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科技

316科技

企业并购案例分析?

316科技 281

一、企业并购案例分析?

昨晚,春华资本宣布收购利洁时集团旗下美赞臣奶粉大中华区业务。投资界获悉,此次交易金额为22亿美金(约140亿人民币),交易完成后,利洁时保留美赞臣大中华区业务8%的股份,春华资本持股92%。

美赞臣是一家逾百年的奶粉品牌,1905年在美创立,2017年被利洁时集团收购。今年5月10日,美赞臣大中华区业务被曝正在寻求“买家”,凯雷、KKR、贝恩、中信、DST、Baring、PAG等国内外PE巨头都参与了竞标。最终,花落春华资本。

这是一场并购血战,更是Buyout(控制股权收购)大爆发的一个缩影。此前,不断有重磅并购案落地,KKR、贝恩等最新并购案到位,再早前,刘晓丹的新基金晨壹投资设立……一切都预示着,并购大时代来了。

一场“奶粉”争夺战

花了两个月,春华资本竞购成功

22亿美金,春华资本最终买下美赞臣大中华区业务。

6月5日晚,春华资本宣布与专注健康营养、卫生的全球消费品领军者利洁时集团(Reckitt)签署最终协议,收购利洁时旗下知名婴幼儿营养品公司美赞臣在大中华区业务,并将拥有美赞臣品牌在大中华区市场的永久独家使用权。

更多交易细节流出:据悉,春华资本团队从2021年4月开始深入接触美赞臣,两个月后,双方则迅速签署协议,速度之快可见一斑。

美赞臣是1905年创立于美国伊利诺斯州的婴幼儿奶粉品牌,创始人为爱德华·美赞臣,1993年进入中国市场,2009年,美赞臣成功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2017年,杜蕾斯母公司、英国消费巨头利洁时集团宣布收购美赞臣。直至此次,美赞臣大中华区业务出售于春华资本。

这是春华资本在消费领域的又一重要布局。此前,春华资本曾入股百胜中国、君乐宝等。对于此次收购,春华资本认为,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是全球最大的婴幼儿奶粉市场,市场规模高达1500亿元。据外部机构预测,未来,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会保持每年3%的增长。

实际上,这场交易背后可谓一场血战。国内外PE和产业巨头都盯上了美赞臣,今年5月10日晚间,彭博社消息称,利洁时将以20亿美元出售美赞臣奶粉业务,在这个项目上,KKR、贝恩资本、凯雷投资集团、中信、DST等狭路相逢,中国乳企伊利、新希望也曾排队竞购,另有消息称一家VC也提出了邀约。没想到,最终是春华资本悄悄冲刺拿下。

春华资本认为,“并购标的在选择PE机构时,非常看重机构做控股权或者有较大影响力的交易能力,如buyout,carve-out,spin-off等。这需要机构拥有雄厚的实力,高超的跨国沟通能力,和帮助企业升级转型的能力。”

在春华资本收购完成后,美赞臣仍将得到利洁时在供应链、全球研发创新方面的支持;春华资本将从业务创新、经营提升、渠道优化、数字化转型等多方面支持美赞臣在中国的发展。

二、企业并购失败的案例分析?

失败案例:海尔&美泰

兼并背景

美泰公司是一家有着100多年历史、身价高达47亿美元的美国老牌家电企业,以生产吸尘器、洗衣机、电冰箱为主营业务,是美国家电市场的第三大企业,位居惠尔浦(Whirlpool)和力诺国际(Lennox)之后。 由于美泰公司生产成本过高,近年来业绩每况愈下,2005年美泰欲寻求收购公司。

海尔关注这一收购对象与其较早进入美国有关,美泰在美国当地市场的营销网络是最有价值的优势之一。

失败原因:

1)缺乏公关策略

美泰有着近2万名的员工然而海尔公司并没有将与员工的沟通作为其重要工作之一。

国际传播领域专家约瑟夫-布鲁曼菲尔德(JosefBlu-menfeld),在海尔在竞购案还被国内看好时就作出此悲观预言:在竞购过程中,海尔暴露出了传播和公关方面能力的不足,将使未来的中国企业收购变得更加困难。

海尔美国公司发言人在被问到如何联系海尔管理层时,只撂下一句“我也不知道”就没了下文。而正是海尔(美国)拒绝了《DesMoinesRegister》(美泰所在Iowa州的地方媒体)的采访,从而给当地民众传递了一个负面的信号。此举引起美泰当地工人的不满。工会在跨国收购中是一支不可低估的力量,失去了工会的支持,海尔的竞购自然举步维艰。

布鲁曼菲尔德认为:“如果正确地向美国公众解释,我认为公众将会支持中国的加盟。但问题是这样的‘正确解释’几乎从未有过。中国没能使用公关策略去形成有利于自身的美国舆论。”

2)竞购价格过高

自从美国最大的白色家电制造商惠而浦加入美泰竞购战,提出13.5亿美元的收购价格后,价格就开始不断攀升。海尔选择了退出。惠而浦先后三次提高收购价格,最终以总报价23亿美元得到美泰的肯定。

3)整合面临困难

FTN Midwest证券分析师Eric Bosshard认为,虽然海尔对美泰有意,但可能在尽职调查过程中发现,整合美泰的工作过于艰难,所以只好中途放弃。如果海尔收购美泰,将面临在美国境内推广两大品牌的问题,为推广美泰品牌注入资金。

4)牵涉政治因素

海尔目前虽由私人管理,但仍然由国家控股。在各种媒体的渲染下,海尔被描述成危险的外国掠夺者,渴望从美国买家手里抢走有价值的资产。而与海尔并购案同时间的中石油并购案也被认为政治到因素,这成为收购失败的另一原因。

三、企业纵向并购的案例有哪些?

中粮集团纵向收购海外原材料企业:

在对澳大利亚两家产能40多万吨的糖厂的收购争夺战中,7月份,中粮以1.4亿澳元的高价战胜国际巨头邦吉公司完成对澳大利亚Tully糖厂的收购,而在澳大利亚Proserpine糖厂的收购争夺战中,中粮的对手是抢先一步提出收购价格的丰益国际。

为了成功将澳大利亚这两家糖厂已经下属的甘蔗种植园一起收入中粮的旗下,从而提高中粮在农产品领域的控制力,中粮对Proserpine糖厂的收购价格在高出对手500万澳元后继续加价,在此前的1亿澳元债务再融资金额后,大幅加价3000万澳元,以1.3亿澳元的价码来提高中粮的吸引力。

为了完成对这家糖厂的收购,中粮还在收购方案中对财务安排和资金来源等做了细致的安排。

四、互联网企业并购的特点?

1、交易的突然性

每次宣布合作或者收购基本上是在突然之间宣布的,甚至在宣布收购交易的前一天,双方还口水满天飞,互相指责和谩骂。仅仅一天后,大家就握手言和,亲如一家。

这里面除了双方为了制造新闻界的神秘感,博得大众和媒体更多的眼球外,其实双方在你我都没有关注之前可能已经进行了若干轮的接触和谈判,你看到的,只是辛苦谈判多日的结果而已。所以,在互联网企业掐的死去活来时,观众们不用太入戏。因为,满满的都是它们的套路,毕竟这个时代是眼球经济嘛!!

2、交易后的稳定军心

从以上的交易并购的例子也可以看出。一般互联网企业收购以后,会宣布实行联合CEO制度,双方的业务和组织架构不变,各自业务保持独立。

说道这里,其实也是满满的套路,尤其是对于业务高度重合、没有互补价值的互联网企业收购来说,宣布实行双CEO制度基本上是大规模裁员和收缩业务线的征兆。一般半年最多一年以后,互联网巨头躲过了媒体关注度秘密集的风口,就开始亮相了。

对那些双双合并后处于相对弱势的一方的员工来说,要么快速融入新公司,要么早点找下家,背着行囊走人。商场无情义,资本的嗜血性一直以来都是如此。

五、企业并购案例

企业并购案例:成功的关键因素

企业并购是当今商业世界中常见的策略之一。通过合并或收购其他公司,企业能够扩大市场份额、实现规模经济,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优势地位。然而,并购并非一项易事,成功的关键因素取决于诸多因素。

1. 战略规划

企业并购案例中的成功首先取决于企业的战略规划能力。在并购之前,企业应明确自身的战略目标,并与候选公司的目标进行匹配。只有当两个公司的战略目标高度契合,才能形成更强大的实体。

同时,企业还应考虑是否具备实施并购战略的资源和能力。并购带来的合并整合过程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包括财务、人力、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只有在具备充足资源的情况下,企业才能成功地实施并购计划。

2. 尽职调查

尽职调查是企业并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企业必须全面了解候选公司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法律风险等方面的情况。通过尽职调查,企业能够评估候选公司的价值和未来发展潜力。

尽职调查的重点包括核查候选公司的财务报表、审计报告、合同文件等,以及与候选公司相关的法律诉讼、专利权等。只有通过充分的尽职调查,企业才能避免并购过程中的风险和潜在问题。

3. 合并整合

成功的并购不仅仅是两个公司的合并,更重要的是实现合并整合。合并整合是将两个公司的业务、运营、文化等方面进行整合,以实现协同效应和价值提升。

在合并整合过程中,企业需要制定详细的整合计划,并明确整合的目标和时间表。同时,企业还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各个部门和员工都能够顺利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流程。

4. 员工管理

并购过程中,员工是最宝贵的资产之一。成功的并购需要企业具备良好的员工管理能力,以确保员工的稳定性和工作积极性。

企业应及时与员工进行沟通,明确并购后的组织结构和员工角色。同时,企业还应制定合理的员工激励计划,以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投入,并消除并购对员工带来的不确定性。

5. 风险管理

并购过程中存在各种风险和挑战,企业应具备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风险管理包括对法律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等方面的评估和管理。企业应与专业律师、会计师和风险管理顾问合作,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并及时调整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结论

企业并购案例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企业应具备明确的战略规划能力,并实施有效的尽职调查、合并整合、员工管理和风险管理措施。只有在考虑全面并做好相应准备的情况下,企业的并购才能取得成功。

六、跨国并购案例?

跨国并购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种跨国收购,为了使企业在生产和资源上得到迅速的成长和扩大,很多企业在方法上选择跨国收购,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跨国并购。

一、联想跨国并购案例

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在北京宣布,以总价12。5亿美元的现金加股票收购IBMPC部门。协议内容包括联想获得IBMPC的台式机和笔记本的全球业务,以及原IBMPC的研发中心、制造工厂、全球的经销网络和服务中心,新联想在5年内无偿使用IBM及IBM-Think品牌,并永久保留使用全球著名商标Think的权利。介此收购,新联想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PC厂商。

联想在付出6.5亿美元现金和价值6亿美元联想股票的同时,还承担了IBM5亿美元的净负债,来自于IBM对供应商的欠款,对PC厂商来说,只要保持交易就会滚动下去不必立即支付,对联想形成财务压力。但对于手头上只有4亿美元现金的联想,融资就是必须的了。在2005年3月24日,联想宣布获得一项6亿美元5年期的银团贷款,主要用作收购IBMPC业务。

收购后,联想集团的股权结构为:联想控股46%,IBM18。9%,公众流通股35。1%,其中IBM的股份为无投票权且3年内不得出售。为改善公司负债率高,化解财务风险,联想又在2005年3月31日,引进了三大战略投资者,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TexasPacificGroup)、泛大西洋集团(GeneralAtlantic)、新桥投资集团(NewbridgeCapitalLLC)分别出资2亿美元、1亿美元、5000万美元,共3。5亿美元用于收购IBMPC业务之用。

引入三大战略投资者之后,联想收购IBMPC业务的现金和股票也发生了变化,改为8亿美元现金和4。5亿美元的股票。联想的股权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联想控股持有27%,公众股为35%,职工股为15%,IBM持有13%,三大战略投资者持有10%(3。5亿美元获得,7年后,联想或优先股持有人可随时赎回)。三大战略投资者入股后,不仅改善了公司的现金流、更优化了公司的股权结构。

二、联想集团并购IBM PC业务带来的效应

联想集团并购IBM PC业务是联想集团发展史上的一大转折点。按照并购分类的理论,联想集团此次并购属于横向并购,可以带来规模经济效应、管理协同效应、资源配置效应、科技进步效应等等。

七、企业合并并购优缺点的案例分析?

企业合并并购的优缺点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来进行具体分析。以下是一个案例分析:

案例:公司A与公司B的合并并购

优点:

1.扩大市场份额:公司A与公司B合并后,可以整合两家公司的资源和客户群体,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市场竞争力。

2.资源整合:合并后,公司A与公司B可以共享资源,包括人力资源、技术、设备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

3.提高创新能力:合并后,两家公司的创新能力可以相互融合,共同研发新产品或服务,提高市场竞争力。

4.强化品牌影响力:合并后的公司可以整合品牌形象和市场推广策略,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知名度。

缺点:

1.整合困难:合并并购过程中,可能面临文化差异、组织结构调整等问题,导致整合困难,影响业务运营。

2.风险承担:合并并购涉及到一定的风险,包括财务风险、法律风险等。如果风险评估不充分,可能导致合并并购失败或带来不良后果。

3.管理层冲突:合并并购后,两家公司的管理层可能存在冲突,包括权力分配、决策权等问题,影响合并后的公司运营和发展。

4.市场反应:合并并购可能引起市场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投资者和客户对合并后的公司可能产生疑虑,影响股价和市场表现。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案例都有其特定的情况和结果,优缺点的具体分析也会因情况而异。在实际操作中,企业需要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以确保合并并购的成功和效益最大化。

八、近几年并购案例?

你好,1. 微软收购GitHub:2018年6月,微软以7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全球最大的开源代码库GitHub。

2. 摩根大通收购WePay:2017年,摩根大通以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WePay,这是一家在线支付平台,并将其整合到了自己的支付服务中。

3. 百度收购raven tech:2017年,百度以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智能语音技术公司raven tech,加强了其语音搜索和智能家居领域的竞争力。

4. 阿里巴巴收购盒马鲜生:2017年,阿里巴巴以2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盒马鲜生,这是一家新零售连锁超市,并将其作为阿里巴巴新零售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5. 中国移动收购中国电信:2015年,中国移动以1760亿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了中国电信,成为了中国最大的通信运营商。

九、反向并购上市成功案例?

资本市场中反向并购上市成功案例非常多,比如,顺丰上市就是通过反向并购实现成功上市的公司,反向并购也称之为借壳上市,实现蛇吞象的结果。

十、我国境内有哪些并购案例的并购目的是实现企业的创新?

帝王洁具收购欧神诺陶瓷,算得上小公司收购大公司,收购的时候,帝王洁具一年营收在5亿左右。欧神诺陶瓷已经18个亿了。帝欧家居的出现,终于扭转了四川缺少一线卫浴品牌的局面。区别于众多头部品牌的是,帝欧家居的前身帝王洁具,本身的业务规模与营销网点,可能并不是最出色的。但它打了两手相当好的“资本牌”,成功挤进一线梯队里。

上一个下一篇: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将会消耗多少电?

下一个上一篇:返回栏目