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国制度发展历程?
英国政治制度在国外的影响相当广泛。尤其是近代以来,随着殖民主义扩张,“日不落”帝国的形成,英联邦的建立和英国政治文化的传播,英国政治制度的某些机构与相关制度被不少国家仿效和借用。甚至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我们也能看到英国议会制度的影响。所以,英国议会被称为世界议会之母是有道理的。
1、早期文明
在不列颠群岛上很早就有人类活动,约公元前13世纪,伊比利亚人从欧洲大陆来到大不列颠岛东南部定居,约公元前700年以后,居住在欧洲西部的克尔特人不断移入不列颠群岛,其中有一支称为不列吞人,不列颠这一名称可能来源于此。
克尔特人已知使用铁器,耕犁在技术上不断进步,并已使用货币,生产力发展促使克尔特社会逐渐分化。
2、罗马时期
公元前54年,凯撒两度率罗马军团入侵不列颠,均被不列颠人击退,公元43年,罗马皇帝克劳狄一世率军入侵不列颠,征服不列颠后变其为罗马帝国的行省,到409年,罗马驻军被迫全部撤离不列颠,罗马对不列颠的统治即告结束。
3、中古时期
罗马人撤离后,居住在易北河口附近和丹麦南部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以及来自莱茵河下游的朱特人等日耳曼部落,到7世纪初,入侵者先后建立起7个强国:这个时期史称“七国时代”。
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时是氏族部落组织,入侵过程中,原来的氏族组织解体,随着生产力发展,土地逐渐变成私有财产,出现了贵族、大土地占有者、依附农和奴隶,村社成为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向封建土地所有制过渡的形式,一般认为是英国社会封建化过程的开始。
6世纪末,____传入英国。
从8世纪末开始,以丹麦人为主体的斯堪的纳维亚人屡屡入侵英国。
879年,阿尔弗烈德大王和丹麦人订立条约,将英格兰东北部划归丹麦管辖,称为“丹麦区”。
10世纪初,阿尔弗烈德大王的后继者逐渐收复丹麦区。
11世纪初,丹麦人卷土重来,丹麦人占领期间,英国封建化过程加速。
二、英国发展简史?
英国发展历程
1、思想解放:15、16世纪,文艺复兴扩展到英国,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奠定思想基础。
2、资本积累:15、16世纪,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转变→圈地运动、殖民掠夺、三角贸易。
3、抢占先机:17世纪中后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三、英国发展历程?
1、罗马时期
在不列颠群岛上很早就有人类活动,约公元前13世纪,伊比利亚人从欧洲大陆来到大不列颠岛东南部定居。约公元前700年以后,居住在欧洲西部的克尔特人不断移入不列颠群岛,其中有一支称为不列吞人,不列颠这一名称可能来源于此。
公元前54年,凯撒两度率罗马军团入侵不列颠,均被不列颠人击退。公元43年,罗马皇帝克劳狄一世率军入侵不列颠。征服不列颠后变其为罗马帝国的行省。到409年,罗马驻军被迫全部撤离不列颠,罗马对不列颠的统治即告结束。
2、中古时期
盎格鲁撒克逊:5世纪初,罗马人撤离后,居住在德国易北河口附近和丹麦南部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以及来自莱茵河下游的朱特人等日耳曼部落,征服不列颠。盎格鲁人(Angels)把不列颠称为“盎格兰”(谐音England,英格兰名称的由来),即盎格鲁人的土地之意。
丹麦入侵:从8世纪末开始,以丹麦人为主体的斯堪的纳维亚人屡屡入侵英国。879年,阿尔弗烈德大王和丹麦人订立条约,将英格兰东北部划归丹麦管辖,称为“丹麦区”。10世纪初,阿尔弗烈德大王的后继者逐渐收复丹麦区。
诺曼征服:英王爱德华死后无嗣,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于1066年率军入侵,同年10月进入伦敦,加冕为英王威廉一世,史称“征服者威廉”。
瓦特.泰勒起义:1380年,国王理查二世为征集英法百年战争战费,增收人头税,导致起义于1381年5月爆发。起义虽遭失败。14世纪末,英国农奴制实际上已经解体。为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得到新贵族和资产阶级支持的亨利七世即位,开始了都铎王朝的统治。
英法百年战争:1337年-1453年间英国和法国的为了领土扩张和王位争夺的战争,是世界最长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长达116年。战争结束时,英国已走上中央集权的道路,之后英格兰对欧洲大陆推行“大陆均势”政策,转往海外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帝国。
3、资本原始积累
圈地运动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之一。1536年英格兰与威尔士合并。15~16世纪,毛织业成为英国的“民族工业”,对羊毛的需求成倍增加。地主把农场改为牧场,还通过圈地围田或侵占公地,把小地产集中,连成大片。这样一来,大批自耕农失去土地而破产,沦为流浪人。
国王从1530年起颁布一系列血腥立法,迫使流浪人受雇于新贵族和资本家。海外掠夺和贸易也是原始积累的重要途径。16世纪以后,英国陆续组织许多贸易公司,进行海盗掠夺,码头官吏、海关人员、海军官兵,甚至地方高级官吏,都勾结海盗。
4、专制王权
1603年,伊丽莎白女王死后无嗣,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六世继承英国王位,称詹姆士一世,开始斯图亚特王朝统治(1603-1649年,1660-1714年)。16世纪后半叶到17世纪前半叶,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实力日益强大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越来越不能忍受封建王权的专制统治。
但詹姆斯一世和查理一世无视这些变化,坚持“君权神授”,致使矛盾激化。1641年11月,议会向国王提出《大抗议书》;翌年1月,国王企图逮捕议会反对派首领未逞,逃出首都,8月在诺丁汉向议会宣战。
5、文艺复兴
较之欧洲大陆,英国文艺复兴运动发生时间较晚。不过,经过都铎王朝和伊丽莎白女王时代,英国作为民族国家的确立,工商业的蓬勃发展,与世界文化联系的日益扩大,以及冲破罗马教廷的束缚,所有这些,都使得英国文艺复兴后来者居上。
16世纪末、17世纪初,英国涌现出的“三巨人”:莎士比亚、培根和哈维,是这一时期在艺术、人文和科学领域的最杰出代表。这一时期,英国的艺术、人文和科学相互渗透、彼此交融,在加强不同领域间联系的同时,也在不断丰富和深耕着各自的园田。
6、工业革命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首先完成有许多科学发现和发明,如蒸汽机、青霉素、脱氧核糖核酸(DNA)、多利羊和喷气式发动机等等。伦敦的金融市场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众多公司来此利用英国的商业契机。
四、互联网发展背景?
互联网发展根植于信息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全球化趋势。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互联网技术逐渐普及,网络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使得信息传递更加快捷、便利。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兴起,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互联网也为商业、教育、医疗、娱乐等各个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和发展机遇,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五、中国互联网发展还是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
应该是中国互联网发展,互联网包括了网络
六、互联网发展定律?
指在互联网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一些规律和趋势,这些定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互联网的发展和变化。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互联网发展定律:
1. 摩尔定律:摩尔定律是由英特尔公司创始人戈登·摩尔提出的,它指出计算机芯片的处理能力每 18 个月会翻一番,而价格则会减半。这一定律表明了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成本的不断降低。
2. 梅特卡夫定律:梅特卡夫定律是由以太网的发明者罗伯特·梅特卡夫提出的,它指出网络的价值与网络中的节点数量的平方成正比。这一定律表明了网络的价值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而呈指数级增长。
3. 达维多定律:达维多定律是由英特尔公司前总裁安迪·格鲁夫提出的,它指出在高科技领域,企业必须不断创新,否则就会被淘汰。这一定律表明了技术的快速更新和企业的竞争压力。
4. 马太效应:马太效应是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在互联网领域,这意味着领先的企业往往会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机会,而落后的企业则会逐渐被淘汰。
5. 长尾理论:长尾理论是由克里斯·安德森提出的,它指出在互联网时代,市场上的小众需求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得到满足,从而形成长长的尾巴。这一定律表明了互联网市场的多元化和个性化。
这些定律反映了互联网发展的一些基本规律和趋势,对于企业和个人在互联网领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七、英国未来发展趋势?
英国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不断衰落。
英国作为美国五眼联盟的主要成员,始终以美国为首,事事听从美国的安排,英国的国家利益也是被美国保障的。但是以美国为首相的西方霸权正在不断的衰落,最终将无力维持其霸权地位,自然也无法保障美国英国作为世界贸易格局中的主导地位,无法保障英国的经济利益和未来发展利益。因此,随着美国为首的西方集体的没落,英国未来的发展趋势会不断的衰落。
八、英国火车发展史?
英国1825年出现的火车机车是蒸汽机车,以蒸汽作为动力。
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之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果就是蒸汽机的出现,带动了纺织业,钢铁业,采煤业,运输业(火车,汽船),造船业等的兴起。实质是用机器来制造机器。英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领导者,正是英国的捷足先得,使得日不落帝国闪耀地球近2个世纪。
九、英国铁路发展史?
英国的铁路网早在100多年前就已经成型。19世纪50年代是英国铁路建设的高潮时期,截至1880年主要线路基本建成,1928年路网规模达到32565公里的历史最高水平。之后,由于受到世界大战和公路激烈竞争的影响,铁路运输市场份额逐渐萎缩,路网规模不断缩小。
英国铁路在2009年左右对重要既有线进行了升级改造,包括东海岸、西海岸干线的升级改造工程。东海岸干线连接伦敦和爱丁堡,长632公里。改造工程涉及邻近的米德兰干线和欧洲之星高速列车的终点站圣?潘克勒斯车站,以及国王十字车站。西海岸干线是英国重要的铁路线路,全长880公里,连接伦敦与伯明翰、曼彻斯特、利物浦、格拉斯哥等人口密集城市,承担40%以上的全国铁路货运量。西海岸干线改造工程对整个线路进行了彻底改造,包括线路、桥梁、牵引供电系统、信号设备等各方面。工程完工后可运行最高速度200~250公里/小时的摆式列车。工程分两阶段,第一阶段于2004年9月完成并通车,第二阶段于2008年底完成,2009年1月投入使用。
海峡隧道铁路连接线(CTRL)是英国近一个世纪以来修建的一条重要的新线,也是英国第一条高速铁路,因此被称为HS1。它从伦敦中部的圣?潘格勒斯站通向英吉利海峡隧道,将英国铁路直接与欧洲高速铁路网相连,全长109公里,最高运营时速300公里,23%的线路在隧道内,沿线设4个新站。
2009年,英国开始规划建设高速铁路2线(HS2),并于2009年1月成立了HS2有限公司,该公司由运输部直接领导,负责对HS2线进行可行性研究。规划的HS2线从伦敦到伯明翰,然后分别通往曼彻斯特和利兹,形成“Y形”高速铁路网,全长约540公里,计划总投资327亿英镑,分两阶段开展建设。第一阶段线路从伦敦到伯明翰,全长约190公里,第二阶段线路从伯明翰向北继续延伸到曼彻斯特和利兹。2012年,英国政府批准修建HS2第一阶段线路,该线路预计2017年开工建设,2026年开通运营。
十、英国起源与发展历程?
英国的起源和形成:
1、罗马时期
在不列颠群岛上很早就有人类活动,约公元前13世纪,伊比利亚人从欧洲大陆来到大不列颠岛东南部定居。约公元前700年以后,居住在欧洲西部的克尔特人不断移入不列颠群岛,其中有一支称为不列吞人,不列颠这一名称可能来源于此。
公元前54年,凯撒两度率罗马军团入侵不列颠,均被不列颠人击退。公元43年,罗马皇帝克劳狄一世率军入侵不列颠。征服不列颠后变其为罗马帝国的行省。到409年,罗马驻军被迫全部撤离不列颠,罗马对不列颠的统治即告结束。
2、中古时期
盎格鲁撒克逊:5世纪初,罗马人撤离后,居住在德国易北河口附近和丹麦南部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以及来自莱茵河下游的朱特人等日耳曼部落,征服不列颠。盎格鲁人(Angels)把不列颠称为“盎格兰”(谐音England,英格兰名称的由来),即盎格鲁人的土地之意。
丹麦入侵:从8世纪末开始,以丹麦人为主体的斯堪的纳维亚人屡屡入侵英国。879年,阿尔弗烈德大王和丹麦人订立条约,将英格兰东北部划归丹麦管辖,称为“丹麦区”。10世纪初,阿尔弗烈德大王的后继者逐渐收复丹麦区。
诺曼征服:英王爱德华死后无嗣,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于1066年率军入侵,同年10月进入伦敦,加冕为英王威廉一世,史称“征服者威廉”。
瓦特.泰勒起义:1380年,国王理查二世为征集英法百年战争战费,增收人头税,导致起义于1381年5月爆发。起义虽遭失败。14世纪末,英国农奴制实际上已经解体。为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得到新贵族和资产阶级支持的亨利七世即位,开始了都铎王朝的统治。
英法百年战争:1337年-1453年间英国和法国的为了领土扩张和王位争夺的战争,是世界最长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长达116年。战争结束时,英国已走上中央集权的道路,之后英格兰对欧洲大陆推行“大陆均势”政策,转往海外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帝国。
3、资本原始积累
圈地运动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之一。1536年英格兰与威尔士合并。15~16世纪,毛织业成为英国的“民族工业”,对羊毛的需求成倍增加。地主把农场改为牧场,还通过圈地围田或侵占公地,把小地产集中,连成大片。这样一来,大批自耕农失去土地而破产,沦为流浪人。
国王从1530年起颁布一系列血腥立法,迫使流浪人受雇于新贵族和资本家。海外掠夺和贸易也是原始积累的重要途径。16世纪以后,英国陆续组织许多贸易公司,进行海盗掠夺,码头官吏、海关人员、海军官兵,甚至地方高级官吏,都勾结海盗。
4、专制王权
1603年,伊丽莎白女王死后无嗣,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六世继承英国王位,称詹姆士一世,开始斯图亚特王朝统治(1603-1649年,1660-1714年)。16世纪后半叶到17世纪前半叶,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实力日益强大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越来越不能忍受封建王权的专制统治。
但詹姆斯一世和查理一世无视这些变化,坚持“君权神授”,致使矛盾激化。1641年11月,议会向国王提出《大抗议书》;翌年1月,国王企图逮捕议会反对派首领未逞,逃出首都,8月在诺丁汉向议会宣战。
5、文艺复兴
较之欧洲大陆,英国文艺复兴运动发生时间较晚。不过,经过都铎王朝和伊丽莎白女王时代,英国作为民族国家的确立,工商业的蓬勃发展,与世界文化联系的日益扩大,以及冲破罗马教廷的束缚,所有这些,都使得英国文艺复兴后来者居上。
16世纪末、17世纪初,英国涌现出的“三巨人”:莎士比亚、培根和哈维,是这一时期在艺术、人文和科学领域的最杰出代表。这一时期,英国的艺术、人文和科学相互渗透、彼此交融,在加强不同领域间联系的同时,也在不断丰富和深耕着各自的园田。
6、工业革命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首先完成有许多科学发现和发明,如蒸汽机、青霉素、脱氧核糖核酸(DNA)、多利羊和喷气式发动机等等。伦敦的金融市场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众多公司来此利用英国的商业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