视。比如有关部门送什么羊羔,树苗。养大了卖掉就能脱贫,可这些需要养殖技术,需要承担销售风险,这对于还没经历过资本主义社会运行模式的贫困人群来说,他们未必能懂。但感性认识里他们会做出最符合经济效益的行为,拿到羊吃掉,树苗换酒是最稳妥低风险的,至于贫困,他们已经很贫困了,再苦也不会更糟糕了。。。。
所以某种程度上说,先富带动后富是有一定道理的,只有让人们清楚明白看到可复制的路线之后,到时候不用赶他们自己就会爆发“主观能动性”。当然这其中的动力是来自'脱贫动力还是妒忌心,嗯。。我觉得这样的效果可能会更长远点。看看新闻报道里那些“乞丐村”“冰毒村”,我觉得应该足以证明榜样的力量有多么的恐怖,虽然这些例子有些。。。。。嗯。。。
怎么说呢,就是让贫困人群及时学会社会里各种“骗钱”的招数很有必要,比如什么集资诈骗,传销之类的。当然更多的比如经营风险常识,贷款利率常识之类的东西他们更需要。
然后再来说说题主提问里的那些事。
我觉得这事儿可以理解为“扶贫”上的精神扶贫,或者叫“熟悉游戏规则?”。如前面我说的,如果把脱贫致富理解成升级打怪的网游。那么有一本正确路径的游戏攻略就变得很重要。
而对于相当多贫困人群来说,他们大多数时候没经历过如何处理有余钱的时候如何更好的规划这种“致富必备常识”。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或做合适投资什么的,他们之前从没遇到过,而且这些都是有风险的,以他们原有的抗风险能力,排斥任何风险的行为会是更主动的选择,比如吃掉用掉,先享受是最安全保险的。
当然这种行为大多数人也多多少少经历过,特别是大学毕业刚刚进入社会工作,很多时候不知道怎么的就变月光族了,只有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才会学会规划自己的经济。但对于贫困群体来说,他们很多时候没有从错误中积累正确姿势的资格。或者说在这个网络游戏里,贫困人群是免费用户,死一次就得从头开始,我们多多少少是VIP,死了还有钱买个原地复活服务。。。。
至于说贫困人群的尊严问题,我个人思考是人是否有“贫穷的自由”?当然,有一部分说法是人们是没有贫穷的自由的,或者说贫困不属于“自由”?对于这里的弯弯绕,我也没想明白,我读书少。。。。
不过我的想法是,是否可以借鉴“最低生活保障”的概念来理解。
即低于“最低生活”水平的贫困是不属于“自由”也不应该被允许。
至于这个最低生活水平的具体标准,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介于此,我的看法是以现阶段发展水平来说“扶贫”不包括“尊严”,政有关部门还承担不起这种成本。但“致富”应该包括“尊严”,有关部门在寻求'致富的群众们有必要加入给与后富群众一定的尊严保证。
当然,因为经济水平限制,这种寻求“尊严”的方式可选项会比较少。
比如说拿助学贷款的学生,拿助学金买个一千多小米手机,买个百来块运动服提升生活品质我觉得没什么,可如果买五六千的手机或上千的运动服我觉得就不合适了.但这仅仅是以我的日常生活水平为参考,我都很久没买运动服了,我不太确定现在还有百来块运动服没有。。。。。
所以这又涉及到一个社会主流大众的公同“容忍线”问题了。比如知乎这里不就年入低于十万没办法活的看法嘛。。很多时候,不同阶层对“常识”“容忍线”的看法差异很大的。。
二、精准扶贫靠什么扶贫?
精准扶贫就是点对点,靠上去真正扶贫,靠的是党的精准扶贫政策,靠的是广大住村书记,也靠的是全民族的支持。
三、精准扶贫的扶贫顺序?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论述,必须科学把握精准扶贫的三个阶段,即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
精准识别是指扶贫对象的明细化、准确化和分类化。
精准帮扶是指扶贫措施的创新化、差异化和造血化。
精准管理就是指扶贫过程的合理化、有效化和可持续化。
四、精准扶贫概念?
精准扶贫就是点对点扶贫,是真扶贫。
五、精准扶贫证书?
精准扶贫证是一份用于登记贫困户基本情况和2016年度至2020年度家庭扶贫基本信息情况的工作手册,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开发办公室印制。精准扶贫证主要内容是贫困户基本情况和2016年度至2020年度家庭扶贫基本信息情况,用于贫困户识别和建档立卡。
六、精准扶贫内涵?
精准扶贫的内涵: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的,谁贫困就扶持谁。
七、精准扶贫作用?
第一,精准扶贫是对“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效的检验。
第二,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前提。
第三,精准扶贫是改善民生的重头戏。
八、精准扶贫名词?
举几个例子:双基排查,双业提升,双貌改善,志智双扶!农民学信、同心超市、红黑榜、社会扶贫、消费扶贫……
九、精准扶贫标准?
国家对贫困户的界定,有其严格的划分标准:即绝对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低于627元),相对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628—865元),低收入人口(年人均纯收入866—1205元);一般收入和高收入(年人均纯收入1205元以上)。通常把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205元的家庭人口统称为弱势群体。
二、贫困户有什么优惠政策
1、贫困户产业扶持补助
补助标准为4000元/户,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产业,验收合格后兑现该项资金。
2、贫困户教育补助
①学前教育免收保教费;
②义务教育免除杂费、教科书、作业本,享受寄宿生补助,小学生每生每期500元、初中生每人每期625元,享受营养改善计划,4元/生/天;
③高中教育:发放国家助学金,建档立卡的学生可领取每人每年1000元的补助;
④大学教育:每人每年可获得4000元补助(其中学费资助2000元、生活补助2000元),直到学业结束。休学期间,暂停发放资助。
3、贫困户医疗补助金
①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医疗扶贫“十免四补助”;
②在区内住院治疗目前实行的是个人医疗费用“零支付”;
③2017年贫困户免收新农合费用。
4、贫困户民政低保补助
①重点低保保障标准为220元/人/月;②一般兜底保障标准为120元/人/月。
5、贫困户建房补助
①危旧房改造补助:C级补助1.5万元/户,D级补助2.5万元/户;
②易地扶贫搬迁补助:自愿到朝天中心城区购买合法商品房的,人均补助5万元;自愿在农村按统一规划自建的,人均补助2万元;6、贫困户社保补助
1.养老保险个人缴费补助:一般贫困人员每人每年补助60元;农村低保人员每人每年补助100元。
2.医疗保险个人缴费补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每人每年由72元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
3.医疗保险报销比例提高:一般城乡居民的报销比例提高5%。
十、互联网 精准扶贫峰会
全球互联网行业近年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各个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力。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无限动力。而互联网扶贫峰会则是互联网行业与扶贫事业的结合,旨在实现精准扶贫,为贫困地区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发展。
互联网行业的社会责任
作为一个发达的行业,互联网行业应当有所担当,主动肩负起社会责任。精准扶贫峰会正是互联网行业回报社会的一种积极方式,通过行业内优势资源的整合和支持,为贫困地区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帮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仅能够提供就业机会,还能够推动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促进农村的经济增长。因此,互联网行业应当加强合作,共同探索精准扶贫的道路,为实现共同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精准扶贫峰会的意义
互联网扶贫峰会的举办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峰会聚集了来自互联网行业的精英和专家,各方面的力量汇聚一堂,共同探讨扶贫问题,分享经验和最佳实践。这有助于推动互联网技术向贫困地区的转移,为贫困地区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帮助。
其次,精准扶贫峰会为各方合作提供了平台。通过互联网扶贫峰会,不同的组织和企业可以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寻找解决扶贫问题的途径。这种合作将更好地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推动精准扶贫事业的发展。
互联网技术在精准扶贫中的应用
互联网技术在精准扶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通过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贫困地区的信息更加透明,各方面的支持也更加精准。这有助于贫困地区更好地了解和利用外部资源,推动产业发展。
其次,互联网技术可以提供培训和教育资源,提升贫困地区的技能和素质。通过在线教育平台和远程培训,贫困地区的居民可以接触到更多的学习资源,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就业能力。
另外,互联网技术可以推动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通过电商平台和在线市场,贫困地区的农产品可以更好地推广和销售,带动当地经济的增长。
精准扶贫的挑战与未来
精准扶贫虽然有着积极的意义和巨大的潜力,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互联网普及率不高是一个制约因素。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网络建设有待提升,这对推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
其次,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和信息素质相对较低,这也会对互联网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产生一定的困难。
然而,面对这些挑战,我们仍然可以对精准扶贫充满信心。未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网络建设也将得到改善。同时,各方积极合作,共同承担社会责任,精准扶贫事业也将迎来更好的发展。
结语
互联网扶贫峰会是互联网行业与扶贫事业的结合,旨在实现精准扶贫,为贫困地区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发展。互联网技术在精准扶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贫困地区带来了更多的希望和机遇。面对各种挑战,我们应当坚持合作共赢的原则,共同推动精准扶贫事业的发展,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