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监督权和监督权利有什么区别?
监督权,从本质上讲,是一项不同于且外在于被监督的权力之外的一项专门的权力。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及国家工作人员的公务活动的权利。它是公民参政权中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国家权力监督体系中的一种最具活力的监督。
监督权利是指宪法规定公民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二、监督权的地位?
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公务活动的权利。它是公民参政权中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国家权力监督体系中的一种最具活力的监督。实行民主监督,既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也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各项事务享有监督权。宪法和法律赋予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一府两院”(政府、检察院、法院)进行监督的权力,以保障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对国家权力机关负责,保障行政和司法权力的有效行使,保障人民当家做主权利的实现。
监督权包括公民直接行使的监督权和公民通过自己选举的国家代表机关代表行使的监督权,另外,公民的许多权利具有监督国家权力的性质。这里,作为参政权的一项内容的监督权,是一种直接的政治监督权。它主要包括五项内容,即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
三、监督权的条件?
公民要负责地实行民主监督,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监督权。要负责地实行民主监督,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为此,一要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不能捏造、歪曲实事,诬告、陷害他人;二不要制造事端,不能围堵和冲击国家机关及拦截公务车辆。
四、舆论监督权
舆论监督权:言论自由与公共利益的平衡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舆论监督权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舆论监督权是指公民或媒体对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公共机构的监督权利,旨在促进公共事务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需要深入探讨舆论监督权的本质、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以及如何在保护言论自由与维护公共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 首先,舆论监督权是言论自由的重要体现。言论自由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人权之一,它赋予了公民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和情绪的自由。通过舆论监督,公众可以对公共事务进行广泛的讨论和监督,从而促进信息的公开和透明,推动社会的进步。 然而,言论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侵犯他人的权益。在行使舆论监督权时,我们必须尊重法律、道德规范和他人隐私。我们不能散布谣言、恶意中伤他人,也不能利用舆论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或威胁。这是言论自由和舆论监督权行使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舆论监督权的行使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公共利益是指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它超越了个人的利益追求,强调公共事务的公正、公平和合理性。舆论监督权的存在,使得公众能够及时了解公共事务的进展,提出意见和建议,督促公共机构依法行政、公正司法。这不仅有利于维护公共利益,也有助于提高公共机构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但是,舆论监督权的行使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首先,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容易引发舆情危机。其次,一些不法分子或敌对势力可能会利用舆论进行恶意攻击和造谣诽谤,损害他人的名誉和权益。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网络监管机制,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和管理,确保舆论监督权的正当行使。 此外,舆论监督权的行使还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公众应该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养,学会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行使舆论监督权。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公共机构也应该积极回应公众的关切和诉求,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和互动,共同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 综上所述,舆论监督权是言论自由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点。在当今网络时代,我们应当充分认识舆论监督权的重要性,遵守言论自由和舆论监督权行使的基本原则,共同营造一个公正、公平、透明的网络环境。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您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调整优化。五、群众有监督权吗?
群众不仅有监督权,而且有不可削弱的最大的监督权。因为,群众就是人民,为人民服务就是为绝大多数群众服务,当然应该而具必须接受群众的监督。再说密切联系群众是优良传统和作风,倾听群众意见是做好工作的法宝。接受群众监督是清廉的保证。
六、如何正确行使监督权?
①要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勇于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监督权,积极参与网络反腐。
②要采取合法的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不能恶意炒作,避免“网络暴力”的发生。
③要依法行使政治权利,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要合法合理地行使网络监督权利,发挥“网络反腐”的积极作用。
七、公民监督权有哪些?
我国《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监督权主要包括批评建议权、控告检举权、申诉权。
1、公民的监督权是指公民所享有的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活动的权利。监督权是人民主权原则的具体体现,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
2、批评建议权实际上是由批评权和建议权两项权利组成。批评权侧重于公民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缺点、错误或其他感到不满意的地方提出批评意见;
3、建议权侧重于公民发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存在的缺点或不足之后有权通过一定的形式提出改进建议。批评权与建议权往往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所以一般被统称为批评建议权。
4、控告检举权主要是指公民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或犯罪行为,有权向有关机关提出控告和检举、揭发,请求有关机关对违法犯罪行为予以制裁。
5、申诉权是指公民对因行政机关或司法机关的错误或违法的决定、判决,或者因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致使其本人或其亲属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有权向有关国家机关申述理由, 提出改正或撤销决定、判决或赔偿损失的请求。
八、行使监督权的限制?
行使监督权应遵守宪法和法律,实事求是,不得诬告陷害,诽谤他人。
九、监督权的监督效力?
监督权是我国宪法、组织法和监督法赋予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宪法第三条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这充分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是我国监督体系中最高层次、最具权威、最有法律效力的监督,是人民行使国家管理的权力、实现国家机构之间相互制约、保证国家机关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人大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大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是不可替代的。人大监督的实质,就是以权力制约权力,从制度上确保宪法和法律得到正确实施,确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得到尊重和维护。
人大监督其特点是具有法律性、事后性、间接性、权威性,人大对一府两院的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人大与一府两院的关系既有监督,又有支持;既要依法监督,又不代行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人大依法搞好监督,有利于推动一府两院改进工作;一府两院依法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有利于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人大监督包括法律监督、工作监督等方面。
法律监督。人大法律监督是指对一府两院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进行监督。主要内容可分为:一是立法监督,即对上述机关制定的被认为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规范性文件进行监督;二是执法监督,即对被监督对象遵守执行宪法法律情况、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进行监督。
人大法律监督的主要方式:1.听取和审议执法工作汇报;2.提出询问、质询和罢免案;3.执法检查;4.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5.改变或撤销不适当的决议、决定和命令;6.受理人民群众的申诉和意见。
工作监督。人大工作监督是指对一府两院的工作是否正确执行宪法法律、是否正确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及一府两院的组成人员是否尽职尽责的情况进行监督。一是全面的工作监督。就是对一府两院贯彻执行宪法和法律以及党和国家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全面工作进行的监督;二是计划和预算监督。就是审查和批准国家或地方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其执行情况,审查或批准国家或地方的预算及其执行情况;三是人事监督。就是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的监督。
十、公民监督权的对象?
公民监督权使用的对象是行使公权力的人员,公民的监督权是一种民主权利,并没有法律效力,公民在行使监督权时可以使用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等权利,公民勇于行使宪法法律赋予的监督权,但要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可干扰公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