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塑造品牌的目的?
对企业而言,品牌是市场和消费者对企业质量的认可,媒体是企业向市场和消费者传递质量信息的管道和工具。
树立了好的品牌就为企业赢得市场,打下了坚固的基石。因此,企业的品牌化建设的好坏关键在于在市场上赢得好的口碑。
二、如何塑造品牌文化?
1、传承企业历史文化。
将企业品牌从无到有的过程,用故事/文章的形式进行综合整理,撰写成品牌成长史,方便后人借鉴和学习。将成长过程中积累的优秀经验,不断的发扬光大。
2、打造特有的设计风格。
优秀的品牌设计,能让人看到商标,文字,图片等信息就能第一时间联想到相连的品牌,如看到红蓝色的商标,就联想到可口可乐,看到蜂鸟图标,就想到迅雷等等。所以打造品牌文化,一定要让自己的产品外观设计,文字图标设计等形成一种固定风格,从而达到强化消费者认知的目的。
3、提炼品牌精神。
要注意提炼出企业品牌的核心精神,如在品牌文化中,大力倡导诚信,道德,优质,高效等关键词,研究提出品牌名言。
4、提供优质服务。
品牌文化的打造,无非就是刺激消费。一个成功的企业必定是能提供优质服务的企业,口碑相传的好产品,好服务,才能让自己的品牌产品长盛不衰。如京东商城,以高效的送货速度,获得了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5、注重人才培养。
不同的行业也会产生许多优秀的行业人才,也可以说是行业明星。拥有自己的行业明星,品牌也能更加响亮,才会有更多的簇拥者。
6、发掘品牌文化故事。
企业的文化故事包括创业历史,创业者成长经历等等,凡是值得推崇,对企业具有推动作用的故事,都可以发掘,向消费者展现。如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的成长史,就被当作一种励志的企业文化,鼓励着大批的创业年轻人奋发图强。
7、不断更新品牌文化。
要在不断发展的社会大环境下永葆青春,必须要不断的更新品牌文化,做到与时俱进,与科技接轨,与社会需求接轨,在牢记品牌历史的同时,大胆的创新,探索新的发展方向。就如迪士尼系列动画电影的开场小片,随着年代的进步,开场影片也在不断的变化,创新,从2D到3D,从普通画质到清晰画质再到高清画质,紧跟时代步伐。
三、品牌塑造的意义?
建立产品销售渠道的前提是增强消费者的购买力,尤其在消费者面对高档产品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价格高昂的情况,这个时候就需要品牌塑造,大幅吸引消费者,刺激消费。对企业的产品盈利有着重大意义。
四、互联网企业如何建设品牌?业界有哪些品牌塑造值得借鉴
一、建立品牌即是建立一套符号系统
2016年双11狂欢将至,天猫联合40多家国际品牌,推出40余张品牌宣传海报,海报整体呈猫头形状,又融入了合作品牌的元素,构图和设计新颖美观,这些海报近几天在互联网上传播甚广。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天猫第一次对“猫头”的演绎,近年来,天猫通过广告片、出街海报、创意艺术展、网站设计等各种方法,对“猫头”进行了精彩绝伦的演绎,“猫头”已经沉淀为天猫重要的品牌资产。笔者认为“猫头”就是天猫品牌的超级符号。
(海报完整版点击:
2016年天猫双11首波品牌海报出街,49张张张惊艳!)
那么,什么是品牌超级符号?品牌超级符号至少具备大三功能。
第一,指称识别功能。
通过品牌符号识别品牌,降低品牌传播难度。最常见情景,看到A便联想到B,提到“罗永浩”,我们便想起锤子手机,罗永浩就是锤子手机的品牌超级符号。
第二,信息压缩功能。
品牌超级符号能够传递品牌丰富的价值信息,提升消费者品牌偏好度。可口可乐明亮纯粹的红色和动感的飘带,时刻向消费者传递着可口可乐幸福、快乐的品牌文化。红色瓶身与动感飘带便是可口可乐的品牌超级符号。
第三,行动指令功能。
品牌超级符号影响消费者消费行为,“指挥”消费者购买我们的产品或服务。吃火锅容易上火,怎么办?我们会想起“怕上火喝王老吉”,吃火锅时总让老板加一罐王老吉,“怕上火喝王老吉”这句广告语便是王老吉的品牌超级符号。
华彬&华楠先生认为“超级符号方法是刺激消费者本能的最高效的反射方法。符号就是人们大脑深处的意识,是文化条件反射,是一个直接的,本能的反射捷径。”如果人类不曾发明“品牌”这个词,用“符号”这个词来表述可能更准确些。我们要建立一个品牌,亦即是建立一套符号系统。
二、打造品牌超级符号的方法(附案例)
如何打造品牌超级符号,笔者总结以下八种实操方法,并推荐五个可借鉴案例。
1、用超级符号品牌命名
一个好的品牌名称,能体现品牌的精神、属性、利益、含蕴、文化、个性和价值;且易于传播,能降低传播成本。降低传播成本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降低认知成本,看一眼便懂;一个是降低扩散成本,看一眼便能记住,而且乐于介绍给别人。
奶茶妹妹便是“用超级符号品牌命名“的经典范例。章泽天的第一个网络推手是猫扑的社区运营经理,在猫扑网,他发现有不少网友用一张少女照片回帖,照片中少女穿白色衬衣,手捧奶茶,面带微笑。由于她手拿一杯奶茶,猫扑的编辑当即决定叫她“奶茶妹妹”,随后“笔袋男”发表了那篇著名的《哥散尽全部家当求此女》,经过后续传播,奶茶妹妹迅速走红网络,在互联网上提及“奶茶”,网友往往联想到“奶茶妹妹”,自此,“奶茶妹妹”已经成为一个品牌超级符号。究其原因,首先,“奶茶”是我们大众所熟悉的饮品,“奶茶”本就是一个超级符号,“奶茶”成为章泽天的代名词,就降低了传播信息量,更有利于传播。其次,章泽天手持奶茶照片也是奶茶妹妹清纯形象的最直观展现,迎合了网友的审美偏好。在互联网金融行业,悟空理财便充分利用了“孙悟空”这个超级符号。
2、将企业高管打造为超级符号
互联网时代,企业高管不仅仅局限于企业管理职能,众多企业高管纷纷"抛头露面”,从幕后走到台前,走到大众视野中来,为自己的品牌发声。
董明珠大概是国内知名度最高的女企业家了,2014年年初,格力将品牌代言人成龙改为董明珠,董明珠抓住一切机会为格力代言,甚至把自己的照片放到了格力手机开机屏幕上。2016年年初,董明珠自媒体上线。财经作家吴晓波说,“董明珠成了另一类网红”。董明珠说“如果我是网红,更多是因为格力成为网红”。董明珠在网红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董明珠已经成为格力的超级符号。在互联网金融金融行业,类似的超级符号有唐军,周世平(影响力更多限于互联网金融行业内)。
3、将企业logo打造为超级符号
企业logo是企业综合信息传递的媒介。企业logo作为企业CIS战略的最主要部分,在企业形象传递过程中,是应用最广泛、出现频率最高,同时也是最关键的元素。
天猫对“猫头”的演绎便是“将logo打造为超级符号”方法的实践,此外,为大家所熟知的还有麦当劳的“金色大M",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抬头看见这个“金色大M",我们便知道这附近就有麦当劳。“金色大M"作为一个品牌超级符号,对麦当劳而言,至少有两方面的意义,第一,极大的提高了产品的能见度,高高竖起一块广告牌,广告牌便时刻在向周围的人群揽客。第二、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品牌偏好,熟悉的“黄色大M",让消费者倍感温暖和亲切。
4、将企业吉祥物打造为超级符号
企业设计吉祥物,往往选择具有亲和力和特殊精神内涵的事物,以富于拟人化的象征手法或夸张的表现形式,来吸引消费者注意、塑造企业形象。但大多数企业的吉祥物形同虚设,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坚果品牌三只松鼠的吉祥物(拟人化形象)便采用了松鼠,为什么要用松鼠呢?首先,坚果是松鼠的主要食物,可以让人第一眼看见便联想到该品牌的产品类别;第二,松鼠的形象很萌很有趣,当买家看到如此可爱的松鼠,怎能不动心?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它非常便于识别、让人记住。它可以在品牌推广中塑造一种活泼可爱、亲和力的品牌形象,可以让人在相视一笑中对品牌产生美好的联想和印象。类似超级符号还有江小白、京东电子狗等。
5、将广告语打造为超级符号
好的广告语就是品牌的眼睛,对于人们理解品牌内涵,建立品牌忠诚都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当我们困了累了,怎么办?我们会想起“累了困了喝红牛”,今年春节送长辈礼品,送什么?我们会想起“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在很多场景下,当我们出现需求,总有一句广告语浮现脑海,他们是品牌的超级符号,是品牌植入到我们大脑内的“内应”。
6、将企业VI元素打造为超级符号
VI元素是视觉识别系统中的构成元素。将企业理念及文化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的形式语言和系统化的视觉符号,传达给社会大众。
厨邦酱油是一个酱油品牌,如何让厨邦在竞争激烈的酱油市场异军突起,成为全国一线重量级品牌?厨邦酱油创造了餐桌布绿格子的品牌符号,并把它应用到厨邦所有的产品包装和企业形象上,消费者可能不认识厨邦,但大家都熟悉绿格子——餐桌布、食物和食欲。所以,这个绿格子便完成了厨邦品牌的识别、记忆、价值传达,还有消费者的品牌偏好,对绿格子的好感移植到厨邦品牌上。
7、制造事件打造品牌超级符号
当品牌本身并无可延展符号,或延展难度较大,便可考虑通过制造话题或事件,制造社会热点,获取大众关注,然后将事件中的某个元素与品牌相绑定,培养品牌的超级符号。
2015年2月,安徽芜湖一家P2P平台“永利财富”跑路,深圳的同名平台“深圳永利财富”躺着中枪,在此背景下,为了扭转不利形象、彰显在永利财富理财的资金安全,永利财富老板刘洪发微博称“绑脚办公一周”,希望借“绑脚明志”,此事件传播甚广,对永利财富的知名度、美誉度都有较大的提升。公司采取此举的主要目的是危机公关,客观上,也为平台打造了一个超级符号(在互联网金融行业内),“绑脚办公”这个超级符号拉动了“永利财富”的知名度。类似还有,凤姐理财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信和财富,“工资裱”理财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富门财富。
8、更多方法
企业打造超级符号的方法和案例还有诸如,把公司建筑物打造为超级符号,阿芙精油的梦想城堡便是阿芙精油的超级符号;将服务过程打造为超级符号,海底捞服务员的微笑便是海底捞的超级符号。把嗅觉气味打造为超级符号,公司附近有一家黄焖鸡饭店,从早到晚,飘香四溢,路人总被吸引,黄焖鸡的香味是这家黄焖鸡饭店的超级符号。
更多方法我们可以借助“CIS理论”,围绕企业识别系统五要素:企业的理念识别、企业行为识别、企业视觉识别、企业听觉识别、企业环境识别,进行拓展和思考。
五、传统的品牌塑造方式?
一、培养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是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于2011年在《中国互联网创业的三个新机会》的演讲中最早提出的,它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现在这一观念正逐步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家,甚至企业以外的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人所认可。
从品牌角度出发,不难发现用户思维与社会化思维是9大互联网思维中,是传统企业,尤其是工业品企业最需要具备的。
1. 用户思维
互联网思维最重要的就是用户思维。“用户”与“客户”不一定相等,客户是付钱的,用户最终使用产品,但不一定付钱。用户思维就是在价值链各个环节中都要“以用户为中心”去考虑问题,而这恰恰却是许多最容易忽视的!因为,大多数企业往往只关注如何“搞定客户”。比如,当我们坐在高铁列车上时,可能会感觉到空调太冷,却经常被告知无法调节温度。以这种糟糕的体验,根本无法在大众中建立品牌美誉。而日本的高铁企业却深入研究空调对乘客体验的影响,并不断改进产品。
英特尔、GE、莫代尔等公司,本质上也都是采用了“用户思维”,他们跨越了下游客户,直接关注最终用户,不断改进产品、提升用户体验,从而促进了品牌的提升。
2. 社会化思维
社会化商业的核心是网,公司面对的客户以网的形式存在,这将改变企业生产、销售、营销等整个形态。社会化思维的一个重要法则就是要“利用好社会化媒体”。特别是在后大众化和圈子时代,品牌不再是公司对顾客的传播,而是个人对个人的传播。品牌要具有某个被群体接受的身份,才能获得群体的认同,并对其造成影响,群体圈子才会帮助或允许品牌进行宣传,即进行有效的信息传播。
二、 树立清晰的定位
品牌定位就是为品牌在市场上树立一个清晰的、有别于竞争对手的、符合目标市场客户需要的形象和特征,从而在目标客户心中占据有利位置。拥有定位的品牌才是强势品牌,因为它拥有与众不同的概念,当顾客产生相关需求时,自然会将它作为首选。
互联网时代,企业品牌定位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清晰的角色认知:
互联网对于传统行业的冲击有目共睹,尤其是在“工业4.0”和“互联网+”的时代,企业的商业模式将从“产品提供商”向“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最终由“硬件定义企业”向“软件定义企业”转变。因此,在品牌定位营销前,不管企业要跨入哪一行,都不要忽略这一大
六、品牌塑造与品牌建设的区别?
品牌塑造是在没有形成完整的品牌,品牌建设是对现有的品牌进行经营
七、品牌塑造与品牌建设的关系?
品牌塑造离不开品牌建设,品牌建设与品牌塑造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八、品牌塑造和品牌建设的区别?
品牌塑造指通过一整套科学的方法,从品牌的基础入手,对品牌的成长飞跃、管理、扩张、保护等进行流程化、系统化科学的运作。
“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品牌”就是知名度,有了知名度就具有凝聚力与扩散力,就成为发展的动力。企业品牌是城市经济的细胞,企业品牌是带动城市经济的动力。而企业品牌的建设,首先要以诚信为先,没有诚信的企业,“品牌”就无从谈起。其次,企业品牌的建设,要以诚信为基础,产品质量和产品特色为核心,才能培育消费者的信誉认知度,企业的产品才有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品牌建设包括了品牌定位、品牌规划、品牌形象、品牌扩张等等。
九、品牌ip形象塑造的意义?
1.具有代表性,IP形象跟卡通形象是不同的,对外输出是企业品牌的代言人,合理运营能快速建立出企业的品牌识别跟联想,这样的话是有利于项目传播。
2.可持续性经营,IP具有强延展性,赋能以独特内涵跟故事可以做出更多的延展内容,帮助品牌实现市场差异化。
3.品牌故事,简单来说,用“文化符号”这个词来形容是更加合理的,如果形成了产品文化,能在20-30岁年轻用户达到爆发式的传播,在推广产品和应用的时候提供友善而积极的形象是可以当作一个不错的营销工具。
十、品牌形象的塑造方法?
加强品牌管理首先要求企业负责人亲自过问品牌问题,把形象塑造作为企业的优先课题,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像抓产品质量一样来抓品牌形象塑造。
这样做,更有利于把品牌形象和企业愿景与经营理念结合起来,其次,要树立全体员工的品牌意识,员工明白了塑造品牌形象的重要意义,就会产生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而形成凝聚力和战斗力。
加强品牌管理的另一个核心问题是要在企业内部建立起特有的理念体系和运作机制,建立起科学的组织架构和严密的规章制度,这是实施品牌管理的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