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科技

316科技

2021互联网医疗意义?

316科技 171

一、2021互联网医疗意义?

目前,在“互联网+医疗健康”中,互联网医疗成为当下关注的焦点,包括互联网慢病等诊疗、线上复诊、线上处方药等。互联网医疗平台具有特殊性,决定了对其实施监管的重点与实体医院不同,但在医药管理等方面线下的一些经验也可以在线上应用。

随着医保把互联网诊疗纳入报销范围,线上复诊、送药到家正在成为新趋势。但是,在线上诊疗中,对于一些有药品销售业务的商业互联网医院,可能会鼓励医生多开药,甚至和制药企业合谋推动过度用药、拉升网上药品销量;线上处方审核等平台自身监管环节,缺乏针对过度用药的管理等。

二、为什么没有医疗互联网上市公司?

金仕达卫宁和创业软件不是上市了么?

三、2021年新上市互联网公司排名?

2021年上市互联网公司排名如下:

1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2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3百度公司

4京东集团

5美团公司

6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7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8网易集团

9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

10三六零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1小米集团

12腾讯音乐娱乐集团

13北京五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14新浪公司

15好未来教育集团

16贝壳控股有限公司

17北京爱奇艺科技有限公司

18携程集团

19搜狐公司

20北京车之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四、互联网上市时间表2021?

2021年春节以来,“网红”茶饮消费品牌、京东物流等各家企业就马不停蹄地开启了IPO之旅,甚至前置仓生鲜领域,如叮咚买菜都爆出年内IPO计划。没有爆出但实质在推进年内IPO的企业则更多。

看起来,2021年的IPO市场会非常热闹。尤其对于互联网,以及“网红”新消费品牌而言,2021年将可能是IPO大年。

一些市场人士预计,今年能看到主流互联网公司都上市。

IPO

2020年本来就已经是近10年来,IPO市场的一个大年。

单A股市场,上交所、深交所就共有383宗IPO,融资总额达到4610亿元,同比增长82%。

然而,受全球二级市场“乐观”的流动性影响(不单A股),很多市场人士对2021年IPO市场表现更乐观,他们对《商业观察家》称,2021年相比2020年,是IPO市场更大的年。“现在,二级市场钱多,大量公司都在做年内IPO的计划。”

一些相对谨慎的人士也认为,2021年IPO市场相比2020年会略大,不过竞争可能会更激烈。“IPO数量会增加,但融资额可能增加不大。”

从目前情况来看,受益民主党上台后的美国政局日趋稳定、全球二级市场充沛的流动性,以及对经济复苏的预期。全球IPO市场似乎仍将会延续2020年的繁荣。

《商业观察家》则主要关注IPO市场会对整个消费零售市场带来什么影响。

有三个方向可能需要关注。

一、两级化。

二级市场对科技、互联网的热情更高。

目前来看,受益于“IPO大年”,大量互联网公司、“网红”消费品牌都在谋求年内IPO。

一些市场人士预计,今年上市的互联网公司会越来越多,主流、耳熟能详的互联网公司都会上市。

大一点的包括字节跳动、滴滴。小一点的包括一些细分赛道的领军企业,比如前置仓生鲜赛道,像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等都可能会是重要参与者。

甚至,新赛道——社区团购,可能都会有领军企业冒出来。

它们都需要趁二级市场这一波繁荣期,融资及“回报”新老股东。

融资是为了扩张,回报是为了套现。

那么,如果扩张增多,可能就会持续挤压防守的一方,比如线下实体零售商。

一方面可能是市场销售层面的挤压。另一方面则可能是,资本市场的挤压。

2020年时,当中概股如阿里、京东等回归香港上市后,对国内实体零售上市公司的挤压就比较明显。当时,《商业观察家》曾了解一些市场人士的看法,很多都表示“喜闻乐见”。有的甚至称:“终于可以不用只看国内零售公司了。”

2020年下半年来,包括连锁超市等实体零售上市公司股价则普遍出现了腰斩行情。

IPO本身则也有可能会出现“贫富差距”。

一些持谨慎观点的市场人士认为,2021年IPO融资额可能增加不大,但数量会增加。

因此,资产标的供给的增多也可能会带来竞争加剧与“贫富差距”。

二、赚资本的钱。

资本市场的活跃,对于流量平台是很好的。

以新国货消费品牌为例,过去成长起来的新国货消费品牌,大多都是营销起家。

比如押对了新的流量渠道——小红书等,选对了流量爆品,而一波崛起。

从全球消费市场的发展脉络看,只要是有一定体量的经济体,随着经济和财富的增长,本土消费品牌一定会崛起,外资消费品牌的市场份额则会越来越低。

美国如此、欧洲如此、日本如此、韩国如此,中国也不会例外。因为新生代消费者会越来越自信,越来越爱国,越来越“本土”。

这是新国货消费品牌受到关注的核心原因。

但是,中国的新国货品牌对于“出位”这件事表现得有点急。内功并没有做得太好。

为什么会有点急呢。

创业者想快速实现人生价值,资本想快速暴利套现,流量平台则想快速赚资本的钱。

那么,风口就会有点猛,有点急。

着急的创业者和资本就是营销、流量思维。

创业者会抓住一个有流量潜力的爆品。

比如美妆,消费者用的多,在美妆品类,消费者也非常愿意尝试新的美妆产品,很容易受新品牌吸引,这个品类就有流量价值。其他的品类,比如护肤水,消费者愿意去尝试新品牌的可能性更低,这个品类的流量价值就相对低。

选好“流量品类”,找好工厂配套,再降毛利。

美妆的毛利高呀,传统美妆都有70、80个点。

新国货:砍半。

这一下“网红”的吸引力就出来了。

但被砍半的毛利,原本是要去投资、支付品牌建设等费用的。现在没有这块毛利了,那就不做了,或者做的少了。

原本是要去盈利的,那现在就先不管了。

毕竟,品牌建设是个长周期的事情,快不起来。但它们又比较急。

那么,要快,就需要把钱——剩下的毛利和资本的钱用到钢上——烧流量。

先从新流量渠道——新兴消费人群聚集的流量平台烧,再烧到主流平台。快速把销售规模做大。

所以,就出现了很多奇怪的事。高毛利的美妆,做出了几十亿的销售体量,却盈不了利,前所未有。

资本的钱呢,明面是投给创业者,但最终却流向了流量平台。资本加持的新国货品牌的不断出现,想快速博业绩,导致流量竞争增多,进而又抬高了流量价格。

以至于流量平台赚到的利润中,其实有很大一块都是资本的钱。由此,资本市场只要活跃,流量平台的业绩也都不会太差。

三、煎熬。

这样的营销、流量做法能很快起量,但问题在于,基础不扎实。

对于整个体系来讲,也没有办法了,既然选择了这条路,那就只能往快速IPO,快速回报的方向走。

这其实对于一些创业者来说,并不好。资本的钱没有那么好拿。

因为IPO后,他们需要慢慢把公司调过来,慢慢把公司夯实。

会更辛苦。

对于一部分基础不实的IPO公司,这就成为了一种煎熬。

如果做不好,说没就没。

五、医疗上市标准?

从事医疗器械经营,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与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质量管理机构或者质量管理人员,质量管理人员应当具有国家认可的相关专业学历或者职称;

  (二)具有与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相适应的经营、贮存场所;

  (三)具有与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贮存条件,全部委托其他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贮存的可以不设立库房;

  (四)具有与经营的医疗器械相适应的质量管理制度;

  (五)具备与经营的医疗器械相适应的专业指导、技术培训和售后服务的能力,或者约定由相关机构提供技术支持。

  从事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的企业还应当具有符合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要求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保证经营的产品可追溯。鼓励从事第一类、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的企业建立符合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要求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

  第八条 从事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的,经营企业应当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以下资料:

  (一)营业执照和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二)法定代表人、企业负责人、质量负责人的身份证明、学历或者职称证明复印件;

  (三)组织机构与部门设置说明;

  (四)经营范围、经营方式说明;

  (五)经营场所、库房地址的地理位置图、平面图、房屋产权证明文件或者租赁协议(附房屋产权证明文件)复印件;

  (六)经营设施、设备目录;

  (七)经营质量管理制度、工作程序等文件目录;

  (八)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基本情况介绍和功能说明;

  (九)经办人授权证明;

  (十)其他证明材料。

六、互联网医疗上市公司十大排名?

1.迈瑞: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领先的高科技医疗设备研发制造厂商,同时也是全球医疗设备的创新领导者之一。自1991年成立以来,迈瑞始终致力于临床医疗设备的研发和制造,产品涵盖生命信息与支持、临床检验及试剂、数字超声、放射影像四大领域,将性能与价格完美平衡的医疗电子产品带到世界每一个角落。

2.新华医疗: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医疗器械产品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制药装备、医疗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企业。诞生于1943年的新华医疗一直是中国医疗器械行业中民族品牌阵营里的龙头企业。2002年成功上市,新华成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第三家上市公司。

3.鱼跃医疗: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医疗设备研发、制造和销售。鱼跃牌血压计2005年获得“中国名牌”称号,是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第一个“中国名牌”。鱼跃轮椅车2007年再获“中国名牌”荣誉称号。“鱼跃”商标2007年被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4.乐普医疗: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9年,总部位于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公司是从事冠状动脉药物支架、先心封堵器、心脏瓣膜、造影机等心血管疾病植介入诊疗器械设备及心血管药品研发、生产与销售的中外合资高新技术企业,是2009年在深交所创业板首批上市的28家企业之一,2014年11月入选央视财经50指数2014年度50只样本股。

5.微创医疗:微创医疗科学有限公司起源于1998年5月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成立的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为中国领先的高端医疗器械集团,业务主要覆盖心血管介入产品、骨科医疗器械、糖尿病及内分泌医疗器械、电生理医疗器械、大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产品、神经介入产品、外科手术等十大领域。

6.东软医疗:以CT为起点,东软医疗1998年成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领先的医疗设备产品与服务供应商,同时也是国内最大的CT生产商,覆盖全球的销售与服务网络。东软医疗在2014年发展较快,推出CT、磁共振系统、X射线系统等诸多新品。

7.万东医疗:在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里,北京万东医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是尽人皆知的拥有多年历史的主力企业之一。它的前身是成立于1955年的北京医用射线机厂,在那计划经济时代,它曾有着一段引为自豪的光荣历史——承担了我国常规X线机的生产和装备使命。

8.长峰医疗:北京航天长峰股份有限公司,是以中国航天高端技术和应用成果为基础的高科技上市公司。航天长峰的业务领域涉及平安城市、智慧城市、大型活动安保科技系统、应急反恐、国土边防、信息安全、安全生产、医疗器械、医疗信息化、数字一体化手术室与洁净手术室工程以及环保工程等多个业务领域。

9.深圳理邦: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是集医疗电子设备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企业,主要涵盖妇幼保健产品及系统、多参数监护产品及系统、心电产品及系统、数字超声诊断系统、体外诊断五大领域一百多种型号,已成为国内领先并在全球持续快速成长的医疗电子设备供应商。公司于2011年4月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

10.九安医疗:天津九安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适宜现代家庭使用的医疗器械电子产品为核心,致力于将千家万户和现代医疗联系起来,实现医疗进入家庭,在配备最新科技医疗设备的条件下,在病人家中实施监护、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

七、互联网医疗口号?

医路直达,智护万家。

成就健康梦,我们更出众。

八、互联网医疗龙头?

1.体外诊断龙头:迈瑞医疗 

2.心电与监护仪器龙头: 理邦仪器 

3.医用超声龙头: 开立生物

4.骨科耗材龙头: 大博医疗

5.心血管支架: 微创医疗

6.内镜微创龙头: 澳华内镜 

7.人工晶体龙头: 爱博医疗 

8.心脏封堵器龙头:先健科技  

9.扫描仪器CT龙头:联影医疗 

10.数字化X线龙头:安健科技

九、鱼跃医疗上市时间?

2008年4月

鱼跃医疗于(2008)年成功上市,2008年4月,鱼跃医疗成功在深交所上市,成为全国医疗器械行业首家在国内上市的民营企业。

十、飞龙医疗上市了吗?

飞龙医疗没有上市,是一个集研发、生产、销售、经营采供血设备、疾病控制设备、卫生监督设备和医疗设备为一体的专业性公司。

上一个下一篇:为什么互联网的标志是e?

下一个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